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风口

  朱桂懒洋洋道:“赚个辛苦钱呗!这一个月,我们已经揽了3万贯生意,大约能赚8000贯,其实给朝廷干活,我们赚得真不多,可用的心却最多,生怕有半点差错,回头一定要和陛下说说!”
  做好事不留名,这可不是朱元璋儿子的风格。而且朱桂对天发誓,他讲得都是心里话,绝没有半点掺假!
  本身就是真的,就更没理由不让朱元璋知道了。
  只修一个雨花台便有1点暗能,整个南京城又有多少?
  所以说,这项工程,朱桂是真的很用心在做。
  “哎哟喂!老十三,可以呀!”
  一个月便赚了八千贯,一年就是将近十万贯。秦王也立即眼馋起来。
  要知道大明就是个扣巴的王朝,大明的亲王也不过才年俸一万石。虽然一石石年俸高于大明的官儿,是一品官的七倍,但是大明的薪俸本身就极低,就算是七倍,也没有多少。
  哪怕是按一石米31斤,万石就是310000斤,后世米市价2.5元一斤,也不过才775000元。
  就这样,大明的俸禄还要分为本色禄米、折色、折钞。实际拥有的购买力还要减半,差不多40万圆的样子。
  40万看上去是不少,在后世绝对的小康了。但是这是王爷,一个王朝的王爷,一个王府少的数十下人,多的数百上千,都需要这40万来养。这就比较坑了。
  更不用说,到了永乐朝,亲王的年俸还被大青巾们一口气减到了2000石,也就是说后世的八万元。
  这么点儿俸禄,也难怪大明的王爷们只能靠生儿子们来创收了。毕竟每一个皇族后代,所有消费需要都由国家承担:10岁起开始领工资享受俸禄,结婚时国家发放房屋、冠服、婚礼费用。死时还有一笔厚厚的丧葬费。
  当然但凡有点儿追求的,也不愿意只靠生孩子创收。
  “老十三,我很担心你,我早上听说了,你对太子哥哥的人出手,惹得父皇生气了,是不是真的?”秦王挤开而聂,开口关心道。
  其实如果不是而聂在这儿,他绝对会说:“老十三,带带哥哥呗。”
  一万石米在洪武朝也不过4610两纹银。
  不管是洪武朝的四千多两,还是永乐之后降到不足一千两,都绝对远远低于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了。这对一个王来讲,是万万不够的。更不用说洪武朝的王还有养军队的义务了。
  就这样,大明的大青巾们还在史书上黑道:“我朝亲亲之恩,可谓无所不用,其厚远过前代矣。”
  真尼玛不要脸!拿十万两的竟然说拿四千两的拿的多了。
  “传的这么快?这就被你听到了?”朱桂丝毫不在意道。
  “你真的做了吗?老十三,你没事吗?”
  “不用担心,我没事。”不管他是真的关心,还是礼节上的问候,朱桂都接受了。不说是一家人,单单是大青巾们对大明王的态度,也让朱桂没有转换阵地的可能。
  大明朝的大青巾,对他们再好,也免不了被坑。反倒是原朱桂的这帮兄弟们,除了极少数脑残的,还是可以交往一下的。
  “真的吗?老十三,不用担心,如果他们不给咱们面子,告诉哥,哥去收拾他们。”
  “怎么会?二哥,你看我现在是有事的样子吗?”朱桂笑道。
  对秦王,朱桂勉强有些认识了。这是个朱元璋的儿子,因为是朱元璋的儿子,所以哪怕是被除了国,也敢硬刚大青巾。
  这大概也就是后来朱元璋儿子们宁愿自杀,也不愿意受审的原因了。
  “真的都过去了吗?老十三,不用担心二哥。除了老大,咱们是亲的。二哥绝对会帮你的。”秦王情真意切道。
  以马皇后与郭惠妃的关系讲,他们确实是亲的。
  “当然是真的,有麻烦,我肯定会找二哥帮忙的。”捋清了关系后,朱桂也表现的很亲近。有人愿意帮自己,朱桂自然是愿意的。
  “好!老十三。二哥好久没见你了,走!咱们聚聚。”
  “啊,那多不好意思,我很能吃的。”朱桂提前打预防针道。
  “哈哈!二哥好歹是秦王,这点还是请的起的。”
  秦王从来没有为请客吃饭而心疼,这是第一次,却不是最后一次。
  当朱桂真的很能吃后,秦王悄悄命人不再上人参鹿茸,改为上全羊。
  就这样,看到朱桂的食量,他也是心惊的不得了。
  “老十三,吃好了?”看到朱桂停下,他立即道。
  “差不多了。”朱桂点了点头。他也没想到身体素质过10后,这么能吃。
  “老十三。你二哥的情况,你也知道。你的买卖,能不能让你二哥参一脚。”
  秦王是武将,所以在请了朱桂后,便直接暴露了他的目的。
  虽然他这么直接,有些损害他先前的温情,但是大人的世界从来都是利益的世界,不然也就不会有“亲兄弟,明算账”了。
  更不用说朱桂本身便不介意有人参一股。只要做事的是他就行。
  “好!老十三,二哥没看错你。这是二哥今年的俸禄四千两,全交给你了。”
  朱桂一答应,秦王便立即入了股。只不过刚被除了国,除了今年的年俸外,他也拿不出更多了。
  对此,朱桂表示了理解。老朱一家子,全是捧着金饭锅要饭的猪。
  不对!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然而大明王朝愣是穷的叮当响。这才真是上下五千年,无出其右者。
  看老朱的赏赐就明白了。国库空虚,朱桂又完成的很好,老朱竟然把五百工匠赐给了朱桂。
  这可真是……不知道怎么夸老朱好了。
  工匠才是财富之源啊!
  当然了,朱桂一点儿也没有提醒老朱的念头。相反,他更是借机揽下了南京城所有整修御道的工作。
  而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有远见的。首先,南京城的罪犯急剧减少着。其次,就是没减少,一个大盗也采不到1点暗能,毕竟打下天下的朱元璋才不过80点左右,再牛比的汪洋大盗又能有多少?
  反倒是包下工程后,一天生成的1点暗能竟然比他追捕罪犯得的还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