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巧妙的时机
所以玄世璟思来想去,这流言背后的推手,应该是冲着东山县的书院来的吧?
如此想的话,那东山县庄子的书院名声差了,受了莫大的影响,又对谁又好处呢?
可不仅仅是一个国子监,不满书院而又不能明说的,太多了,所以这事儿,玄世璟也是一点儿头绪都没有,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有人从一开始盯着书院,后来盯着书院的人也变多了,只是明面他们是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偶尔借着一些机会,做些恶心人的事儿而已。
若是做的事情失败了,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损失,若是成功了,那达到了他们不希望庄子的书院安好的目的。
癞蛤蟆跳脚背,不咬人,恶心人。
但是这个谣言是恶心人吗?应该算是已经在咬人了吧?而后巧妙的让国子监背了锅。
寻常人是不会想到这当的种种关节的,只有与之相关的人,才会往深处去想,如说国子监的人,再如说玄世璟。
国子监想到的是顺水推舟,给自家谋点儿好处,只是谋了好处的同时,将这口锅背在了自己的身,被玄世璟和长安府衙的人找了门。
而事后,国子监与学院的人都反应了过来,玄世璟也反应了过来,要查一查这口锅是谁丢出来的了。
因此,现在这件事狄仁杰还在查,只不过是不着急了而已,长安府衙那边的事情还是优先的,至于这件事情,狄仁杰一腾出手来,会去查。
现在已经有人盯狄仁杰京兆尹这个位子了,所以长安府衙的事情可不能耽搁,一面被人找到借口攻讦。
此事交给狄仁杰,玄世璟还是放心的,若是狄仁杰都查不出来的话,那也没人能接这件事儿了。
神探狄仁杰是白吹出来的吗?既然能吹出这名号了,那肯定是有实打实的本事的,不然原本历史,放到新朝又怎么会得到那样的重用呢?
原本的女皇陛下可不是个看重你出身如何的,她只看本事,让大唐三代皇帝头疼的世家的问题,不在这位女皇的手解决的吗?
所以,狄仁杰是个有本事的人,对于有本事而人品又好的人,玄世璟愿意去捧,愿意去关照。
从大理寺的那件事情来看,戴胄待在那个位子的时间最多也两三年了,这两三年的时间,要让狄仁杰在京兆尹这个位子捞足了功劳和资历,等到戴胄退了之后,狄仁杰顺理成章的能顶去,而后正式进入朝堂,进入李承乾的目光之。
现在李承乾虽然知道狄仁杰这个人,也知道这个年轻人有才华,但是他并不了解狄仁杰,并不了解这个可用之才,对于朝廷来说,狄仁杰是一笔莫大的财富,这笔财富在眼前,等着随着时间的沉淀,变得越来越富足,而后被发掘。
玄世璟坐在自己儿子的摇篮旁边,脑海里在想着书院的事儿,而晋阳安安静静的在一旁陪着自家夫君,对于这件事,她也想了不少,从长安城想到庄子的书院,从朝堂想到朝堂之外。
很明显的是,先前流传的谣言,根本是针对庄子的书院的。
可是,归根结底,真的能伤到书院,对书院的伤害很大吗?
书院之有那么多德高望重的先生,他们的品德是世人皆知的,等大家都回过神来去想的时候,很容易想开,书院里的先生,根本不会这么做。
但是当时在谣言和舆论的引导下,根本不会有人这么想,因为大家都知道,国子监和学院关于这一场会试有一场没有明说的对赌。
对于这件事情的兴趣,他们可对书院先生品德的兴趣要大的多。
若是寻常时候,这些留言根本不会掀起什么浪花的,可是偏偏是在会试钱,在那样一个时机,效果被放大了啊。
“不管如何,有些东西,书院终究是要面对的,不管是沟壑还是土坎,都要一步一步走,都要一个一个跨。”玄世璟说道:“不管是人,又或者是书院,历经过风风雨雨,才能走向成熟。”
“话是这么说。”晋阳说道:“但是总归还是要小心一些,等调查出了结果,心里也更有底一些了,书院的存在,终究是与长安城的国子监对着来的,想象国子监的监生,再想想那些高门大户家的子弟,即便书院再好,有些人也拉不下脸把自家人送到书院里来,而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书院这边,也是间接的妨碍了他们。”
原先只有国子监的时候,因为国子监是隶属朝廷,官员勋贵家的公子,在年纪大了一些之后,都会进国子监,一来国子监有自己的门路,二来,大家都在国子监,也是让自家的孩子有一个合适的“圈子”。
长安城的官员、勋贵,谁的家里都不会太缺钱,家里的孩子年幼的时候,都能请得起先生到自家府教导孩子,只是有名望的先生,不是有钱能请的到的,而且自家孩子年纪渐渐的大了之后,要学习的东西,也不是一点儿半点儿了。
唐人尚武,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些要学,但是额外要学的东西,一般的先生教导不了了。而书院的先生能教。
现在,又多了一个东山县学院,学院的学生要学的东西,不仅仅是君子六艺,他们的课程,国子监的监生的课程更加丰富,在读书学习的时候,看不出差距,但是一旦到了实践的时候,差距会很明显,高下立断了。
而且,庄子书院这边,还是术业有专攻。
除却自己的专业之外,有选修,选修不可小看,至少能够拓展学生的其他技能,还有眼界,不求你精通,但求你要了解。
书院的崛起,不管是书院本身,还是书院出来的学生,都算在当,这样的书院,定然是会被人眼红的。
一边眼红,一边想要伸手,当伸出来的手被打回去的时候,心里会生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