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眼见妻子带着女儿走远,掌柜擦去满头热汗,心知回家这关怕是不好过。
  知桓容从水路归来,不消片刻,秦淮河两岸已聚满人群。不分士族女郎还是庶人家的小娘子,此刻都是脸颊晕红,翘首企盼,等着船队出现的那一刻。
  夕阳半沉入地平线,天边一片火红。
  路旁升起彩灯,绵延成两条长龙。
  灯光映入河中,仿佛点点星光坠入水底。
  水波荡漾,第一艘大船破开河面,出现在众人眼前。欢呼声骤然而起,瞬间沸腾。
  欢呼声中,绢花、彩帕如雨洒落,落在河面,随着水波流淌荡漾,数息之间,汇聚成一片绚丽色彩。
  船队沿河道前行,一艘接着一艘。
  花雨纷纷,彩绢舞动。
  歌声随之响起,香脆嘹亮,依旧是古老的调子,每每听到,都会生出不同的体会。听到最后,却是一样的动人心神,令人沉醉。
  唐氏兄弟站在船头,顶着一头的绢花,挂着满身的彩帕,已然石化成五尊雕像。
  在北地时,他们听过建康的风土人情,也晓得这里的某种“传统”。今日亲眼所见,身临其境,震撼依旧巨大,除了石化还是石化。
  他们之前还笑话士族郎君四体不勤,什么被看杀,分明就是承受力不够强,体质太弱的缘故。
  如今来看,绝对的大错特错。
  面对这种场面,甭管换成谁,没有半点准备,都是被生生砸死的节奏!
  “阿兄……”
  “什么都别说。”
  “官家他……”
  “继续保持沉默。”
  “……”
  唐氏兄弟站在船头,彻底体会一把建康百姓的热情。
  待到人群生出猜疑,花雨稍有停顿,桓容觉得时候已到,再不露面不合适,方才整整衣冠,施施然走出船舱。
  站定在船头,桓容扬起笑容,向两岸挥了挥手。见有绢花飞落,立即以袖遮脸,动作行云流水,干脆利落,可谓驾轻就熟。
  “陛下千秋!”
  伴着山呼之声,是更加密集的花雨。
  花雨中闪着彩光,不知哪家女郎,情绪过于激动,竟将金钗一并掷了过来。
  咚咚几声,桓容低头一看,顿时心跳加速,眼角微抽。
  金钗之外还有一匹金马,足足两个巴掌大。
  瞧这打造工艺,百分百吐谷浑出品,实心!
  唐氏兄弟回头望去,见到桓容的遭遇,顿觉一阵惭愧。
  原来他们想错了,官家没想着拉他们顶缸。比起飞向官家的金钗金马,自己身上这些算得了什么。
  郗超和贾秉同被拉出船舱,一同做人形花架。
  建康小娘子的爱好十分广泛,既欣赏美少年,也不会错过美中年。
  君臣三人一起站在船头,共同承受热情洗礼。
  短短的一段路,官船又成花船。每次桓容露面,这都是必然结果,雷打不动。
  河岸边,有女郎扬声而歌,唱出诗经的词句。遇桓容望来,桃腮晕红,清脆道:“郎君,我心悦你!”
  是郎君,而不是官家。
  女郎的声音穿透夜风,清晰落入桓容耳中。
  说不感动是假的。
  可是,他早已心有所属,无法回应。
  桓容面向女郎,扬声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这一声出口,女郎的歌声瞬间停住。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第二句唱出,女郎们开始轻轻击掌,奏出古老的调子。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最后一句落下,桓容展颜而笑,眉目俊秀,文雅精致。映着河上美景,仿佛谪仙降世,从画中走来。
  “郎君,谢郎君!”
  女郎们立在河岸旁,声音一如往日清脆,犹如黄鹂初啼,美眸中却已含泪。待官船行远,歌声依旧在河面上飞旋盘绕,久久不能散去。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华灯初上,城中亮起点点彩光。
  秦淮河缓缓流淌,倒映满天繁星,映出河岸旁的彩灯。光芒错落交汇,织成一幅亘古流动的画卷,沉在岁月里,留下一场繁华汇聚而成的美梦。
  “郎君,我心悦你。”
  六个字飘散在夜空中,终至消散无踪。
  第二百九十三章 该来的总是会来
  抵达建康后,唐公洛父子被安顿在青溪里, 住进原属侨姓士族的一处旧宅。
  因在政治斗争中失败, 家主获罪, 全族被流放,宅院多年没有人气, 已有些破败。
  经过匠人巧手休憩,枯木杂草被移走,层楼叠榭恢复生机, 重现几分当年的气势。位于前院和后院间的演武场, 尤其得唐公洛及唐氏兄弟青眼。
  入府数日, 朝廷未下诏令,门前匾额尚未高挂。
  唐公洛搬入正室, 唐氏兄弟分往东西厢室安顿。
  女眷移入后宅, 习惯了常年的战争生活, 乍见南地建筑的精巧, 目及飞阁流丹,画栋朱帘, 不免有些新奇, 减少几分入城后的忐忑和不安。
  当夜, 一家人用过晚膳, 唐公洛召子侄在正室叙话。女眷同没歇息, 而是聚到一起,商量何时往各府拜见。
  “初来乍到,需得谨慎行事。”
  唐家的身份本就尴尬, 虽有“英雄”之名,终归是先降后叛,背负着造反的名声。要想在长安站稳脚跟,既不能让人觉得唐家无礼,又不能予人急功近利之感。
  一家人谈到深夜,简单制定出章程,方才各自安歇。
  因唐公洛暂无官职,无需上朝,翌日起身之后,即召子侄往演武场活动手脚。
  女眷忙着整理箱笼,准备往各家拜访时的表礼。
  为了购粮,唐公洛散尽大半家财。此番到了南地,留在北边的田地同样无法收回。一本本翻阅过簿册,唐夫人和儿媳侄媳都是愁眉紧锁,连声叹息。
  “阿姑,实在没有办法,莫如用我的嫁妆。”
  “不可。”唐夫人摇头。没有合适的表礼,那就干脆不送。用侄媳的嫁妆,会让人嘲笑唐氏满门。
  “那……”
  正愁眉不展时,忽有婢仆禀报,台城来人,家主请唐夫人往前院。
  “不是来见夫主?”唐夫人诧异。
  “来的是长乐宫大长乐,带有太后赏赐,直言欲见夫人。”
  唐夫人点点头,让儿媳和侄媳稍安勿躁,整理过衣裙,佩两枚金钗,由婢仆引路,穿过演武场,直往前院。
  彼时,大长乐被引入正室,谢过唐公洛,正饮茶汤。
  桓容和南康公主皆好清茶,久而久之,宫中的茶汤都不加葱姜。
  唐府内的茶汤味道太重,宦者有几分不习惯。出于客气饮下半盏,此后置于身前,仅同唐公洛叙话,再不碰一下。
  不久,婢仆来报,唐夫人已至前院。
  话音刚落,唐夫人款步走进室内,同宦者见礼。
  “仆奉太后殿下懿旨,召唐氏女眷明日入宫。”
  知晓宦者来意,唐夫人微惊,不由得心头一颤,下意识看向唐公洛。后者显然也是一头雾水。不明白宫中何意。
  “太后殿下言,唐氏蒙受此难,实为遗憾。唐公高义,不忍百姓受难,乃是有德之人。”
  说话间,宦者拍了拍手,立即有随行甲士抬入箱笼,箱上有皇家印记,表明御赐之物。
  “太后殿下知唐公不扰百姓,为市粮散尽家财,此为些许心意,请唐公收下。”
  是心意而不是赏赐,没有半分高高在上的意思,这让在长安受尽怀疑排挤的唐公洛愈发感动。
  “请大长乐代唐某谢天后!”
  唐公洛向台城方向抱拳,唐夫人随之福身行礼。
  宦者没有阻拦,而是侧身让到一边。等唐氏夫妇起身,方才道:“官家有言,居大不易。唐公何妨趁有闲暇,在城内城外走上一走,市地或许不成,市下几座商铺,一年的收息亦是不少。”
  唐公洛颔首谢过。
  送走了宦者,让人清点箱笼,发现箱中多是金银绢帛,少有只能看不能用的摆设器物,不免暗道:官家太后皆是如此,难怪桓汉更得民心。
  “早晚有一日,桓汉天子当统一天下!”
  此外,唐公洛细思大长乐的话,很快品出另一层含义。
  趁有闲暇?
  依其所言,眼前的困窘不过暂时。官家定会用他,不就将授他官职,几子亦有机会出仕。如有机会带兵,必要征战沙场,斩杀外敌,纵马革裹尸亦是心甘。
  如此,方能不负天子厚恩!
  有了太后送来的金银绢帛,唐夫人再不必为表礼发愁。
  夫妻俩商议一番,各自下去安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