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相处这么久,这帮大老爷们早学会察言观色,知晓怎么说最令荀飞光动然。
  果然,荀飞光手一挥,“来五六个人,带上家伙,下午跟着去!”
  荀飞光一放话,几个百夫长喜气洋洋地应声。
  下午时,足足来了七个人,加上沈歌与荀飞光,近十人骑着马带着盆,浩浩荡荡地望山上走去。
  鱼塘在山脚下,塘还挺大,差不多有两亩。现如今山水还很足,满满的一塘水快与堤岸齐平。
  因底下是淤泥,塘水不是很清澈,塘面上能倒映出蓝天白云。
  “这水有鱼么?”有人怀疑。
  “有,这样的水一看就有鱼。”
  说话的人兴致勃勃地往前走几步,重重在岸上踏踏脚,有几个大波纹随着他的动作荡开,正是躲在岸边的大鱼感觉到动静,惊惶之下往外蹿所引发。
  “看到鱼脊了,好大的鱼!”
  这口野塘也不知晓多少年没人来放水捉鱼过,一眼望过去,露出水面的鱼脊宽大黑沉,起码有四五斤重。
  一干汉子乐了,忙挽起裤脚下塘。
  “小心些,塘里怕有枯枝,别扎到脚。”沈歌提醒一句。
  汉子们应下,拿盆的拿盆,拿瓢的拿瓢,开始往岸上泼水,不时有小鱼被泼出来,在岸上活蹦乱跳着。
  这年头没有抽水机,山塘周围也没有沟渠,无法往外放水,要干塘只能靠人力一点一点把水泼出来。
  这口塘虽大,沈歌他们人也多。都是气力十足的汉子,他们大盆大盆水往岸上泼,不一会功夫,塘里的水便被泼出大半,挤挤挨挨的鱼满池塘游蹿,看那些鱼脊就知晓这里的鱼真不是一般多。
  “幸好我们挑着箩筐过来,要不然还真装不下。”
  沈歌在岸上拿箩筐捡被泼上来的半大小鱼,看着满池塘的鱼,眼里不由流露出笑意。
  “这里的鱼多得出乎我意料,带来的三担箩筐应当装不下。”
  荀飞光在塘里,直接将水泼到沈歌手上的箩筐中。水从箩筐的缝隙流走,小鱼则会被拦下来,一会儿工夫,沈歌手中的箩筐就积攒了一层小鱼,活蹦乱跳地在箩筐里挣扎。
  沈歌探头往框里一瞧,深觉他说得有理。
  山塘里的鱼也不知晓怎么来的,鲤鱼、草鱼、鲢鱼,各种鱼应有尽有,沈歌他们基本认不出来,只要是鱼,就往箩筐里丢。
  “欸!”沈歌惊叫一声往旁边避让,站在他身侧的荀飞光忙扶住他的手臂,免得他站不稳。
  “怎么?”
  “有鱼在撞我的脚。”沈歌惊诧地望向荀飞光,同时弯腰往水里一抓,立刻抓起一条狂甩尾巴的大鱼。
  这鱼力气极大,沈歌被甩得满身都是水,差点抓不住它。
  “往箩筐中扔!”荀飞光边扶着沈歌的腰,免得他被鱼晃得摔倒在塘里,边示意他快些扔。
  沈歌抹抹脸,慌忙依言将鱼扔过去,鱼到了箩筐里,还拼命往外跳。
  池塘里的几个汉子都在抓鱼,大条大条的鱼,看着就极为肥美。
  “唉哟!”有人大叫一声,直接往旁边蹿。
  沈歌被吓了一跳,与荀飞光对视一眼,忙问:“怎么了?被咬了?”
  那人龇牙咧嘴,伸手往泥水里摸。沈歌以为他被蛇咬伤,刚想叫他先上岸,却不想他一手一只大甲鱼,哗地一声举出了水面。
  “鼋鱼,好东西!”
  “快,放框里去,别让它跑了。”
  “其他人找找,这么大的两条鼋鱼,估计塘里还有。小心些,别被咬到了。”
  抓鱼的汉子们丝毫不惧,兴致勃勃地弯腰也想摸出甲鱼。
  荀飞光伸手轻轻推沈歌,“你先回岸上,莫被咬到。”
  沈歌素来怕这些东西,忙上岸穿上鞋袜。
  荀飞光指挥几个百夫长,小心在沿岸用棍子将鼋鱼赶出来,不一会儿,又抓到两大一小三只鼋鱼。
  营地里的人得到消息,一齐涌过来看热闹,许多人还亲自下塘去抓鱼。
  沈歌让人又挑了五担箩筐过来,这一个山塘,一下午时间,摸到的鱼足足有八担,起码有上千斤重。这些还都是大鱼,小杂鱼沈歌大多都让人重新扔回了塘里。
  整个清凌卫都沸腾了,兵丁们挑着鱼回营地,气氛如过年一般热闹。
  第78章 水煮
  大条大条肥美的鱼被倒出来, 还有一部分有气息。
  水缸、浴桶、木盆、木桶, 但凡能装水的容器都被贡献出来装鱼。
  伙头兵在一旁清点桶盆, 忽然怒吼,“哪个直娘贼把尿桶也提过来了?!尿桶不要!鞋也不要!大鞋也不行!谁他娘的想吃脚臭味的鱼?!”
  被吼的军士满脸赤红, 他也不知怎么想,见人抄家伙, 兴冲冲地把自个一双大靴子提过来,结果闹了个大笑话。
  围观之人一阵大笑, 提着鞋子的军士以手掩面, 又跑回去。
  一干人站在水缸旁热火朝天地给鱼开膛破肚,去鳞斩尾, 雪白的鱼肉被一刀刀片下来, 堆到一旁洗干净的木盆中,大盆大盆地堆了好几盆。姜丝, 蒜头, 辣椒,蒜苗、香菇、木耳……各种佐料也堆得满满当当。
  时人爱吃切烩, 鲜鱼剔骨后切成透光的雪白薄片, 配上蘸料与菜丝,直接入口,沈歌吃过两次,味道倒是极好。不过这次的鱼来自山塘,沈歌怕有寄生虫,下令晚上不能有生鱼, 所有鱼肉都得烹熟。
  “晚饭如何煮?”沈歌问伙头兵总厨。
  “蒸鱼一味,炸鱼一味,外加一盆小青菜,一盆炒蛋。”总厨给出菜谱,“大米饭管够。”
  沈歌沉吟一下改换菜谱,“炸鱼太过麻烦,换成水煮鱼罢。”
  “何谓水煮鱼?清水煮鱼?”总厨比划一番,满脸不解。
  “并非。”沈歌看下佐料,“拿糖和酱油来,有豆豉也拿些。”
  材料不足,做前世那般正宗的水煮鱼自是不可能,不过可简化一些,放足料,味道应当也不错。
  沈歌令人再将鱼片切得薄一些,放在木盆里,往里倒盐、酒、蛋清、酱油、辣椒粉及五香粉抓匀,放在一旁静静腌制。
  营地里没有发豆芽,青菜倒是种出了好些,嫩嫩的青菜苗迎风招展,此时拔来吃正合适。营地里还有先前买的香菇与木耳,都是今年刚买的新货,味道正浓郁。
  沈歌将配菜统统放入水中烫熟,而后盛在干净的大瓦盆中。
  接下来,沈歌起火烧油锅,热锅冷油,豆豉,鲜辣椒,姜蒜,干辣椒,鲜蒜苗等一齐加入锅中爆炒,加盐加糖加酱油及豆酱。上午的鸡汤还剩些,沈歌往里头加了一大盆鸡汤,红亮的汤汁咕嘟咕嘟滚开后,再加腌好的鱼片,用筷子拨散,等汤再一次滚开,盛起来放到先前烫熟的菜上头。
  滚滚热气瞬时冒上来,带着浓郁的香味。
  最后则是热油,一大勺油放到洗干净的铁锅中,依次加入辣椒,蒜头,待油热之后再加葱花,青蒜苗,而后大铁勺将油铲出来,哗啦一声浇在盆子里,带着浓郁香味的热油与鱼片一接触,发出滋滋的响声。
  香味仿佛有声音一般,哗啦四下溅开。周围人原本不饿,闻到这股香味,肚子不由咕咕叫起来。
  沈歌擦擦额头上的汗,“就按这种做法,做出来的鱼可叫水煮鱼,还有什么材料,都可烫熟放到里头做底料。”
  伙头兵应是,笑问:“二爷,我们晚上就吃这个?”
  “嗯,让将士们都尝尝鲜鱼。”沈歌演示一番,交代董小伍将水煮鱼端回去,又亲自下厨做了两三个小菜,令人温好酒,一起送到饭厅里。
  沈歌到时,韶信与百里宜已被请到,荀飞光坐在上座,正给两人倒酒。
  “沈歌儿快来。”韶信笑眯眯地招呼。
  沈歌将手中的菜端上来,他先前用野牛的肉做了几大盆肉干,肉干又香又辣,极有嚼劲,平时空口吃往往被辣得涕泪横流,下酒倒是绝妙。
  百里宜让出位置,请沈歌坐到荀飞光旁边,笑道:“最后几坛北边来的刀旦酒,我借花献佛,今晚可要不醉不归。”
  “好不容易能聚到一起,我们得多喝几杯。”沈歌笑,“这些年多亏你和韶大哥。”
  韶信闻言忙摆手,“应当的,应当的。”
  荀飞光举起酒杯,与两个老部下碰了一杯,一切尽在不言中。
  韶信夹了一口水煮鱼押酒味,菜一入口,不由眼睛一亮,这鱼鲜香嫩滑,偏偏半点骨头都没有,极是美味。
  “沈歌儿,你从哪知晓这么多新鲜菜式?实在太好吃了!”
  沈歌望荀飞光一眼,荀飞光正好也在瞄他。
  对上荀飞光不解的目光,沈歌不由笑笑,若是荀飞光现今没有失忆,就知晓他这些菜式来自于前世的记忆,可惜他现今什么也不记得。
  百里宜尝了口,赞叹,“二爷,您等会可得把方子写下来,我让手下的酒楼多做做这道菜。”
  “成,没问题。”沈歌一口答应,用筷子指着盆道:“其实这底料用豆芽最好,可惜近日来忙,忘记交代灶房的人发些豆芽。除水煮鱼外,水煮牛肉也好吃,下次我们试试。”
  百里宜管理的乃荀飞光的产业,沈歌与他成亲,这些产业自然就是家里的产业,沈歌当然要尽心尽力。
  沈歌他们这头吃上,灶房的伙头兵们还在一盆一盆地煮,大盆大盆的水煮鱼端到各营,香味飘得整个营地都是。
  原本不怎么饿的兵丁,此时肚子全在咕咕叫,一个两个回营时都不自觉地加快脚步。
  外头来犁田的老农们跟着收工,正要赶着牛回家,忽然闻到这股香味,肚子都饿起来。
  “不知这伙兵老爷们在煮什么,怎么这样香?”
  “肉,除了肉还有什么?我今日看到好多兵老爷挑着鱼回来,估计此刻就在煮鱼。”
  “哎,别说,先前那些兵老爷们也在这煮饭,也不见香成这模样。依我看,来来往往来过那么多兵,煮饭都煮些清汤寡水,就属这次的将军最大方,隔三差五就给手下吃肉。”
  说话的农人羡慕地伸长脖子往营房里望,他家日子过得还成,也没这般见天吃肉,要吃得等年节。
  “那是,这次来的将军可是京都里来的国公!”老农比个大拇指,吹嘘道:“国公,晓得罢?就算在京都里,他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嘿,您老连这个都打听到了?”
  “一起干活的兵老爷说的。”
  “不知他们还招不招人,这伙食,就是家里登记成军户我也认了。”年轻的农人吸吸口水,心里很有些意动,“听说最普通的小兵月俸也有一两多,我们累死累活,一年还不一定能挣着一半。”
  “要是他们招人,谁不想去?”旁边年纪大一点的农人给他泼冷水,“看见那些兵老爷没,个个身长八尺,气力惊人,一般人想去他们可不要。”
  年轻农人越发意动,眼睛瞟着人来人往的营地,“我虽不成,但我大兄可以,我明日去问问。”
  此时无战事,百夫长们向上请示后,不需放哨守营的兵丁还搬出酒来喝。
  在军中不得多喝酒,每人喝至多三碗,这些都是村酒,酒味不甚浓,别说三碗,酒量一般的人喝十碗都喝不醉,也就解解酒馋。
  气氛上来了,围着篝火团团坐,有兵丁低声感慨:“老爷与二爷对我们这般好,就算把命赔在这,我也心甘情愿。”
  他们不仅活着时待遇极好,就算不幸损身,抚恤金也能有一百两。家中老娘拿到这笔钱,绝不必担心没人养老送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