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赵国公主入秦

  离开小院,扶苏深深回头望了一眼。
  来之前,他便已经很大的程度上预感到这一次自己劝说张良不会成功。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张良比自己想象的还要顽固,他心中怀着对秦国刻骨铭心的仇恨。
  也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的原因,自己连和张良废话的必要都没有。
  这样的人,想要说动,太难太难。
  毕竟一个人都死都不怕,他还会怕什么呢?
  与其说自己最后给张良的是一个赌约,倒不如说扶苏自己给自己的一个鞭策。
  眼下看上去秦国与山东各地之间相安无事,可是,扶苏知道,这其中已然是暗流涌动,彼此之间,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着准备。
  山东各地尽管彼此之间常有争斗不和,可是,他们又不是一些蠢蛋。
  秦国势大难制,他们又不是感受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放下以往的偏见,然后走向联合,已然是可以预料到的事情了。
  就比如,在最近的这段时间,每日扶苏都收到山东各地发回来的情报,皆是指明山东的赵国,齐国,燕国,楚国在暗中交涉。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略微逊色一些的势力,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几十个之多。
  而且这些人不单单只是在交涉,他们还在暗中调配兵力,积蓄粮草,打造兵器。
  可以预见,秦国面临的即将是一场决定生死的战争。
  所幸,秦国也不是全无准备,至少,依照扶苏目前看到的数据,要应对这样一场烈度的战争,秦国还是有着些许把握的。
  更为关键的是,目前来说,秦国还占据着些许地利。
  毕竟关中乃是一个四塞之地,东面的函谷关,武关皆是险关要塞,而且荥阳这座向东进攻的桥头堡,至今仍然掌握在秦军手中。
  至于兵器粮草,以及各种军械等等打造,多数都已经预备妥当。
  在少府匠人日以继夜的工作下,大批的军械兵器甲胄被制造出来。
  而粮食,这两年秦国也取得了丰收,粮仓满溢,这只是关中的情形,还有着巴蜀这块巨大的宝地未曾计算在内。
  等到褒斜道一通,那扶苏的后勤压力更是大减。源源不断的兵器甲胄粮草,将会顺着褒斜道,运抵前线。
  这些只是一些基础性的物资,扶苏除此以外,还命人绘制出了大量的地图。
  这些地图皆是扶苏通过各种情报系统汇总出来的,有的是隐匿在山东的情报探子苦心搜集的,有一些是师阜行商天下,绘制出来的。
  这些地图,对于扶苏来说,皆是有着大用。
  伴随着扶苏在军中普及教育,对于原有的秦军进行改组重编,再进行培训,如今野战的秦军,多半都已经摆脱了文盲的程度。
  还有一部分则是可以进行读写,乃至于最后能够看懂地图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在地图上绘制的图形,在实际当中,究竟表达着什么样的意思。
  既然秦军已然有相当一部分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扶苏旋即便为秦军校尉们都配备上了地图。
  这也是为了方便日后这些校尉灵活机动,而不是死板只知道执行上面的命令。
  “王上,郦食其已经带着赵国公主到了秦国边境。”
  刚刚回到了咸阳宫,韩谈便立即将这则消息禀报给了扶苏。
  “赵国这是搞什么名堂?”扶苏微微一愣。
  未曾想到,这赵国还真的让郦食其将公主带到了秦国。
  要知道扶苏根据探报,早已经得知赵国暗中调兵遣将,将重兵秘密的运动到了秦赵两国的交界处。
  当然,在这一方面,秦国也做了相应的改变和应对。
  甚至来说,秦国在这方面做的更好一点,遵循扶苏的指示,扶苏对于秦军运动的消息采用放迷雾的手段。
  假中带真,真中有假,至于如何判断真假,这倒是不需要扶苏来操心了。
  “这赵国莫非是想以此令我麻痹大意?”扶苏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
  扶苏缓缓摇了摇头,若是仅仅如此,这赵国的君臣未免也太蠢了一些。
  只不过,也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
  想到这里,扶苏心中逐渐安定了下来,既然目前来说不知道对方想要干什么,那自己倒不如按部就班,继续的做下去。
  总归来说,对方最终会暴露出自己的目的。而到了那时,自己在依据情形做出决断好了。
  “韩谈,此事循例去办。”扶苏略微思量,便做出了决定,又补充了一句:“迎接赵国公主入秦,不可太过寒酸,亦不可过于铺排。”
  “你可明白?”
  “诺。”韩谈垂手领命。
  这对于韩谈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春秋战国五百年间争斗无数,彼此之间开战联姻也是常有的事。
  扶苏已然给出了标准,显然韩谈只需要按照旧制去做便可以了,并没有多大的难度。
  “王上,与赵国公主成婚之日定于何日?”韩谈从一旁拿出了一张帖子,上面写着几个日期,供扶苏挑选。
  扶苏扫了一眼几个日期,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桌面,这个日期的挑选对于扶苏来说亦是有着一定的讲究。
  既然赵国愿意将公主送到秦国来,想来不会连完婚都没有完成,这赵国便要想秦国开战吧?
  当然,也不乏有着这样一种可能,只是,赵国有这么快的速度么?
  要知道如今赵国在牵头,暗中与其他几方商议合纵伐秦,那几方的实力的确弱于赵国,可并不代表他们的野心就比赵国要小?
  在事前,必然要商议攻秦之后的利益划分,以及在这个过程当中,粮草辎重等等耗损,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个需要锱铢必较的问题。
  要想将这些商议妥当,没几个月的功夫,是得不出一个什么好的结果的。
  当年五国伐齐,不也是扯皮了好长时间,最终,还是秦国以雄厚兵力将齐军主力吸引住,才给了乐毅以机会。
  而那时的秦国,在五国伐齐的战役当中,除了名之外,可没得到什么实际的利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