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乔秀兰撇撇嘴,心道还不是为了你!人家周瑞背靠大树好乘凉,自家二哥能倚靠的可不就是周瑞!这辈子她可不确实还是不是77年那会儿遇上严打,只要和周瑞家里打好关系,他们知道了消息,肯定也会跟他二哥透露一些。这不就是等于上了双保险么!
“好了好了,二哥不说你了,可不许生气!”
乔秀兰傲娇地哼了一声,也不去管自家插科打诨的二哥,只挨近了赵长青问:“长青哥,刚才你吃饱没有?”
方才只为了和老太太打好关系,倒是没顾的上赵长青了。她怕他脸皮薄,不好意思吃东西呢。
小姑娘一挨近,身上那股自带的香味就萦绕鼻尖,赵长青的心跳出现了片刻的慌乱。不过他这回倒是没脸红了,只是惜字如金地说:“吃饱了。”
怎么还同她这么生分啊?乔秀兰心里忍不住别扭起来。
第22章
“小石头呢?这几天还好吗?”乔秀兰仍不死心的继续问。
小石头每天白天都没事可干, 可不就是往乔家跑。
赵长青虽然没看着小石头,但乔秀兰给了小石头一个铁皮小水壶,小石头喜欢斜跨在身上。他每天回家,小石头的小水壶里都装的满满的。家里的水缸倒是也有水,但是他怕小石头掉进去, 所以是不许他都是在桌子上放一大壶水, 不让小石头接近水缸的。
这平白无故多出来的水,不用说,只有乔家人给小石头灌。
所以赵长青一下子就听出了乔秀兰这是在找话和自己说。
不知怎么,他心里就有点甜蜜。
只是乔建国在场,他也不好表现出什么,只是回答说:“挺好的,他现在比以前乖巧多了。”
小石头也喝了好些时候的善水了,但小孩子每天需要喝的水毕竟也有限。所以后来乔秀兰用善水做吃食, 也会分给他一些。现在就算小石头回家去了,但白天的时候也会往乔家跑。李翠娥最喜欢逗弄他,回回见他来了,都要和他说上好一会儿的话, 给他的小水壶灌满‘山泉水’, 再摸摸他的小肚子,塞点东西给他吃。
虽说小石头现在也没有立刻恢复成普通小孩子的模样,但起码不像以前那么不听人话了,也不流口水了,除去不会说话、只会咯咯笑这点, 看着也不比平常孩子差什么。
乔秀兰十分有信心,只要这么调养下去,不出一年,小石头的情况一定能大大好转!
他们说着话,就落在了乔建国后头。越往农村走,路灯就越来越稀少。一轮明月当头,晚风徐徐,四周黑漆漆的,只听到路旁的蝉鸣和蛙叫。两人的距离不远不近,就这么慢慢走着,倒也算事颇有情调了。
乔秀兰和赵长青不再多说什么,只是不约而同地放慢了脚步。希望回家的路能长些,再长些……
乔建国这天心情大好,刚开始还没怎么觉得,猛地一回头,就看到他们离了自己好大一段距离。
“你们走快点啊!尤其是小妹,咱们这么晚回去,妈该担心坏了!”
这不解风情的二哥呀!乔秀兰心里无奈地嘟囔了两句,脚步加快,赶了上去:“来了来了,我出来的时候跟妈说的,她应该不会骂我。”
乔建国苦着脸,“是啊,肯定不会骂你。”要骂也是骂他啊!
脚步加快以后,三个人没多会儿就回到了黑瞎沟屯。
到了村口,赵长青就放缓了脚步,让他们先走。他自己则又绕了几个弯,才往自己家走去。
往乔家走的时候,乔建国少不得和乔秀兰夸赞道:“还是小妹你有眼光,我之前倒是没想到,长青居然能这么得用!”
乔秀兰听了自然高兴,说:“其实我也就是随口一提,也要二哥拿主意。”
为了让二哥长久地给自己当‘僚机’,乔秀兰可不敢轻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哈哈,那是。我今天虽然只跟他待了一天,但你二哥我看人向来是准的,他是个好帮手!要不是出身不好,让他给我当帮手那都屈才!”赵长青身手好,人也正直有担当,若不是被家庭成分拖累了,那去参军肯定是大有作为。
兄妹两个说着话,就到了家门口。
家门大开着,李翠娥打着手电筒正等着。
“你可回来了!你这是去哪儿了?”
乔秀兰当时走得匆忙,就说是去附近遛弯。这一走就是个把小时,家里人晚饭都吃过了,她还没回来。要是再不见人,李翠娥都要发动全家人去寻找了。
“我去城里找二哥了。妈,让您担心了,都是我不好。”她和乔建国一道回来的,自然是瞒不住的。乔秀兰一边和母亲道歉,一边搀着她进屋。
“是不是你二哥在城里惹事了?”闺女当然是好的,今天做了出格的事情,李翠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不省心的二儿子。
“妈,您还真是了解儿子。”乔建国讨好地笑着,“我今天和朋友打架来着,被咱们村的人撞见了,不知道我们是闹着玩的,就跑到了家里报信。”
“那你受伤没?”
“没有没有,都说是闹着玩了,哪儿还能真受伤。”
男人打架不出出奇,朋友之间,前头起了矛盾打了一场,后头喝过一遭酒,就还能称兄道弟。自己这二儿子人缘素来是好的,处理这么点小事不在话下。进了堂屋,李翠娥把乔建国仔细看了一回,确认他身上没带伤,也就没再追问具体情况,只说他:“下回你自己的事可得处理好,别把你小妹牵扯进去!”
外头已经把闺女传的够泼辣了,这要再牵扯进男人打架的事情,可真是越来越说不清了。
“不会有下次了!我跟您保证。”
“哎,回来了就算了。你们吃过饭没?”
“吃过了吃过了,这不是害小妹白跑一场,我心里过意不去,请她在国营饭店吃的饭呢。”
乔建国陪着小心说着话,总算是把李翠娥哄好了。
当然这不还不算完,乔建国和于卫红等人也都在等着他们回来。几人劳动了一天,吃过饭却没有立刻躺床上歇着,都还穿着白天的衣服,也和李翠娥一样,想着他们再不回来,就要出门去找人了。
乔建国和乔秀兰挨了好大一通说,赔笑赔的脸都快僵了。
当然了,最主要挨说的还是乔建国,毕竟是他在外头惹得事。
开完了‘批评大会’,一家人才各自去歇下了。
半夜乔秀兰做好了吃食,送了乔建国出门,也没急着补觉,而是另外收拾了一些糕点出来,用布仔细包好。
没多久,家里人都起来了,乔秀兰和李翠娥一起准备好了早饭,一家子都吃过了,去上工了。
“妈,我想进城一趟。昨儿个不是去见了二哥的朋友吗?他朋友有个老母亲,看着身体不大好的样子,我跟老太太还挺投缘的。家里这不是有山泉水做的糕点嘛,我想去给人送点。”
青天白日的,闺女进城也遇不上什么危险。李翠娥就同意了,说:“你侄子他们上周末也没从学校回来,眼瞅着明天又是周六了,你顺带去他们学校看看,问问他们这周还回不回来,家里你嫂子她们都盼着呢。”
这年头通讯不方便,虽然侄子们只在路程不远的县城念书,但也有半个月没和家人见面了。家里人都怪想念的。
“行。那我再多带点,给小崽子们尝尝。”
她现在每天半夜都要坐上两大锅糕点,足有十五六斤。大头自然是让乔建国拿到黑市去卖了,剩下的就都是给自家人吃。
李翠娥刚开始还怕家里面粉吃的太快,可几天下来,她去灶房的橱柜里看了,面粉袋子还鼓鼓囊囊的。她也不知道是乔建国每天按着数量往里填补,想着或许是这糕点加了桂花吸水多,她也就没说什么。
***
乔秀兰熟门熟路地进了城。
前一天晚上她已经打听好了周瑞家的住址,问了几个人以后,就顺利找到了地方。
乔家所在的筒子楼,地处县城中央,却不熙攘,很是幽静,真是个难得地好地方。
乔秀兰爬上了楼,敲响了周家的大门。
“来了!”蒋玉芬的声音从门后传来。
等开了门,她瞧见了来人是乔秀兰,立刻就把她拉进了屋,开怀笑道:“秀兰,这么一大早就来了啊?吃过早饭没?”
“大娘,你不忙,我吃了来的。”乔秀兰进屋坐下,笑着说:“昨儿个听大娘平时在家胃口不大好,我家里正好有用山泉水做的糕点,特地给你送一些来,也不知道合不合您的口味。”
“难为你有心了。”蒋玉芬乐呵呵地拈了一块糕点尝了。熟悉的口味,她一下就认出这就是儿子这几天时不时给自己带回来的。可儿子说是他在外头买的,乔秀兰却说是自家做的……这可奇了怪了。
不过蒋玉芬也是有心思的,所以她也没说破,只把乔秀兰的手艺一通夸。
乔秀兰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周瑞知道,这口味独特的糕点是出自自己之手。
黑市那么些人,哪个不是巴结着周瑞。若是不拿出自己过人的本事,他凭什么就能高看自家一眼呢?
她二哥为了保护她,多半是不会和周瑞透底的。可她同样为了保护二哥,却得跟周瑞讨这个巧。
和蒋玉芬说了一会儿话,乔秀兰就起身告辞。
县城的初中她是认识的,她自己就是那里毕业的。
到达学校的时候,学校还没放饭,是不许外人随意出入的。
乔秀兰是为了给侄子送吃食的,也不急,就在校门口找了个阴凉处等着。
大概过了半个多月小时,校门打开了,开始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出来了。
这些学生大多是家住得近,回家吃饭的。
乔秀兰在门卫处登记了,就进了学校。
她一共有四个侄子,老大老二是于卫红生的双胞胎,叫乔福来和乔福生,现在正在念初二。老三是二哥二嫂的独苗苗,叫乔福东。老小就是她三歌三嫂家的乔福明。小的两个正在念初一。
学校也不大,一共也没几幢楼。
乔秀兰不大记得他们在几层了,刚想跟人打听,就看到楼上下来了侄子们一边说话一边从一幢教学楼里出来了。
“小姑,你咋来了?”他们一见到乔秀兰就喜出望外地跑了过来,把她围在了中间。
侄子们又高又壮,朝气蓬勃,看着就像小马驹似的,乔秀兰重生回来后,还没见过他们,猛地见到了,也是忍不住笑。
“你们奶奶说你们怎么上周没回来,让我来瞧瞧你们呢!”
乔福来是大哥,第一个开口回答:“今天考完月考就要放农忙假了,到十一之后才回来上课。上周我们想着好好复习,就没回去。”
侄子们个顶个都是读书的好料子,尤其是双胞胎,那可是从小到大,不论大小考试都考全校第一和第二。学校这时候也没有奖学金,但也十分人性化,知道孩子们正是吃饭长身体的时候,每个学期都会给成绩优异的学生发一些饭票粮票。侄子们都十分要强,每到考试,那都是花十二万分力气去复习。也因为这样,乔家虽然供着四个孩子上学,却一点儿也不觉得吃力——孩子们吃的粮食一大部分都是自己挣的哩。
“小姑你带啥好东西了?”乔福东和他爹乔建国长得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双笑眯眯的狐狸眼,一下子就看到了乔秀兰提来的布包。
“你这小子。”乔秀兰好笑地戳了戳他的额头,“就你眼尖!这是家里做的糕点,特地带来给你们吃的。”
乔福东嘿嘿直笑,十分豪气地说:“小姑还没吃饭吧?跟我们一起去食堂吃饭吧,我请客!”
乔福来看了他一眼,说:“老三你别和我抢,我是大哥,我来请!”
其他两个侄子也不同意,刚开学没多久,上学期奖励的饭票粮票才发下来,大家伙儿口袋里都鼓着呢!
四个小子谁也不让,恨不能乔秀兰生出四张嘴来,一人吃他们一顿饭。
就这么说笑着,乔秀兰被他们带到了食堂。
食堂分三个窗口,窗子上分别写着‘甲乙丙’三个大字。
乔秀兰站在旁边看了看,发现甲等窗口,那是有肉菜的,配的是白面馍馍,乙等窗口就和甲等窗口的菜一样,但是没有肉,配的是玉米面馍馍。丙等窗口则看着清汤寡水的,配的是黑乎乎的高粱面馍馍。
三种窗口前都有人排队,但是明显甲等和丙等排队的人少,而乙等窗口前的人则是最多的。
“小姑,你想吃啥?”侄子们簇拥着乔秀兰就往甲等窗口走。
“我随便吃点就成,不用吃这么好的!”乔秀兰心疼侄子们的饭票,拉着他们要往乙等窗口走。
“小姑别和我们客气了,我们四个人都得了奖励呢,还不能让你吃顿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