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少年指路

  广阔无垠的大海,比沙漠还要荒凉。义军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连自己的生存都解决不了,那反清复明的春秋大义,岂不是白日做梦?
  过了很久,等他们缓过了情绪,曹继武又问张煌言:“听说尚书大人,对郑成功攻打台湾的策略,很是不赞同?”
  张煌言点头:“郑成功手握强大的舰队,不思攻打清军,反而去挣一个荒凉的破岛,真让人痛心!”
  曹继武摇头笑了:“曹某刚才给您说的一番话,算是白说了。”
  “什么意思?”
  张煌言很不理解,两眼发光,瞪着曹继武。
  曹继武直视张煌言的眼光,没有一丝的闪避:郑成功虽然有强大的舰队,但也需要强大的军资,然而这军资要从哪里来?士卒无饷,枪炮无弹,再强大的舰队,也是一堆废柴。
  水师乃水上兵种,而清军皆是陆战高手。所以郑成功的部队,一旦上了岸,根本不是清军的对手。如今大清占据了整个天下,而郑成功在海上却无依无靠。双方消耗起来,郑成功很快就会败亡。
  要跟大清长期耗下去,郑成功必须要有根。台湾的荷兰人,离南洋万里之遥。而泉州离台湾,才区区三百里。所以郑成功和荷兰人打消耗战,就一定能够取胜。
  拿下台湾,他郑成功便有了一个落脚之处,这样才能够长久和清军对抗。所以郑成功的头脑,是相当的清醒,他去打台湾,也是明智之举。
  然而阮春雷不同意曹继武的观点,极力反驳:“可是他这一走,丢下我们,我们又能就支撑多久呢?所以郑成功这种不顾友军的行径,让人极为痛心!”
  曹继武正色:“还是第一个问题,他不去打台湾,你们还能支撑多久?”
  众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即便郑成功留下来,和大家一起干,最多也只能多残喘几日而已。毕竟人家大清已经占据了天下,单靠几个荒凉的岛屿,要和整个天下消耗,简直就是蚍蜉撼树。
  俗话说的好,亲兄弟明算账。郑成功、周崔芝、阮春雷和陈天书,虽然同归于大明治下,但四人各有各自的武装和利益。共同抗清,前途渺茫。既然大家一起干,难有成效,那人家郑成功,私下里给自己找条后路,按道理也无可厚非。
  然而郑成功一旦有了台湾,他就有了根。而周崔芝三人,就尴尬了。虽然都是兄弟,但是三人要是去了台湾,那得看郑成功的脸色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郑成功的台湾,岂能容周崔芝等人的武装存在呢?
  所以郑成功一旦拿下台湾,周崔芝三人,就只有三条路了:
  第一条就是投靠郑成功。但大家原本是坐在一起的兄弟,到时候却要成为人家郑成功的属下,周崔芝三人,颜面上根本接受不了;
  第二条路就是投降大清。但要真走到了这一步,那以往的热血,就成了不折不扣的笑话;
  这第三条路,就是杀身成仁。这样可能保留名节,但必须拿命来交换。
  为什么说是可能呢?因为奸佞马士英被杀身成仁了,闯贼刘宗敏也被杀身成仁了,太监王承恩也殉国了,但投降的东林党钱谦益等人,活着的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却仍然对他们愤愤不平,认为他们的下场,纯属活该。
  所以气节这个玩意,是人为操纵的。操纵在谁手里呢?钱谦益、黄宗羲等等,手握笔杆子的人手里。
  能不能得到气节,那至少要有三个条件:
  第一,必须先去见朱元璋。
  第二,必须和笔杆子是同路人。
  第三,必须看看人家清国的脸色。
  显然,马士英、刘宗敏和王承恩三人,都去见了朱元璋。前两位满足第一个条件,但满足不了第二个和第三个条件。后一位满足第一和第三个条件,但不满足第二个条件。所以气节两个字,他们是得不到的。
  扬州、江阴、嘉定、闽北等等,去见朱元璋的老百姓,成千上万,然而不满足第二个条件,所以人家连笔都懒得动一下。
  所以气节两个字,活着的笔杆子要是喜欢,那就扔给你,如果不喜欢,那就踩在脚下。奸佞无耻小人,气壮山河地殉国了,铁骨铮铮名士,却有滋有味地活着。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人,还能分出个三六九等来。是不是相当操蛋?
  张煌言是兵部尚书,陈天书是隆武皇帝的侍卫,这二人根正苗红。如果选择去见朱元璋,满足第一和第二个条件。清国为了拉拢民心,这第三个条件也能满足。那这气节二字,就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他们并肩作战的兄弟——周崔芝和阮春雷,这气节二字,几乎板上钉钉要黄了。按照二人海盗出身的身份,如果他们去见了朱元璋,铁骨铮铮钱谦益等人,一定不会把气节扔给这二位。即便是激愤高昂的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对此事也会支支吾吾,遮遮掩掩。
  所以对于气节这个玩意,周崔芝和阮春雷二人,觉得相当的蛋疼。而张煌言和陈天书二人,也觉得相当的郁闷。
  所以郑成功攻打台湾,突然来了这么一出,张煌言四个人,是极力反对。因为一旦拿下台湾,郑成功打开了一片天地,他就有了活路。到那个时候,摆在四人面前的三条路——依附、投降和杀身成仁,都相当的让人窝心。
  曹继武的一通分析,把问题给四人掰扯清楚了。
  四个人一脸的丧气,垂着脑袋,很久没有说话。
  等四人情绪恢复了,曹继武吊了胃口:“我知道你们,全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然而当前,即使是清军封锁海疆,你们同样有出路,不知诸位愿不愿意听?”
  既然有门路,岂能不听?周崔芝急切道:“曹老弟果然有妙计,快快说来!”
  临来的路上,曹继武已经替他们想过了:
  大清已经占据天下,所以大陆,他们已经没有指望了。
  不想依附郑成功,又不想捞虚名,那就效仿《水浒传》李俊故事,下南洋,挣得一块立足的地盘。
  听了曹继武的主意,四人皆沉默不语。
  曹继武知道他们心中所想,继续分析:
  “下南洋虽然是背井离乡,路途遥远,前途也很凶险。但是低下头来,不妨想一想,华南是怎么来的?”
  “两千年前,华南大多数地带,是越人的地盘,一个汉人也没有。是当年的秦始皇,派了六十万征楚大军,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将越人一扫而空,才占据了整个华南。”
  “从此之后,华南就并入了中原帝国的版图。每当中原大乱,大批衣冠士人、普通百姓,皆纷纷南渡。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我们现在的地方,同样是背井离乡,路途遥远,前途凶险,但最终他们还是来了。如今你们四个人当中,有谁敢说不是中原汉人的后代?”
  曹继武的一番话说完了,四人皆不言语。
  的确,秦始皇六十万大军征服华南,给后世华夏,拓展了极大的战略和生存空间。否则的话,华南仍然是越人的地盘。中原几次大乱,前有胡人,后有越人,华夏文明,早就被打没了。
  然而话虽是这么说,毕竟秦始皇的铁血手腕,已经是两千多年前的事了。而且对于秦始皇征服华南,史书几乎没有记载。而华南对于华夏文明的延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儒家史官,是相当的无耻。秦始皇这么大的功绩,由于史书不记,后人也不知道。此时突然被曹继武提起,就连学识渊博的张煌言,也是错愕不已。
  曹继武的目的,就是想通过秦始皇的伟大功绩,唤起四人开拓拼搏的精神。前方的道路已经死了,转过身来下南洋,是最好的出路。
  然而南洋隔着数重大海,万里之遥,前途未卜,没有强大的开拓拼搏精神,是根本支撑不下去的。下南洋,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唐代、宋代、元代,即使是明国的永乐年间,郑和的舰队,也数次行程十余万里。
  而如今台湾的荷兰人,离其母国,恐怕二十万里都不止。他们既然能来华夏,那华夏之人,也同样能去他们那里。所以曹继武鼓励四人,根本不用担心背井离乡的事。南洋虽远,但和台湾的郑成功,可以互为照应。这对抗清大业来说,不失一件良策。
  曹继武的路指完了,四人纷纷长叹不已。
  下南洋这条路,虽然是醍醐灌顶,但也太过匪夷所思。张煌言感慨不已,陈天书和阮春雷低头不语。
  过了良久,周崔芝叹了一声:“我们在坚持一段时间,实在不行,就去南洋。”
  曹继武劝谏道:“人生无常是,柳暗花明的事,多了去了。千万不要想着坐以待毙,如果这样,那也太窝囊了!”
  四人又长叹不已。
  华夏文明固有的农耕思维,很难具备开拓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下南洋这话,曹继武说了出来,可是如果真是做了,难度简直无法想象。张煌言四人,有点觉得,曹继武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曹继武没有指路之前,四人觉得无路可走。然而曹继武既然指了一条路,四人又觉得太难。这一切的不合拍,全是因为双方观念的不同。
  观念,是一个人对事物主观和客观的认识。正常人几乎所有的行为,都受自身观念的支配和指引。曹继武天不怕,地不怕,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所以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完的坎,在他曹继武眼里,变成了家常便饭。
  然而曹继武这么认为,并不代表别人这么认为。眼前的四个人具体想怎么干,他也管不了。作为热心人,曹继武毕竟给他们,指出了方向,总强过没头的苍蝇乱撞一气。
  见了四人踟蹰不定的表情,曹继武很是无语。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转变一个人的观念,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如果拿着农耕思维,去下南洋,那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别人不采纳自己的主意,曹继武也毫无办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