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也祝大家用餐愉快。
第123章 杂粮面包
接下来的几天, 每一天, 萨沙都被极为充分地利用着。
不过何田和易弦也手把手地、巨细无靡地教他怎么烧陶和建房。
从怎么选陶土,到如何改善陶土质量, 他们每个步骤都教的很详细。何田还送了一个她自己做的笔记本和一只包着蓝色布条的碳条笔给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你白天看了一遍, 晚上没事了就想一想今天学的东西, 一步一步写下来就知道自己哪里没记住了。”
萨沙一试这个学习方法,就发现有些步骤细节自己还真是忘了,或者当时看了, 有问题,却没来得及问,或者是没想到要问什么。
等陶泥冲洗、过筛、晾晒之后,和过筛的沙子混合, 何田终于拿出配制陶泥的秘方——骨粉。
陶泥中加入适量的骨粉,能让陶器更加耐用,质地也更细腻。
接下来, 就是重新打开陶器工坊了。
何田陆续教了萨沙如何使用模具浇筑和怎么制作模具,怎么捆绑模具——这是大批量生产,还有如何使用拉胚器——这个就是个人定制了。
最后, 她再教萨沙怎么修陶胚。
等待陶胚晾干的时候,何田又叫萨沙帮忙磨碎杂粮, 和了面,烤了几炉石炉面包。烧起窑之后, 哪有时间三餐按点准备啊。
趁着这段时间,易弦和何田刚好可以教萨沙怎么做空心砖,怎么用空心砖快速盖房子。
萨沙悟性很高,又一直对陶艺和建筑有兴趣,学得很快。
只是有一条,他看到何田用竹子作为房子的筋骨后有点发愁,“竹子的韧性比木头强,可是我们村子附近竹子不多。经不起这么用啊。”
“那就用木头代替。或者,你不是看见我们移植牧草,桑树,各种野花了吗?你也多种些竹子嘛。”何田这么说。
山下海拔低了不少,气候更温和,应该更适应竹子生长的。
这片森林中有很多处有竹林分布,但过了那片去年采伐木头的那片杉树林后,海拔又升了几百米之,就再难看见了。火山下的温泉山谷气候更暖和,可是大概是因为海拔高,所以也没有竹子。
萨沙犹豫着还没开口,易弦就笑,“嘿嘿,想学移栽了是不是?交学费吧。”
这当然是玩笑话。
何田把自己最近这几次移栽的成功经验都总结在她的笔记本上了,拿出来给萨沙讲一讲,从种荷花开始,讲到种牧草。
“我就说怎么来的时候河道还有有些池塘里长了那么多好像从前没见过的大叶子大花呢,原来是你们种的啊!”萨沙指指他们家水池里的荷花,“我还以为是你们这儿的特殊品种呢!原来是你们种的!”
何田易弦大有得色。
何田的经验简单总结,就一句话,大胆折腾,细心试验。
就种荷花的笔记,她都密密麻麻写了有好几十页呢。种子和植株按照不同的栽培方法种下,再给它们不同的环境,营养,一一观察,适时调整,最后总能找出合适的。
萨沙深觉受教。
“回家后我就研究怎么种竹子。”
“其实,没有竹子,木头也可以。我们平时建的房子哪有多高呢。”
“芦苇杆捆在一起行不行?”
“不行吧?”易弦摇头,“虽然有点像竹子,但是纤维密度不同。”
“也不能这么快下结论。”何田严肃说,“萨沙,你回家用芦苇杆捆一起做做实验就知道了。”
“怎么做实验啊?”萨沙没做过。
何田一本正经想了想,“这个,你可得自己动脑子了。这样吧,今天晚上你回去写个实验报告,写出几个方法,明天给我看。”
易弦教萨沙用空心砖盖房子,是先讲理论,然后带他参观现有成品——鸭舍,接着就让他理论结合实践,在屋子后面的空地盖房子了。
到了这时,萨沙也明白这种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率的,虽然心里还是会嘀咕几句“狡猾”,但是认认真真地和易弦何田一起盖起了房子。
最先盖的,是紧挨着旧木屋的一座柴房。
这个房子借了旧木屋一面墙,易弦说以后要在木屋墙上再开个小门,连通柴房,冬天抱柴火就不会受冻了。
搭好地基之后,庭院里的那面墙也开了个门,正对着对面的火灶间。
萨沙觉得这个安排还是挺合理的。
柴房正对火灶间的那面墙建的比另外两面墙要高出五十厘米,房顶不是伞形,而是直接斜向下,这样柴房房顶的积雪就可以全都清理到外面,不会落在庭院里了。
柴房建好之后,他们又建了紧挨着柴房的厕所。
和何田一样,萨沙不太能接受这个概念。
虽然家里有两层楼,但是萨沙家的厕所在他们家院子西北角,紧挨着养鸡养羊的窝棚。
柴房和厕所共用的那面墙上也留了个小门,也就是说,冬天要是去厕所,可以从厨房经过,再穿过柴房,完全不必被风雪吹到。
这个想法倒是挺美的,就不知道实践起来怎么样了。
柴房和厕所的地板都抬高了,柴房是为了防潮,厕所的地板下面另有玄机,一侧墙上开了个小门,打开之后是个安了轮子的拉板,板上放着接污水的陶盆,能很方便地拉出来清理。
厕所正对所谓庭院的墙上也留着一个门,门都做好了,一多半是空心板,还留了个有简单雕花的小窗子,不过这窗户没用玻璃,用的是磨平磨光的大蚌壳。还是从萨沙家买的。
这种蚌壳磨掉黑褐色的外壳之后,是半透明的,有些还带着粉紫色的珠光,有些木匠会用将这样的蚌壳切割出形状,镶嵌在木器上作为装饰。
何田挑的全是最好看也最贵的那种,没想到拿来做窗户了。也有人用这种蚌壳做窗户的,但没谁做的这么精致,却安在厕所门上。
窗子还是两层的,两层都可以推拉,巧妙的是,两侧错开后,空气可以流通,但是窗子依旧是半透明的,保护了隐私。
萨沙对于这种把巧思和贵材料用在建厕所的做法不以为然。不过,反正这厕所不是他的,不管了。
正对厕所,紧挨着火灶间,何田和易弦还建了一件浴室。
从玄关出来,左边是柴房和厕所,右手边是火灶间和浴室。
这两溜小房子建好之后,正好和新房子的北墙是齐的。因为柴房面积远比火灶间大,所以另一边的浴室也就比厕所大得多。
为了建浴室,他们还专门等到察普兄弟来帮忙这天。无他,因为建浴室外墙之前最好把那个硕大的浴缸给先推进来。
建浴室在萨沙看来也是没什么必要的。
他们家的人在冬天,都是在厨房洗澡。
火灶上烧上两大锅水,坐在浴桶里,想要凉水就从压水井里打上来,想要热水就从大锅里舀。
不过,鉴于何田家在山上,不能像他们村子里那样家家都有井,所以这点也可以理解啦!
这个浴室也抬高了,地板下面藏着连接着浴缸的粗管子。这管子是用直径有十五六厘米的混凝土石头做的,一米多长,真想不到他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萨沙问了,易弦就说,“就是用模具呀!然后中间用水泥粘合,打磨,再粘合,打磨,反复几次,再测验漏不漏水,就行了。”
萨沙到这时,真有点后悔上次早回家了。应该留下来看他们是怎么用混凝土做出这些东西的。
其实哪有易弦说的这么轻松呢?
为了做出不渗水的混凝土管道,他和何田可是从冬天带回来第一批火山灰和玄武岩砂砾就开始反复试验的。
为了放这根管子,他们还在地下挖了条沟,一直通向屋子后面,沟的尽头,又挖了个深坑,大概是用来蓄水的。
萨沙又问易弦,“你这坑里面打算放什么呀?木盆?陶缸?”
易弦的答案差点又把萨沙气到,“还没想好呢。要是最后还剩的有材料,最好是用混凝土做个容器。陶器要烧那么大不容易,又没混凝土的结实。”
萨沙想抽自己,多此一问!问什么啊?人家那大浴缸还有埋在地下的管子都用混凝土石头做的!
败家。真是败家。
何田哪儿都挺好,就是找了个败家男人。还跟着他一起败。
反正浴缸是人家的,男人也是人家的,萨沙说不上话,干脆闭嘴了。
为了给浴缸排水,浴室的地板那才叫另有玄机呢。
建好了之后最上面是一层杉木板,打磨得光滑润手,每块木板八厘米宽,之间留着一点空隙,方便水渗下去。
木板下面打着木格,木格坐在一层石砖上,石砖下面是一层混合砂砾的小鹅卵石,再下面才是管道。为了给管道保暖,埋设管道的那一层填铺的材料中还有一些小麻袋。这些细长条小麻袋紧挨着管子,里面装了细沙,还混合了锯末和晒干的野麻杆茎切碎的小颗粒。
这一层的四角也像易弦铺设烟道时一样使用了巫术,放了四个小陶盆,盆里装了些碎陶片,陶珠子,还有粗盐粒。
管道上还开了两个小管子,一个连接浴缸底部,另一个,稍微高一些,放好了管道之后,几乎和木地板相平了。
萨沙正纳闷呢,就看到易弦在木地板上锯出了一个正方口,拿出一块四方小石砖,盖在地板上,木槌一敲,正好。
这块小石砖可和其他石砖不一样,中间是个圆形,里面全是小孔。显然,是渗水的。
“这个叫地漏。”易弦解释,“要是地板上水太多了,可以从这边流下去。”
浴缸安好之后,他们又试验了几次,看看水流能不能顺利地快速流进那个大坑中。
试验成功了,这才开始砌墙。
易弦在贴着火灶间的那面墙上开了方口,又加了一根管道,是引热水的。
这根管子,用的是直径十五六厘米的竹子。
萨沙好奇,“怎么热水管不用混凝土呢?”
易弦看他一眼,言若有憾,“我还以为你有点审美水平呢。”把萨沙气得差点倒仰过去。
管道都放好了,易弦跟何田又放了一排木板,把浴室隔成两部分,靠近火灶间的那一块是个小房间,里面连天花板都是松木和云杉,相间钉着,还挨着墙钉着木板长椅,地板中间挖出一个四方凹槽,里面堆了一堆大鹅卵石。
这木箱似的小隔间门上开在正对浴缸的墙上,门上开着小窗户,光线可以从浴室窗口照进来,总算不是个黑箱子。
萨沙问何田,“这是个什么?”
何田摇头,“别问我。我也不知道。易弦说叫桑拿。准备把烤热的石头放在那里,再接一桶水,一瓢水浇在热石头上,哗啦!”她木着脸比划一下,“满屋子都是蒸汽。据说是种享受。”
萨沙:“……”
享、享受?
算了。反正是人家的屋子。
浴室的窗户正对着屋子后面,下面不远处就是排水口放水的大坑。
萨沙想说,这窗口安在这儿是个什么意思,只见易弦一抬腿,坐进了浴缸里,脑袋靠在浴缸边上,面露微笑,还小声跟蹲在地板上的何田说呢,“……那些花花草草都可以种在这儿,以后咱们在蓄水池里再种上荷花,坐在浴缸里就能看见……”
哦。原来是这么个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