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刘和满脸通红,身体颤抖。“夫……夫君,我……还没干净,要不……明天?”
孙策眼睛一扫,这才注意到刘和的裤子厚得不太正常,但他却不打算就此放过刘和,他本来也没打算和刘和圆房,只是不经意之间被刘和的呆萌诱起了兴致,想欺负一下这个笨笨的长公主,让她做一些她可能从来都没听过的羞羞的事。
“难道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孙策眉梢轻挑,歪了歪嘴角。“我看你是许久没有温习,忘了所学吧?今天就让我帮帮你,如何?”
刘和可怜兮兮地看着孙策,还带着几分好奇。“这……还有别的……办法?”
孙策很无语,转念一想,又释然了。可不是么,刘和身边有二十名陪嫁宫女,足够备用,谁会想到他有这样的奇怪习惯。再说了,堂堂的长公主何必委屈求全的侍候丈夫,估计连体位都懂得不多,就算无奈之下做了妾,也不用学习那些服侍人的旁门左道。
没办法,只好我亲自辅导了。
“当然有,你听好了,我先教你一式李代桃僵,如果学得好,再教你一式玉人何处。”
“玉人何处?”刘和茫然地看着孙策。“这……这是什么?”
孙策盯着刘和,不答反问。“你知道李代桃僵?”
刘和这才知道说漏了嘴,连忙用手捂住嘴,吱吱唔唔地说道:“我听人说过,却不知究竟,刚才夫君提起,我一时慌乱,竟没想起来。不过这玉人何处,我真没听过。”
“听人说起?”孙策狐疑不起,心道甄宓与刘和走得很近,不会是她说的吧?这小丫头是什么心态啊,这也说?是真的好姊妹没秘密还是别有用心?以他对甄宓的了解,他很自然的舍弃了前一种可能。那小丫头精得像鬼似的,刘和却笨得像一个木头人,甄宓利用她的可能性更大。“是阿宓?”
刘和张口结舌,过了半晌才愣愣地点了点头。
“她还说了些什么?”
“她……我……我忘了。”
孙策哭笑不得,正准备说点什么,舱门被人敲响。孙策有些恼火,喝了一声:“谁?”
“咦,夫君也在啊?”舱门被推开一条缝,露出甄宓半张小脸。她看了孙策一眼,脸上挂着天真无邪的笑容。“我来找长公主玩六博,你要不要一起玩?”
孙策回头看了一眼刘和,歪了歪嘴,笑容满面。小丫头,在我面前还敢玩花样,这时候跑来找刘和玩六博,你骗鬼呢?分明是知道我在这儿,也知道刘和身体不方便,担心她让侍女代庖,故意来看看。
“好啊,一起玩就一起玩。”
第1788章 动如脱兔
孙策拾阶而上,在将台上凭栏俯视战场。朝阳东升,灿烂的阳光照在战场上,照在列阵的两军将士的甲胄、武器上,寒光闪烁,杀气腾腾。江东军甲胄整齐,阵型严整,宛如刀切斧削,坚不可破,让人平添三分自信。相比之下,对面的辽东军就逊色了不少,不仅装备不如,阵型不整,精气神也有些萎顿。明明重重叠叠的都是人,布满了阵地,却看不出一点必胜的信心。
孙策很满意,昨日一战对双方士气的影响很显著。辽东军士气不足,反被己方压制住了。
“有什么变化?”孙策抬起手,挡住直射的阳光,眯着眼睛细看,却未能如愿。公孙度的阵地有一半隐在山影之中,看不真切。
“阵型非常厚实。”孙尚香说道:“还挖了不少壕沟,从山下到海边,公孙度这是要固守啊。”她又抬起头,看向南侧的山岭。“岭上也有重兵。”
孙策知道孙尚香习射练就一双好眼睛,目力无人能及,倒也不意外。他回头看了一眼,陆逊、朱然正在紧急赶制的模型上摆放标志兵力的兵俑,孙翊也在一旁帮忙,看来他们已经在孙尚香的协助下了解了战场形势。
“你有什么破敌之策?”
孙尚香抬起头,诧异地看了孙策一眼,一本正经地说道:“步步为营,强攻硬取,一步步碾碎对手。不仅要击破他们的阵地,还要粉碎他们的意志。公孙度的主力都在这里,此战若胜,辽东可安。”
孙策亲昵的摸摸孙尚香的头。“是伯言的建议,还是你自己的想法?”
“都是。”孙尚香嘎嘎笑道:“英雄所见略同。”
孙策哑然失笑,揽着孙尚香的肩膀,回到座位上。模型已经准备好,就放在面前,低头即可俯瞰整个战场。孙策转头看了一下,右侧的山坡上,沈友正在布阵,他是接下来几天的主角,战局能否有所进展,全看他能否取得突破。
这是一次对沈友能力的全面考验。在凌操被困城中,麾下没有成名将领,只有严白虎等人的情况下,能依靠的就是他本人的指挥能力和江东军的训练水平和战斗意志。打赢了,胜得漂亮,他这个青州刺史就可以坐稳位置,成为江东系的代表。如果不能,那他就只能退位让贤,比如徐琨、朱桓,或者董袭。
孙策收回目光,端起案上的茶杯,浅浅的呷了一口,闭目养神。
……
沈友走上山坡,看了一眼对面的辽东军,吁了一口气。
“各部到位没有?”
“快了。”庞统负手站在沈友身边,淡淡地说道:“使君莫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宁可慢一点,稳一点,也不能仓促。”
沈友哈哈一笑,转身看看庞统。“士元此言正合我意,我们不缺时间。”
庞统微微一笑,莫逆于心。他和沈友都清楚这一战的意义。被人眼红的不仅仅是沈友,他也一样。作为孙策最初的军谋,他年未弱冠就独立,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军谋团,军谋处有微词的人不是一个两个。上次青州战事虽然击退了颜良,但也折了张允,批评的意见就没断过,这次又被公孙度奔袭,无法解沓氏城之围,非议声更大,即使孙策也无法完全压制,这才给他们一个机会证明自己。
孙策首日亲自上阵,强行击破公孙度的第一道防线,斩首三千余级,震慑了辽东军的士气,同时也给江东军立了一个标杆。他们不仅要胜,而且要胜得让人无话可说,才能证明他们担得起肱股这个称号,而不仅仅是亲信。
山坡左侧传来战鼓声,严白虎已经到位。沈友和庞统不约而同地看向山坡右侧,在对面的一个高地上,一面战旗正在飘扬,显得有些孤独。可是看到这面战旗,沈友和庞统却同时舒了一口气,交换了一个眼神,露出会心的微笑。
“准备进攻。”沈友拔出战刀,向前一指,意气风发。
“喏。”传令兵大声应喏,用力摇动令旗,战鼓声节奏一变,变得急促起来,一曲步卒举着盾牌,冲出了阵地,向对面的山坡走去。弓弩手拉开强弓硬弩,向对面的辽东军阵地展开压制射击,为突阵的步卒提供掩护。
辽东军也开始集射,将一阵阵箭雨抛射过来,一部分反击江东军的弓弩手,一部分射向正在接近的江东军步卒。他们占有地势,又有兵力优势,射得江东军步卒抬不起头,只能依托地形,耐心地向前移动。一部分弓弩手也下了山坡,尽可能的为步卒提供掩护,但地形和人数都没有优势,能提供的帮助非常有限,进攻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好在战前沈友对此便有清醒的认清,要求各部不要着急,耐心一点,一点点的争夺,不要奢望是一场势如破竹的战斗。此刻这些将士进攻受阻,也没有着急,曲军侯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形势,发现一道道急促的命令,指挥着麾下袍泽一步步地向前挤。弓弩手则控制着节奏,尽可能精准射杀,节省箭矢。他们远离本阵,每人携带一百枝箭,用完就只能派人再送,非常麻烦。
双方一点点的争夺,一箭一箭的较量。慢慢的,江东军训练有素的优势显现出来,步卒抓住辽东军射击的空隙,一次次地向前挤压,建立起阵地,弓弩手随即跟进,在步卒的掩护下射击。他们使用精工制作的弓弩,射程远,精度高,命中率要比辽东军高出不少。两两对射,辽东军几乎占不到什么便宜,不断有人中箭倒下,只是兵力优势明显,暂时还没露出败相。
南北两侧的山坡上,严白虎、李怀率领士卒,也在一步步的向上攀登。
双方缠斗半日,沈友派出六曲士卒,成品字形向前推进,一步步吞食辽东军的阵地。江东军并不急于求胜,非常注意掩护自己,再加上甲胄精良,除了几个运气极差被对方射中要害的士卒阵亡,其他人都没遇到太大的麻烦,伤亡控制得极好,两只手数得过来。相比之下,辽东军就有些狼狈了,被射杀近百人,射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眼看着江东军快要摸到面前,已方对射又占不到任何便宜,只能被对方一点点的蚕食,辽东军守将公孙安按捺不住,下令数曲步卒冲出阵,借助坡势下冲,斩杀对方那些可恶的弓弩手。对方已经远离本阵,虽然战力较强,甲胄也精,毕竟人数少,而且远离本阵,支援有限,取胜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如果能杀死他们,抢了他们的甲胄和军械,也是难得的战利品。
辽东军将士早就憋得火大,听到出击的命令,迅速冲出阵中,高举战刀、长矛,顺着山坡飞奔而下,杀向不足百步的江东军士卒。
听到辽东军鼓声有变,江东军将士立刻做出了反应,以曲为单位,步卒围成半圆,相互支撑,将部分弓手护在身后,弓手们举起手,专挑那些看起来最勇猛的辽东军士卒射击,三十步以内,他们几乎百发百中,辽东军将士身上甲胄不精,无法抵挡近距离的猛射,只得举着盾牌,护住面门胸腹,只是这样一来,脚下便看不清楚,下意识的放慢了脚步,冲锋的势头被打断。
两军交锋,喊杀声混在一起。辽东军有兵力优势,将江东军四面围住,江东军凭借阵势,互相配合,力战不退。近战时弩手作用不大,也拔出战刀,协助步卒作战。
见辽东军主动出击,沈友立刻派出更多的将士增援,发起全面进攻,鼓声一阵急似一阵,数千江东军在战鼓声的激励下,从三面合围而来,喊杀声震天。一看不妙,公孙安有些慌了,不敢怠慢,立刻下令撤退,打算将士卒撤回坡顶阵地固守。
听到鸣金声,辽东军将士纷纷撤出战圈,返回阵地。
南侧的坡地上,一队辽东军士卒丢盔弃甲,拖矛曳刀,连盾牌都扔了,却跑得飞快,一路超过几队同伴,率先跑回本阵。公孙安见了,气得暴跳如雷,命令亲卫上前阻止。五名亲卫闻令出阵,拔出腰间战刀,抢到阵前,正准备大声喝斥,却见冲在最前面的一个士卒忽然矮身,拖在身后的长矛划出半个圈,砸在中间一名亲卫的头盔上,“当”的一声脆响,亲卫眼前直冒金星,天旋地转。那士卒一个旋步,绕到亲卫身侧,奋力掷出手中长矛,顺手夺下了亲卫手中战刀,唰唰两声,将左右两名亲卫砍在地。
与此同时,他身后的同伴也拥上前去,将剩下的两名亲卫杀死,迅速组成小阵,杀向中军。
长矛呼啸而至,正在指挥的公孙安还没反应过来,一旁的亲卫见势不妙,飞身扑上,将他撞倒,堪堪避过长矛贯体的厄运。中军乱作一团,那队抢先撤回的士卒飞身抢入,刀光霍霍,顷刻间连杀数人,势如破竹地杀到公孙安面前。公孙安觉得面生,心知不妙,大声喝道:“你是谁的部下?”
冲在最前面的少年士卒微微一笑。“我乃青州刺史沈君麾下,九江周泰是也。”长刀一挥,一刀砍下了公孙安的首级。
第1789章 旧习难改
沈友稳步推进,用三面围攻的办法形成局部兵力优势,利用半天时间夺下第一个山头后,再接再厉,利用辽东军军心动摇,只顾逃命,冲乱了阵地的破绽,穷追猛打,再夺一岭,将阵线向前推进了三百步,顺利完成了第一天的作战目标。
孙策接到消息,非常满意。在这么大的压力面前,沈友、庞统还能稳扎稳打,伤亡控制得也非常出色,从将领到普通士卒的表现都可圈可点,称得上精锐二字,没有让江东系丢脸。
不仅孙策高兴,孙策身边的江东籍将士也很高兴,沈友到中军来时,不仅随侍孙策左右的陈武等人对他笑脸相迎,就连董袭、朱桓都赶来庆贺。沈友也很高兴,谈笑风生。
孙策松了一口气,趁热打铁,召集诸将议事。
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随着战线向前推进,战场越来越狭窄,已经没有太多的腾挪空间,双方只能面对面的硬刚。即使江东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面对据阵死守的辽东军,伤亡也会逐渐增加。
因此,军谋处提出两翼突进的战术。具体而言,就是沈友继续攻夺山岭,甘宁则率水师清障,率领楼船进入港湾,从水路进行包抄,对堵在正面的辽东军形成包围之势,再予以歼灭。
道理并不复杂,正如沈友围攻山岭一般,都是力求在局部形成兵力优势,最大程度的减少己方伤亡。麻烦之处在于在整体兵力没有优势的情况下要在局部形成优势,不仅需要全军上阵,无法再轮换休息,而且要冒相当的风险,一旦某个环节出现失误,整个战线都有可能因此崩溃,反被对方所趁。
小鱼吃大鱼吃下去是奇迹,吃不下去很容易被噎着。如果说之前的战斗都是试探,评估双方的战力,一旦形势不利还可以抽身,全面进攻一旦展开就很难抽身了,要么击溃对手,要么被对手击溃。
当最后的作战方案送到孙策面前时,孙策觉得手中的笔沉甸甸的,比当初下决心迎战徐荣还有紧张。尽管如此,他还是一挥而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诸君,努力!”
“喏!”众将轰然应喏。
……
“啪!”公孙度一抬腿,将面前的案几踢飞。
诸将面面相觑,没人敢吭声。公孙安以重兵守山岭,小小的一个山头安排了近三千人,却在半天时间内被沈友夺走,连公孙安本人的首级都被砍了。这个结果是如此的出人意料,以至于他身后的阵地根本来不及反应,又被沈友一举夺下。
一天之内连失两个易守难攻的阵地,而且败得这么狼狈,这让公孙度暴跳如雷,大骂诸将愚蠢、无能,尤其是阵亡的公孙安。按照预定的计划,公孙安的阵地就算不是固若金汤,至少也要守三天以上,消耗掉沈友部的士气,将整个战局拖入消耗战。
公孙安是怎么败的?没人知道,公孙安已经阵亡了,他的部下也伤亡惨重,只知道开始一直打得不错,双方缠斗了很久,才有一些江东军冲到阵前。后来公孙安下令反击,沈友发起全面进攻,突然就败了,而且是一败涂地。幸存的将士人心惶惶,说法不一,有的互相矛盾,有的说江东军杀神恶煞,在山岭上健步如飞,有的说江东军甲胄坚固,箭射不入,刀砍不破,手中的武器却无坚不催,甚至有人说看见浴火凤凰从天而降,一喷火就烧死成百人,公孙度终于按捺不住,大发雷霆。
许攸沉默不语。他一直在公孙度身边,听到了所有的报告。他没有像公孙度那样失态,但他比公孙度的心情更沉重。孙策的战术并无出奇之处,能取得这样的战绩完全来自于实力,装备是一种实力,训练是一种实力,中级将领的临阵指挥能力也是一种实力——追击溃兵,趁势夺取第二个山头不会是沈友的命令,而是临阵作战的都尉、校尉临机决断,否则时间根本来不及。在这几个方面,孙策都有明显的优势。
但他不清楚孙策的优势究竟有多大,公孙度还有没有逆转的可能。到目前为止,他只知道公孙度的损失,不清楚孙策的损失,无法估算双方的战损比例。不清楚这个比例,他很难确定公孙度能不能支撑到逆转的机会出现。
连战两日,公孙度损失了近万步卒,孙策损失了多少?三千还是五千,又或者更多一些?损失的这些人里面有多少是阵亡的,有多少是受伤的,受伤的人中又有多少经过医治能战的?不清楚,一切都不清楚。孙策一直在进攻,公孙度的部下却败得稀里糊涂,没人说得上来对方的损失如何。
焦灼之余,许攸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公孙度是怎么横行辽东的?
“子远,事到如今,奈何?”
公孙度咳嗽一声,将许攸从沉思中惊醒过来。许攸定睛一看,这才发现帐中空荡荡的,只剩下他和公孙度两人,被公孙度踢翻的案几还倒在地上,没人敢进来收拾。公孙度脸色铁青,鼻息粗重,就像一头被激怒的蛮牛。
“议事结束了?”
“议什么议,一群蠢材,都被孙策打傻了。”公孙度挥挥手,一声长叹,欲言又止。
许攸看懂了公孙度没说出口的言外之意。连续两日受挫,而且是受到重创,公孙度的信心动摇了。损失接近两成,对任何一个将领来说都是不小的心理负担,如果这些不是随公孙度征战多时,打了不少胜仗,还算对公孙度有些信心,说不定已经崩溃了。加上虎跃塞失守,粮食运不进来,久战对公孙度不利,他想趁着实力尚存之际撤退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许攸迅速权衡了一番,反问道:“升济想撤围?”
公孙度脸有些发烫,不好意思直视许攸略带讥讽的眼神,垂下眼皮,手指轻叩膝盖。“子远,虎跃塞意外失守,粮草和援兵都无法及时到达。地势狭窄,不利骑兵奔驰,我军优势无法施展。这两点对我军都很不利。我想着,换一个战场也许会好一些。”
“你说得对。”许攸笑了一声:“我也觉得退守襄平可能会更好一些。”
“是么?”公孙度很是意外,他本以为许攸会极力反对。他打量着许攸,猜测着许攸的真实用意。他太熟悉许攸的性格了,在许攸眼里,他公孙度和蛮胡差不多,就是一块朽木。若非形势所迫,许攸绝不会踏足辽东,为他参谋军事。此刻见他气沮,说不定想着怎么羞辱他呢。
见公孙度神色拘谨,许攸一声轻叹。“是啊,孙策善战,数年间所向披靡,连徐荣那样的名将都败在他手下,本初拥袁氏四世三公之资,天下党人、游侠之重,一时不慎,也落得兵败身死的下场,你心中不安也是可以理解的。升济,你虽受小衅,尚未到不可收拾地步,此时撤退,未尝不是存身之道。”
公孙度心中疑惑,却不好多问,耐着性子听许攸究竟想说什么。
“我曾经说过,孙策坐拥五州,户口殷实,不会觊觎辽东的财富,他希望得到的只是战马。如果你肯向他称臣,献上辽东之马,我想他不会穷追不舍。你也说过,孙策只是觉得你身为辽东人,做辽东太守不合适,并无杀你之意,对吧?”
公孙度的脸色有些难看。许攸果然旧习难改,借着这个机会挖苦他。他向孙策称臣,要放弃的又岂是辽东太守,他可是辽东王。孙策之所以没提,可能是他之前不知道,或者他根本不承认。等他投降了,交出控制权,任人宰割,谁知道孙策会不会旧事重提。
许攸故作没有看到公孙度的脸色,接着说道:“放弃沓氏,退守襄平,未尝不是一个办法。别说是沓氏,就算退到高显也是可以的,实在不行,再向北,总有孙策鞭长莫及之地。我听说你曾嫁族女与高句丽王,正好,本初也曾嫁族女与他,有此交情在,我想他收留你应该不成问题。实在不行,杀了他,鸠占鹊巢便是。你不能战胜孙策,还能战胜不了那些蛮夷?”
公孙度哼了一声,打断了许攸,后背却直冒凉气。他明白许攸的意思。退守襄平,他放弃的不仅仅是沓氏,襄平以南都不是他的了。况且他是以武力征服辽东,如今被孙策击败,灰溜溜的退走,还有谁把当回事?说不定根本不需要孙策招揽,就有人主动效力。
不能退啊,即使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许攸停顿了一会儿,等公孙度有琢磨的时间,见他眼神重新坚定起来,接着说道:“升济,我对你说过孙策是如何战胜本初父子的吗?”
公孙度缓缓地点了点头,更加惭愧。许攸说过,孙策步卒精练,但他真正的杀手锏却是骑兵。他有万夫不当之勇,擅长把握战机,骑兵战术出神入化,颇有项羽之风。任城一战,以骑兵击破袁谭。官渡一战,又是以骑兵重创袁绍。他唯一的劣势就是战马不足,骑兵优势无从发挥。如今他的大将太史慈已经到了辽西,公孙范、公孙续都成了他的附庸,再得了辽东,战马资源得到缓解,还有谁能是他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