0309、接警讯,皇城外应变

  让自己的宝贝女儿上台,李宪真的十拿九稳吗?非也!
  但这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实属无奈之举。
  宋徽宗赵佶,绝对不是什么讲信用的人,他的圣旨简直就是放屁一样,只有傻子才当回事。两百骑兵进入擂台西侧待命,李宪就已经明白了所有的利害关系。
  今天已经把话说出口,如果不能杀掉一人的话,今后就没有人把李宪说话当回事儿。
  但是,无论让谁上台,超过十四岁都属于成年人,那就不好办。因为大宋有刀剑管制条令,任何人不能随身携带兵器。
  尤其是在京城之中,兵器形状的东西都不准出现,哪怕木头和竹竿制作,用来唱戏做道具都不行。
  李宪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擂台兵器架上面摆放的兵器绝对有毛病。此前薛沁儿打擂吃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兵器不趁手。
  唯有李飞凤不到九岁,她身上虽然有一把幻影短剑,人们一般会认为是小孩子的玩具,刚开始不会太在意。
  李宪此前给李飞凤强调的就是不准拔剑,免得被人看出问题,最后追究兵器的来源,成为整垮清风楼的罪证。
  上一次李宪拜访高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裴鸾娇和李飞凤先后动用贴身短剑,而且还杀了几名官军,这是严重违反朝廷法度的灭门之罪。
  权衡利害之下,李宪被迫让李飞凤出战。即便宋徽宗赵佶想反悔,他也不好意思拉下脸皮,在近万人面前对一个不到九岁的小女孩动手。此其一。
  给敌人一个下马威,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在其他人反应过来之前就已经杀掉目标。如果是成年人偷袭敌人,赢得不够光彩,反而很丢人。
  但是李飞凤就不一样了,她不到九岁,平敬宗三十多岁,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别说李飞凤偷袭,就是用更卑鄙的手段杀了对方,观众也会认为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因为同情弱者是人的天性。此其二。
  明知道很多人在暗地里搞鬼,李宪此次陪姑娘们出来,当然提前做好了预防措施。不仅李飞凤配了双枪,他自己同样是双枪在身,而且在台下凝神以待。
  一方面给李飞风掠阵,另一方面就是提防真正的大敌——四大金刚的师父王文卿,这个老不死的还没有出现。此其三。
  李飞凤身体侧旋的同时开枪,一方面是利用惯性增加拔枪的速度,另一方面就是不让观众发现她手里有东西,主要是不让城头上的宋徽宗看见,从而造成掌心雷的神秘感。此其四。
  至于给小小年纪的李飞凤配双枪,就是因为萧芸娘和牟长霞、薛沁儿还没入门,枪法那都不叫枪法。
  因为没有能力发明弹簧,只能用最原始的簧片。李宪勉强弄出来的左轮手枪,开一枪之后必须用另外一只手拨动转轮,并不能自动上膛。
  要命的地方在于,如果当场拨动转轮,弹壳就会掉出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李宪绝对不允许让别人把弹壳捡回去。
  居于这两个原因,李宪和宝贝女儿都配双枪,左右开弓可以同时打死两个人,应该足够震住一批人。然后找机会暗中拨动转轮,并且把弹壳收藏起来。
  李宪此前和李飞凤蹲在地上密谋,就是在推演各种可能的变化,一共做出了两个应敌方案。
  如果没有骑兵出来,李宪有另外的对阵策略,就是萧芸娘、牟长霞、薛沁儿、李飞凤一起上台,进行一场四对四的较量。李飞凤多出一支手枪,就是为了给打不中对手的人补枪,把四大金刚一举铲除。
  自始至终,李宪都没有准备自己上台,除非王文卿亲自出面。因为入云龙公孙胜曾经说过,王文卿很有两下子,一定要小心在意。
  细节决定成败,李宪从来不是一个没有计划就胡乱出手的人。
  此前的判断果然没有错,李飞凤一枪打死平敬宗,擂台西侧的两百骑兵顿时催马冲了过来。
  幸亏李飞凤为了躲避飞溅的血迹,已经跳下擂台,不然的话就会被骑兵堵在擂台之上。
  观众本来涌向擂台,想近距离看看李飞凤这个小仙子。没想到两百骑兵突然冲过来,近万人为了躲闪骑兵冲击你推我搡,现场顿时一片大乱。
  李宪两世为人,最担心的就是发生踩踏事件,所以只好举起右手高声叫道:“铁卫队保护姑娘们进入马车,防止不法之徒趁机捣乱,其他人到我身边来统一退走!”
  好在停在路边的四十九辆马车就是一座铁桶阵,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空间,避免了人群的冲击。
  李宪留在最后,看见姑娘们已经全部上车,他高举的右手刚要放下来,突然感觉手掌心里多了一张小纸条。
  此时管不了那么多,李宪右手一握拳头捏住小纸条,飞快进入第一辆马车,也就是核心人物出来的马车。
  现场整整乱了十多分钟,随着大量观众四散奔逃,街道终于现出形来,李宪抓住时机大喝一声:“车队全速前进!”
  这个时候以保命为前提,就算撞到别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卜辙站在车辕上亲自给李宪驾车,终于看清了目前的局面:“公子,皇城骑卫队并没有追击,而是把擂台保护起来了。”
  “我知道!”李宪在车内说道:“毕竟此前有过圣旨,朝廷不敢公然对我们不利。骑兵冲过来,是担心我们把另外三人也杀了,所以他们的目标是保护擂台。拐弯,车队通过高桥直奔内城正南的朱雀门,然后停在御街上,等候我的下步命令。”
  卜辙一边调整马车方向,一边提出心中的疑问:“那不是进入皇宫的御道吗?只怕更危险吧?”
  李宪的声音已经完全平静下来:“没事,此刻局面混乱,但谁也不敢在皇宫门口捣乱,御街上最安全。”
  车队刚刚从东面角门子转出来,还没有抵达高桥头,距离朱雀门还有两里多路,李宪的命令又来了:“车队停下,结成圆阵就地待命!”
  卜辙毕竟跟随李宪战斗过,听到一连串的命令全都是自相矛盾,顿时知道出了大事,所以没有再提出疑问,而是用最快的动作指挥车队结阵,同时命令铁卫队的二十四匹战马在外围游动,防止敌人偷袭。
  如果真有敌人突袭的话,现在的局面非常被动。
  因为李宪这边的人,只有几个核心人物有左轮手枪,铁卫队二十四名队员都是木头哨棒。这种状态只能勉强自保,根本没有主动出击的战斗力。
  李宪的第三道命令接踵而至:“让铁卫队员收到圆阵中间来!”
  左轮手枪的最大打击距离只有五十米,所以李宪被迫就地布置圆阵,准备利用七支左轮手枪照顾四十九辆马车。
  马车里面的萧芸娘一脸忧色:“公子,既然有警,我们困在此地也不是办法。一旦敌人利用硬弓打击,我们依然支持不住。惟其如此,还不如冲出去算了。”
  原来,李宪不明不白接到一张纸条,当时一片混乱没机会细看。等到他进入马车之后一看,上面只有八个字:内勾外联,当心埋伏。
  这张纸条是包国雄冒死传过来的,因为时间有限,他大概只听说了有人勾结,究竟是不是有埋伏,在什么地方埋伏,目前一概不知。
  除了李宪、铁骨朵、裴鸾娇、安九娘四个人之外,没有人认识包国雄。而包国雄和李宪单独见面,再无第三人知道。
  正因为如此,李宪没有解释纸条的来历,也就无法和萧芸娘、牟长霞、薛沁儿说太多。
  就目前的情况推测,汴梁城里面自己真正的敌人,只有蔡攸或者是蔡氏集团,高俅不可能故意惹事。
  宋徽宗赵佶是否会是自己的敌人,李宪还无法确定。就算宋徽宗是敌人,也不应该在大年初一动手。
  根据大宋朝的祖训和程序,大年初一是正旦大朝会。
  各州郡派遣使者朝贺,敬献各地贡品。还有万国使者来朝,实际上就是大金、大夏、高丽、回纥、于阗、南蛮、真噶、大理、大食等国家的使者上殿称贺。
  大年初二,相国寺烧香;大年初三,南御苑射箭;大年初四,外国使者上朝告辞;大年初五,开始筹办元宵灯会。
  如此密集的外事活动,而且外国使者团加起来数百人,宋徽宗赵佶绝对不敢大动干戈。
  经过一番推测,李宪认为最大的可能就是蔡攸不甘心,勾结一帮子东西给自己出难题。
  对方到底有什么阴谋,出动了多少人,有多少处伏击地点,采用什么方式进攻,李宪目前一概不知,所以他只能等。
  情况不明的时候,一动不如一静。
  西面两里就是朱雀门,那里可是皇城的大门,两百骑卫队正在来回巡视。李宪不相信敌人如此胆大包天,敢在皇城门口发起进攻。
  萧芸娘的大局观并不差,稍微冷静之后,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公子在等什么?”
  “等一个冲出去的机会。”李宪神情严峻:“我们只有回到酒店,才能够获得暂时安全。可是,要从这里回到新城西大街,一共要经过四座桥,过七条街道。不是那么容易的,慢慢等着吧。大不了等到天亮,全都会大白于天下。反正老子也不上朝,就在这里慢慢耗着。”
  沉默不语的薛沁儿突然一拍双手:“我明白公子在等什么了!”
  牟长霞抱着李飞凤,闻言一愣:“等什么?”
  李飞凤接口说道:“我们车上少了两个人,自从开始分组逛街,这两个人就一直没有出现。大娘、二娘,你们没反应过来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