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户部的章程
而照着现如今的这个势头下去,这奏折之所拟定的章程,很快能施行了。!
在东宫李承乾的书房之,玄世璟恰巧见到了户部奏来的奏折,可能李二陛下也没留意奏折是否跟户部有关,奏折的事情讲的是不是国库的事儿,让德义统统打包送到东宫之去了。
看了那封奏折,也见到了奏折末尾处李承乾的批阅,玄世璟觉得李承乾心里估计也在疑惑吧,户部好端端的将国库里的那点儿家底儿数的这么细致作甚,呈交来的奏折跟个账本似的,繁琐冗长,其实一点儿事儿都没提,那是一本国库钱资的目录罢了。
原本那本奏折应该是给李二陛下看的,结合户部送来的关于大唐币制改革的奏折一起看,然后才拟定初步的计划。
毕竟国库之现如今的金银储备还是有限的,不可能真正的辐射到整个大唐,因此还是要按照阶段来的,如第一阶段覆盖到什么地方,发行多少,这些必须要由户部严格的调查和计算,否则一个不谨慎,后果可不堪设想了。
关于金银铜的作坊,大唐民间管制的十分严格,打贴没关系,长安城昭国坊一流水的铁匠铺,这没人管,但若是有人私自炼铜,或者是熔铜钱做铜器,那等着吃牢饭吧。
至于金银,打造首饰的管不着,但若是私自冶金,一样,吃牢饭,管不管饱看你自己的饭量如何了。
民间管制的较严格,再加朝廷若是以金银为货币的话,在铸造纹样,也能下些功夫,这样一来,能解决不少问题了。
玄世璟大致看了一边奏章之后,又回过头来仔仔细细的将奏章研读了一遍,李二陛下站在那里,等着玄世璟仔细的将那奏折给读透了,再与他说话。
良久,玄世璟合起奏折,看向李二陛下,双手恭恭敬敬的将奏折还给了李二陛下。
“璟儿觉得如何?”李二陛下问道。
“臣以为,户部的诸位大人们拟定的这个章程,可行!”玄世璟说道。
若说对于这天下百姓的了解,玄世璟不如户部的官员,术业有专攻,玄世璟虽然多了千年的见识,但是并不是全能的,各人有各人的长处,而户部的官员的长处与职责,玄世璟不。
“此事是璟儿提出来的,当初你也只是说了个大概,现在户部的章程也递来了,你也看过了,可有什么要补充的?”李二陛下说道。
玄世璟仔细想了想,户部能呈交来的章程,已经是做到尽力尽善了,若说补充的地方,还真没有什么了,玄世璟不知道户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的,但是眼前的这份章程来看,准备的时间一定不短,因为短短的一个月半个月之内,根本不可能拟定出这么详细的东西来。
“户部的诸位大人们送来的章程已经十分完善了,臣想不出来还有什么要追加的。”玄世璟拱手说道。
听闻玄世璟此言,李二陛下脸露出一个笑容。
“也是,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到拟定出这份章程,户部的官员整整忙活了大半年,从最基本的,在长安城做了许多的调查,到现在,这本奏折送到朕的书案,户部所下的功夫,朕是看在眼里的,此事若是成了,户部的诸多官员也是大功一件了。”李二陛下说道。
“这件事情户部的大人们做的的确十分仔细。”玄世璟说道。
大唐的官员还是很有能力的,虽然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但是没有才华却坐在关键的位子,时机不到还能混一混,但若是遇到事情,到最后总会大浪淘沙给淘下去的,没见谁能在三省六部要员的位子混一辈子的。
而如今户部拟定的这么个章程,连玄世璟看了都不由得想要伸出大拇指称赞一番。
但是,仅仅是章程详细,这才只是完成了一半而已,说白了也只是个计划,到时候真正的施行起来,不知道结果如何。
有句话叫做计划总赶不变化快,因此计划的实施,才是重之重。
要看朝廷官员的执行力,还有在民间的反应了。
李二陛下说户部为了这份章程忙活了大半年,在长安城也做过详细的调查,但也仅仅是长安城而已,其它的地方呢?
若是按照阶段来的话,第一阶段必然是长安城不假,但是还会附带长安城周边的郡县,那些地方户部的官吏们不知道有没有走到。
“再过一段时间,可以着手推行了。”李二陛下说道:“工部那边也在全力配合户部进行这件事情,自这新宫修建起来之后,工部的人也是好好的歇息了一阵子,现在,倒是又有他们忙活的了。”
“若是推行的话,臣还有一不成熟的建议。”玄世璟说道。
“哦?什么建议,说来听听。”李二陛下说道。
“钱庄。”玄世璟说道。
“钱庄?何谓钱庄?”李二陛下还是头回听到这个词儿,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是跟钱有关系。
“现如今大唐无论是境外与西域、北面草原还是东面倭国的贸易都十分频繁,还有更多的是大唐境内各地的商人往来贸易,很是繁荣昌盛,因此,臣觉得,钱庄的存在,十分必要了,最好还是朝廷出面,以朝廷的名义,开设钱庄,由朝廷设部门专门管辖,所谓钱庄,是开设在各地,供天下百姓存钱、取钱的地方。”玄世璟说道:“打个方,长安城有一家钱庄,同样在扬州城也有一家钱庄,臣将十万钱存到长安城之的钱庄里头,钱庄给了钱票,臣揣着这一场钱票,到了扬州,进了扬州的那家钱庄,只要交钱票,能在扬州的钱庄将这十万钱取出来,陛下觉得,这样如何?”
李二陛下听了玄世璟的话,抚须点头,这当的关节他自然是能想到,那是方便,对于商人大宗的交易来说,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