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为曹造势

  是勋对于四夷的态度,除时论所有的鄙视外,更加一重警惕小心,他告诉学生们,别以为夷狄只是惯常在你家附近转悠,时不时蹩进家里来偷条小鱼的野猫——虽然是勋在这年月还并没有见过猫,更没听说过有家养的猫咪——你要是一个不当心,这野猫就有可能摇身一变,化作豺狼猛虎,不但偷腥,还会吃人哪!
  所以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是勋还跟拓跋部打得火热,亲引拓跋等五部入降于汉,同时收了拓跋力微(是魏)做假子,就确实有点儿让人不太好理解啦——你所言与所行确乎如一吗?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是勋并不需要假意撇清,甚至不需要细致分析,他只说了几个字:“权也,用也。”这只是暂时性的举措,是为了利用他们。随即想一想,又补充一句:“四夷合,中国之祸,四夷分,中国之幸,斯谓以夷制夷是也。”
  理念和手段是必须加以区分的,既统一而又矛盾,过于执著理念,手段生硬,那是迂腐,完全不择手段则必然使理念沦丧。我正是因为警惕外夷,想要分化之、打击之,进而融合之,所以才先拉一帮来打另一帮,这与我的理念并不相悖啊。
  今天讲“华夷之辩”,其它的课程当中,是勋又贩卖过很多特别的理念,比方说商业问题、工业和技术问题、政府职能问题,乃至于比较粗略的自由、平等、民主等等概念。讲课比起辩论来要简单多啦,主要就在于老师可以随时打断学生的言语和思路,但当老师长篇大论的时候,学生却不举手且不得允许。不可发言。所以只要预先备好了课,从儒家经典中搜寻对自己有利的语句硬塞进去,搜寻对自己不利的语句尝试曲解,再怎么诡异的理论都可貌似成理也。
  再说了,就目前而言。无论是这些太学中的学生,还是领了号来旁听的士人(估计鱼他一定暗中收了报名费了,是勋不但在旁听生里没有见着一个平民,甚至也没有见着一个衣衫鄙旧的穷书生),绝大多数水平不过尔尔,真提不出什么特别的问题来。就刚才那句“闻先生盟拓跋而使雄漠南。收其酋为假子,有诸?何与所言相悖耶?”就算问题中比较尖锐的了。
  但这些人不管再如何平庸,一旦听了是勋讲课,出门之后必然威风八面,还会本能地四处加以宣扬。是勋的理念就会因此逐渐传布出去——而且还是单方面地传布,因为这些学生并不具备对异论的辩驳能力,人若诘问,肯定说:“此宏辅先生所教也,汝若有疑,且去问先生。”但你真能跟是勋说得上话吗?你真能顺利领着号吗?
  除了塞私货,宣扬自家理念之外,其实是勋如此大张旗鼓地开讲。还蕴含着另外两重目的。一是继续巩固古文尤其是郑学的统治地位,同时也使其反过来哄抬自己在士林中的声望——虽说郑学经他那么一歪曲,是不是还能算作郑学。甚至还能不能算作儒学,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其二,那就是尽量保持儒家的社会性功能。要知道儒至魏晋而一大变,主要就在于从曹操开始,大搞特务政治,钳制汉季以来甚嚣尘上的民间舆论。至司马氏掌权而达到黑暗顶锋,从而使得儒士不敢臧否国事。清谈之风一时席卷。玄学并非一无是处,但确实是对传统儒家的反动。从此儒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放弃了它的社会性,而只专注于个人修养。个人修养不是不重要,但脱离了对社会的分析和改造,光关起门来自省吾身,那还有什么意义?
  其实吃多了五石散跟地上打滚儿,光溜溜跟家里呆着还骂客人钻了自己裤裆,类似荒诞言行,亦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保守社会的嘲讽。要是连这些荒诞言行都没有,那儒士就真彻底变了乡愿啦。
  当然是勋不是没有想到过,自己这么做很可能影响到曹操钳制民间舆论的政策——汉季的民间舆论有点儿太过头了,直接威胁到了政府的统治甚至国家的统一,曹操乃欲压制之也,但就此矫枉过正,反而使得全社会死水一潭——但一来他的身份终究与旁人不同,魏之初兴,言论钳制也还并没有那么严重。所以后来王肃都敢跳出来挑战郑学,曹叡则用董昭言,严禁“浮华”,罢免诸葛诞、邓飏辈。这要是搁在晋朝,浮华已成全社会,起码是全儒林的风气,而谁能禁之,谁愿禁之?
  所以是勋才敢于站出来说话,敢开大课,讲论经义,甚至臧否时事。另一方面,他也时不时地在讲课中掺杂进一些对曹氏篡汉有利的理论,比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比方说认可伊尹囚太甲、霍光废昌邑,比方说“天命无常,唯有德者居之”。他知道讲课的基本内容,肯定会有校事秘侦,完了禀报曹操知道,那么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曹操说不定会以为是勋的主要目的是给自己造势,此亦未可知也。
  大课一直讲到黄昏时分,是勋这才再度一拍醒木,宣布课程结束——下回休沐之期,若无意外则继续宣讲,请赶紧排队挂号去吧。完了蹩回后院,准备再用他的一日之第三餐。
  这一餐理论上是要与家人共进的,并且为了融洽家中气氛,是勋特意变更了当时的分席制,而设一大桌,全家人围成一圈聚餐。当然啦,虽然合席,却亦分食,免得自家小孩聚餐惯了,将来离了家不合群。
  然而此日他才刚在正位上坐下,左右摆摆手,命一妻一妾并二女尽皆落座,突然仆佣来报:“关先生携友求见。”
  是勋心说早不来,晚不来,你干嘛要赶我吃饭的点儿来啊——关士起,你又不是不清楚我的日常习惯?然而别人尽可挡驾,关靖对于是勋来说,亦师亦友,却不是能够拒之于千里之外的。于是只好朝妻妾、女儿们耸耸肩膀,露出歉然的苦笑,随即吩咐:“即于前堂设案,款待关先生等。”
  谁知道你这回来要说些什么?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总不能让我空着肚子陪你吧,而且也不好我边吃边听,让你们跟旁边儿眼睁睁瞧着。估计关靖就是蹭饭来了,那好吧,我给你算上一份儿。
  待他整顿衣冠,来至前堂,就见关靖和那“友人”早就已经到了,左右分坐,见了是勋便即起身行礼。是勋先朝关靖点一点头,随即转向另外一人,观瞧之下,却不禁皱眉:“元图何以来此?”
  原来此人非他,正乃袁氏降臣逄纪逄元图是也。想当初袁氏覆灭,逄纪被迫归降辽东公孙氏,随即是勋率军伐辽,他又再度临阵倒戈,并且厥功至伟——是勋虽然不大喜欢这阴沉沉的家伙,也不好就此一刀两断,乃使人以护送为名,押解为实,将之送往许都。那个时候,曹操已然率军南下以征刘表了,留守许都的是五官中郎将曹昂,而以曹昂的脾性,自然瞧不大上这位三姓之臣,随便给了个四百石的闲职。逄纪不甘受辱,干脆辞官归里,返回家乡南阳闲居去了。
  一连数年,并无此人消息,想不到今日却突然出现,并且还是关靖给领来的。是勋就纳闷啊,想当年逄纪辅佐袁绍,关靖辅佐公孙瓒,两家可见过不少回仗呢,照理说是敌非友,即便如今通归曹氏,前嫌或可尽弃,但岂有骤然交好之理啊?
  所以忍不住就问:“元图何以来此?”逄纪还没有回答,旁边儿关靖先发话了:“乃靖遣人往南阳迎元图来也。”是我把他给接过来的。
  是勋瞟了一眼关靖,心中也大致猜到了此公的想法,于是摆一摆手:“君等请坐,先用膳食。”咱们边吃边聊好了。于是仆伇端上食案来,逄纪才吃了两口,便即眉花眼笑:“都传是令君好美馔也,果不我欺。”是勋说你要是喜欢,那就多吃点儿,随即转向关靖,以目相询。关靖却先不入正题,却问是勋:“吾闻陈长文奏请使长公子都督荆、湘、洪三州军事,有诸?”是勋点头,说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前不久传来急报,孙氏旧将徐忠、张刚于豫章郡宜春县起兵谋反,聚众已有数千——这俩名儿有没有在史书上出现过,是勋实在记不清了,即便在某个犄角旮旯里有过一笔,那也基本上可以定位为酱油众吧。二人皆为豫章土著,根据是勋“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方略,加上本身地位不高,乃使留任郡中小吏,估计是跟曹家空降过去的太守起了矛盾,因此悍然背反。
  曹操咨询众臣,该当调何处兵马,以谁为将去平乱才好呢?陈群当即请奏,说长公子见在江夏,距离豫章不远,乃可加其都督荆、湘、洪三州军事的头衔,调兵往征。曹操沉吟半晌,见并无重臣表示激烈反对,也便允奏了。
  这才是昨日之事,是勋回府以后也跟关靖分析过,说由此看来,曹操并没有放弃曹昂的打算呀,而且陈群能为曹昂说话,可见此子于朝中根基尚厚。然而今日关靖重提此事,却道:“今日午间,元图自南阳来,与靖论及时事,所见却不同也。”
  “哦?”是勋不禁注目逄纪:“元图何所见耶?”
  逄纪放下筷子,成竹在胸地一捻胡须:“此正有人欲害长公子也!”(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