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今年冬天比往年要冷。”赶车的老汉在外边自言自语。
卢秀珍觉得可能他是在说给自己听,让自己加点价钱?她没有答话,只是靠在马车厢壁,听着马蹄声声,和不时慢悠悠响起的鞭打声。
这么早就起来拉客人,对于这把年纪的人来说,确实可能也是颇为辛苦,卢秀珍也能体谅他的那种心情,她拨开挂在前边的帘子一角朝外边看了看,赶车的老汉穿着一件灰褐色的棉袄,胳肢窝那处已经开了道口子,灰褐色的棉絮从里边露了出来。
也怨不得人家想多得点钱,若不是家里头穷苦,谁有会这么早就来赶车?五十多岁的年纪在大周已经算得上是老年,大部分人都是在家里含饴弄孙,可这位老伯还是起早贪黑的出来赶车,不是迫不得已,也不会这般做。
以后可以多多关照下这位老伯的生意,卢秀珍望着那佝偻的背影,心中升起了无限怜悯,其实老百姓都很淳朴,虽然有人一心想着平步青云荣华富贵,可大部分人都只讲求温饱,一年到头不愁吃穿就是再好也不过了。
从兴盛发达的前世穿越而来,看着大周这个国家,确实是与前世不能相比,大周还处在落后的状态,百姓基本是靠天吃饭,商业算是比较发达,可远远不能与前世的那种现代化的商贸相比,就是大唐曾经建立起来的丝绸之路都没有充分利用,与西域各国交流甚少。
若是她有了足够的资金,她一定要不断扩大自己的商业经营范围——其实只要敢于走出去,遇着合适的时机,做什么都能挣钱,卢秀珍捏紧了自己的手指,心中暗自想着,自己一定要做出一番成就来,不仅仅自己能赚大钱,还要带动老百姓一起挣钱富裕。
快到午时,马车已经进了青山坳,崔大娘正在家里忙着弄饭菜,见着卢秀珍回来,很是惊喜:“秀珍,你怎么就回来了?”
“还不是不放心家里,回来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情要处理的。”卢秀珍笑着走进了厨房:“娘,你现在一个人忙得过来么?”
“没事没事,现在家里人少,每日里头就几个人吃饭,也没啥太多的事情要做。”崔大娘将洗好的菜抱着走进了厨房,一脸的笑:“小五还真是能干,现在里里外外就靠着他一个人在打理。”
“五弟是个机灵的,留他在家我也放心。”卢秀珍帮着崔大娘将洗好的菜放到了砧板上边,拿起了菜刀:“娘,你先歇歇,我来切菜。”
“唉,小五是个机灵孩子,可是现在事情实在太多。”崔大娘坐到了小杌子上头,开始拣出引火的细枝来,拨拉了两下,心事重重。
“娘,你这是怎的了?可是又有啥为难事?”
一见着崔大娘这脸色,卢秀珍就觉得有些不对劲,看起来她走了以后这青山坳或许又起幺蛾子了。崔老实夫妻俩老实巴交的,这么些年下来,教得几个儿子也跟他们一样老实受人欺负,还是自己来了这青山坳以后,事情才有些改变,崔家几个儿郎渐渐的也敢于大声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了,特别是二郎与五郎,两人的变化尤其大,和她第一次见到他们相比,都差不多已经换了一个人。
本来想着自己在青山坳经营了这么久,该铺平的路都弄好了,没想到自己才转了个背,就又有人来寻事了?卢秀珍的菜刀停了下来,皱了皱眉头:“娘,有些事情你们要底气足一些,怎么说现在你们也是皇上封的郡公郡公夫人,怎么还能任由人家欺负?”
“唉,秀珍,虽说皇上封了我们什么爵位,可是架不住族里人……”崔大娘说到此处,怯生生的朝卢秀珍望了一眼,欲言又止。
“娘,你倒是说说哇,族里又怎么了?”
“皇上不是赏赐了我跟你爹一千亩地吗?现在还没见着地的影子,族里人就在商议让我们拿出两百亩地来做族田,说咱们青山坳也要办族学,送了娃儿去读书,到时候多几个有出息的,好跟江州城那边的崔家比一比。”
“啥?”卢秀珍瞪大了眼睛,这族里的意思她算是明白了,就是摆明了要吃大户呗,虽然她一点也不反对希望工程,可这道德绑架也太明显了吧?
“还有,你奶奶现在嚷着说要住到咱们家来哩,昨儿你大伯与二伯过来跟我们说了这事情,他们说咱们家肯定会去那一千亩田庄上盖大宅子,这房子就得荒废了,不如让他们两家住进来,既是照顾了他们,也不让房子给荒了。”
哟,这牛鬼蛇神一拨一拨的出来了哪,卢秀珍操着菜刀砰砰砰的切着菜,心里头寻思着如何解决这问题。一千亩地是皇上赐给崔老实夫妻的,怎么处置是他们的事情,自己无权置喙,可既然崔大娘这般犹犹豫豫的提出来,肯定是想让自己帮忙,总得先问问他们的意思。
“娘,那你们是怎么想的?”
“唉……我和你爹为这事也有些生分了。”崔大娘叹了一口气:“你爹说他是崔氏族里的人,总得要为崔氏做点事情,现在皇上赏了咱们家一千亩地,日子过得去,分两百亩出来也无所谓,就当支持族里了。”
这崔老实还真是大方好说话,卢秀珍总算是明白为啥以前崔家的日子过成那个样儿,原来是有这样一只大包子窝在这里哪。
“娘,你的意思哪?”
“我寻思着……”崔大娘低着头,手里继续挑选着引火的树枝,一边低声道:“我寻思着这两百亩地怎么能说给就给?秀珍你自己算算,咱们家还有这么多没成亲的,四个小子,两个闺女,成亲的时候每人一百亩就去了六百了,虽说还剩了四百亩地,可孙子孙女们到时候总得要贴补着不是?这么分下去,只需到四代,每人就只能分十来亩地了,哪里还有多余的去做族田?”
没想到崔大娘真是看得远,这算盘也打得细,比崔老实有头脑多了,只不过这大周的家主基本都是男人,崔大娘有这个想法,也会被压着了。
“秀珍,你说说,是我的又道理,还是你爹的有道理?”崔大娘仰起头来,脸上明显的有一些怨气。
“娘,爹他是心慈,故此才会被族里的人撮弄着动了这心思,当然是你考虑得更周到了。”卢秀珍眼睛朝厨房门外边看了看,一道黑影渐渐的移了过来。
“爹回来了么?”卢秀珍扬起声音喊了一句。
“秀珍,今日得空回青山坳了?”门口站着的是挑着箢箕的崔老实,裤腿挽起了一点点,鞋子上蹭了些黄泥。
“我是特地回来接您和娘去京城那边看看的,下回也好认得路。”卢秀珍笑着朝崔老实点了点头:“爹,您快进来,我有事情要和您说哩。”
崔大娘暗暗的舒了一口气,看来秀珍要替她说话了。
第322章 新气象(三)
崔老实将箢箕放到了外边走廊上头, 舀了点水将手脚洗干净, 这才走进了厨房,脸上有几分不自在。
方才他走到厨房门边时, 就听到里边说话的声音,似乎婆娘在说族田的事情,他便觉得有些心虚,都不敢进门了, 只不过被卢秀珍喊破行藏,他不得已才踏步进来。
“秀珍,京城那边的事情都办好了?”
崔老实走到灶台边,看了一眼卢秀珍, 赶紧转过头去, 可又正好碰上了崔大娘的目光,他有些窘迫,赶紧低下头去,一双眼睛盯住了灶台上放着的一个菜碗,仔细的看着那上边绘着的一朵团花,看到那朵花都模糊了起来。
“爹,哪有那么快就将事情办好了的,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现在忙得都快没歇气的功夫了。京城那边要花钱的地方也多,每日里跑来跑去的,还得担心兜里没银子,到时候事情都抖不通顺。”
一听到说兜里没银子, 崔大娘便有些紧张:“秀珍,没银子可不好办事,那该怎么办哇?”
“总得想办法呀,娘,你就别操心了,这事情我心里头有把握,倒是现在你们这边的事情不好办哪。”卢秀珍瞥了崔老实一眼,含笑问道:“爹,我听娘说,族里让咱们家捐两百亩地出来做族田?”
这问题是绕不过了,崔老实只能抬起头来,吭吭赫赫道:“嗯,前日来说了一句。”
“你答应了?”
这族里可真是厉害,一开口便要两百亩地,这可是去了五分之一呢,他们也怎么好意思开口,跟喝蛋汤一样轻松。卢秀珍拿着菜刀乒乒乓乓的切着菜,清脆的响声回荡在厨房里,有些手起刀落的感觉。
挣点银子置点地产容易么!一个个都跟乌眼鸡一般扑过来啄,若是崔老实开口答应了这事情,以后那些蝗虫就会越来越多,别说皇上只赐了一千亩地,就是一万亩地都不够那些豺狗们吃的。
听着菜刀一刀刀的落在砧板上,崔老实身子抖了抖,涨红了脸回道:“我没……我就说要等你回来问过你,毕竟咱们家是你在管账哩。”
卢秀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崔老实还算不太糊涂,知道将她推出去当挡箭牌,要是他一口答应下来,自己就是再有本事也难得去翻盘——这地是皇上赐给崔老实夫妻俩的,跟她没啥关系,崔老实答应了就是答应了。
“爹,你这话回得很好。”卢秀珍切菜的速度慢了下来,总算是安下心来:“这可不是小事,总得让家里人都来说说自己的看法才是。爹,娘怎么说?三哥四哥他们怎么说?还有五弟呢,你问过他们没有?”
崔老实的脸更红了几分:“你三哥四哥说随便我咧,只不过你五弟不同意,他说咱们家的东西,凭啥要分去给族里,还有你娘,她说让我好好想清楚。”
“爹,是该好好想清楚啊,我很是赞成送了族里的孩子去念书。”卢秀珍这句话甫才出口,崔大娘便有些紧张,眼睛巴巴儿的望了过来,脸上有惊疑之色,崔老实倒是开心了起来,眼睛瞬间有了光亮 :“秀珍,你真的这般想?”
卢秀珍点了点头,知识就是力量,特别是在大周,乡村里的娃儿除了十年寒窗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以外,还真的找不出第二条路子来脱离种田这辛苦活儿。
“爹,我真是这样想的,你看看咱们村里的人,从小到大没念过书,就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若是走了出去,随随便便就让人给糊弄了。要是念了书,不说个个去中进士,至少有点书打了底子,能更好的明白道理,也能在外边找到事情做。不说别的,做账房,做掌柜,哪一样不要识字的?”
崔老实乐呵呵的笑出声来:“那秀珍你是支持者事情了?”
崔大娘坐在灶台一侧,脑袋低了下去,两只手扯着那树枝皮儿,一层层的往下剥,心里憋屈得慌,方才秀珍和自己不是说得好好的,怎么忽然就变了口风了呐?
“这是大好事,当然要支持,可是这事情也不能让咱们一户来承担哪。咱们族长九叔公家,不是有良田三百亩么?怎么就没见九叔公拿出一百亩地来做族田?既然九叔公他们有这份心思,那便要拿出些实际的东西来,这事情一定要做到公平合理,办族学是为了族里的后代好,那就大家都得出,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光只是咱们一家出田地怎么行呢?”
崔大娘猛的抬起头来,嘀咕了一声:“秀珍说的没错,就是这个理儿。”
要办族学就一起来,怎么能光只是自家出钱哪?
崔老实愣了愣:“可是,你九叔公不会同意拿一百亩地出来的。”
“那我们家就该拿两百亩地出来?”崔大娘有些生气,站了起来冲着崔老实沉了沉脸:“他爹,你就吃亏在心软上头!你以为一千亩地很多,咱们一辈子吃不完,可是儿子孙子们呢,不还都指望这些田地,你自己合计合计去!”
“娘,您莫要着急。”卢秀珍将菜刀放下,走到崔大娘身边,一手挽住了她的胳膊:“娘,你也得体谅下爹的不容易,你们俩都是心肠好的,肯定也想看着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我呢,其实也是希望村里的娃儿都能识字念书,只是这事情不能压着咱们一家人出钱出力,要办族学就大家一起来,若是这般硬压着咱们家,就显得咱们好欺负了,是不是?”
崔大娘大力点头:“可不就是这个理儿?”
“爹,你别着急,我午饭以后就去九叔公家走一趟。”卢秀珍看了明显已经放松了神色的崔老实夫妇俩,哈哈一笑:“这一千亩地都还没拿到田契哪,怎么就有人给惦记上了。”
崔老实摸了摸脑袋,忽然想起这事情来:“是哩,上回旷知府说等着京城那边来人划出田庄来再送契书过来,可现在也没见着江州城里来人。”
午饭做得比较简单,但也有五菜一汤,崔三郎和崔四郎从苗圃回来,见着卢秀珍坐在那里都很高兴,两人不善言辞,只不过从他们喊出的“秀珍”两个字,可以听得出来他们心里的欢喜。
“最近苗圃这边怎么样了?那些树都成活了吗?”
要想在京城开芝兰堂,自然是要准备些花草的,那些五针松她已经带着顾二贵一起剪出了造型,也不知道现在长得怎么样了,上回嫁接了一批老梅桩与老山杏的树桩,还不晓得成活了没有呢。
“秀珍,我们都是按照你吩咐的去做,老梅桩上的树枝已经发了新叶出来了,山杏桩子上边的枝条也能见着小芽子。”崔三郎的脸上有着憨实的笑容:“都长得挺好。”
“这就好。”卢秀珍点了点头:“蝴蝶兰怎么样了?有没有新叶长出来?”
“长了哪,有一株好像还长出一点点小杆子来了。”
“哟,这么早抽穗了?”卢秀珍很是惊喜,没想到这蝴蝶兰竟然在十月底就开始准备抽杆长花苞了呢,等会还得去苗圃那边瞧瞧。
赶车的老汉坐在桌子旁边听着卢秀珍说话,有些云里雾里,他送了卢秀珍回来就一直在地坪里坐着喝茶,看着崔老实家这么大一幢青砖瓦屋,心里头羡慕得紧,这家人真是有钱,连院墙都用的是上好的青砖,他端着茶盏特地到院墙那边仔细看了看,砖块纹理细密,光亮得很,似乎还能照出个影子来。
“韩老伯,我们家是种花的。”卢秀珍转过脸来看了看他,眉眼舒展:“老伯若是不嫌辛苦,过些日子我还想雇了您的车子回来几趟,拉些花花草草去京城。”
“中,中!”韩老汉听了这话心里头欢喜,自己找上门来的生意,如何不想做?更何况这闺女实在是体贴,不刁难人,虽然这路远,可赶起车来心里头舒服。
“今日还得麻烦您等等,我要陪着我爹娘去族里有点事,等会才能回京城。”
“没事,你只管去办了你的事儿。”韩老汉捧了饭碗连连点头:“我过会上你家后山转转,活动下筋骨。”
“秀珍,是族学的事情?”
端着饭碗埋头吃饭的四郎忽然开了口。
“是。”卢秀珍看了他一眼:“四哥,你怎么想?”
“能识字当然是好的,可是不能让我们一家出田地。”崔四郎说得很简洁,说完这两句话便不再吭声。
“爹,你听听,四哥也是这样想的。”
崔老实有几分尴尬,吭吭赫赫道:“就听你们的吧,我没啥意见。”
“去了九叔那边就让秀珍一个人说,咱们别出声。”崔大娘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心里头舒坦多了——秀珍说得对,要办族学就大家一起来,怎么能让自家全部承担哪?
第323章 新气象(四)
深秋的午后阳光和暖, 院子的树下有一条藤圈椅子, 有一个人歪歪的躺在藤圈椅子里,一只胳膊搭在扶手上, 一只手拿着竹签在剔牙,不时的口里哼哼唧唧两声,间或打个饱嗝,显得格外惬意。
“九叔在家吗?”
开了一扇的院子门里有人探头朝里边看, 口中怯生生的喊一句:“九叔!”
仰躺着的人坐正了身子,看了一眼院子门口站着的人,脸上堆起了笑容:“富贵,翠花, 你们来啦。”
“嗯, 过来和九叔商量点事。”
崔老实有些局促,一双脚在门槛上刮了两下,蹭下来一点泥巴。
“进来进来,站门口做啥子哩。”崔才高眉开眼笑的站了起来,扬声朝屋子里头喊了一句:“婆娘,富贵侄子和侄媳妇一起过来了,快些泡两碗茶出来。”
这两人肯定是来谈两百亩地的事情, 崔才高心中得意,崔老实夫妻俩都是糯米团子任由搓圆打扁的,趁着那大郎媳妇不在青山坳,得赶紧将这事情给定下来。
让崔老实出两百亩地做族田,用了这个来养着族里的孩子念书, 一来可以与江州崔家比上一比,他这族长脸上有光,族里人少不得要感激他,另外一方面,请个秀才来坐馆教书,如何用得了两百亩的族田产出?自己在里头还能捞些好处,明面上打着让族人沾光,自己能多捞些才是真真儿的。
“九叔公,怎么只泡两碗茶呢?侄孙女来讨碗茶喝,可以么?”
卢秀珍笑吟吟的从外边跨步走了进来,看得崔才高心中一惊:“秀珍,你……回来了?”
“是啊,九叔公,我回来啦,听着爹娘说起要办族学的事情,我这心里头实在高兴,就跟着他们一道过来跟九叔公商议了。怎么,九叔公好像有些不欢喜,是不是觉得我在这里碍事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