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铁城遵化

  第六十九章 铁城遵化
  遵化是大明而今最大钢铁业基地。即便是广东佛山也不能比。
  甚至永远不能比。
  首先在矿场之上,遵化有煤有铁。钢铁业所需要的资源,都能就近获得。也是这一片区域,在后世酝酿了唐山钢铁业,也就看得出来,这一片发展钢铁是如何得天独厚。在自然资源上,佛山是远远不够的。
  佛山铁业的发展,固然是冼家的努力,但也得力于当地的交通位置,靠近广州的消费地,但是这种优势今后只会越来越差。
  但是钢铁业的发展。自然带来自然环境的破坏。
  还没有到遵化城,朱祁镇就发现空气之中飘着一些粉尘,落下后看,就会发现这是黑的。
  应该是从铁炉之中烧出来的煤灰。
  河流都是黑的。
  因为煤不能用,要烧成焦炭才能用,才能有更好的热值。炼出的钢铁才能有更要的质量,但是在烧焦炭之前,有一个步骤,那就是洗煤。其实这个程序在后世也是有的,很多钢铁厂附近的河流都是漆黑无比的。
  这些事情,朱祁镇已经从很多渠道知道了。
  但是而今看到了,依旧有几分触目惊心。
  这也是因为遵化水系,乃是通过潮河直接入海的,这才没有影响到北京,乃至运河的水系。朱祁镇不到这里,也不会知道这里情况是什么样子的。
  几十年的发展,固然成就了天下第一铁城,即便现在在别的地方如佛山等地,也有大大小小的铁业兴起,毕竟钢铁是属于重货,距离太远的话,运费都覆盖了成本。在西北,四川,云贵,等地,都有这样的小城市出现。
  同样也是第一个受到工业重工业污染的城市。
  总体来说,而今的污染还不严重。
  毕竟,虽然遵化轰轰烈烈炼钢铸铁几十年,但与后是钢铁产量相比,不过连一个零头都算不上,总量上并不高,污染程度并不是太大。
  只是朱祁镇忍不住想到之后,该怎么办?
  朱祁镇看着身边大臣,一个个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样子,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也知道这个时候说这个事情,大概不管是朝中的大臣,还有遵化本地的百姓都不会同意什么治理环境的事情。
  毕竟遵化铁业,可是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遵化本来只是一个卫所城池。
  遵化铁厂本身就是另建城池。但是而今两座城池已经发展到一起了,再加上,遵化以北又有一条出关的通道。这里在战乱事情,是鞑子南下之路,但是在而今却是商贸之路。
  草原上西北各部落入京,都是从宣大入京,而东北各部落入京,一部分走山海关路线,但是另外一部分却是喜欢走喜峰口遵化路线。
  这更给遵化带来商机。
  这些年来,遵化从设县,到设州。现在户部已经在商议,将遵化州从顺天府之中分析出来,设府,并将燕山以南一些地区划入遵化府的管辖之内,也将让遵化府成为横贯燕山南北的大府。
  当然了,这也是为了让河北省完全掌控,燕山天险。
  同样的事情,也在别的地方发生。
  比如朝廷想将辽西走廊划入河北省。
  这其实朱祁镇一登基就有的河北根本论思想的延伸。
  在朱祁镇的政策倾斜之下,河北人在大明朝廷之中,虽然不能挑战江西人地位,但已经是第二大力量。再加上京师与河北几乎上是一体的。所以在扩大河北的影响力上,是有共同语言的。
  这些举动,就是将周围的山河之险都纳入河北省中,一旦天下有变,有利于从北京出发重定四方。
  只是时过境迁。
  朱祁镇而今更重视的不是经济上的南北平衡,已经不单单重视河北本身了。就河北本身来说,已经是天下有名的富庶之地,直追江南。水利,交通,工业,政策倾斜,如此数十年,在别的省份年年受灾的时候,河北已经小五十年,没有经历太大的旱灾,水灾,与洪灾了。
  已经不用朱祁镇多操心了。
  足够支撑北京一座城市了。
  只是很多政策都是有惯性的。
  朱祁镇当初为了南北均衡,与北京本身的战略安全,提出这个策略,并实行了这么多年,营造出一个庞大的河北人群体,在政治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再加上河北本身富庶,反作用于吏员,军队之中。
  如此一来让河北人的影响力更加大。
  朱祁镇也不能无视这些人的影响力。
  对这些人想扩大河北辖区,甚至想对燕山以北一些地区,划入河北之中的大河北战略,朱祁镇不置可否就看他们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了。
  面对污染的问题,朱祁镇即便是皇帝能下手的地方也不多,他想了一会儿,对丘浚说道:“朕知道,太宗皇帝曾经下过禁伐边关山上大木,而今执行的怎么样了?”
  丘浚微微一愣,说道:“陛下,微臣惭愧,边境已经数十年无警,兵部对这些事情,已经很少检查了。”
  朱祁镇知道,这也是难免的事情。
  太宗皇帝当初下这样的命令,就是因为当时战争情势,北虏在北,虽然情势上利于大明,但也不得不防,这些命令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边防原因,都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只是到了正统朝,山外山内,都是朝廷的地盘。
  这种命令就没有必要了。
  朝廷没有监督,这样的命令自然不废而废。
  只是,用煤还是有一点好处。
  遵化一带,大量产煤,更不要说,为了冶炼钢铁,更是有无数的煤运输到遵化,遵化铁厂指缝之中漏出来一些。就足够附近的百姓用了,而且遵化附近百姓,很多人都在铁厂干活,这种靠厂吃厂的风气,即便是后世都不能杜绝,更不要说这个时代了。
  所以,遵化百姓大量用煤。对木材的使用并不多。
  只是,百姓们建房屋的木料都是自己砍翻下来的,日积月累之下,也将遵化附近的山砍秃一些。
  其实到了清末,整个华北的自然环境都在继续恶劣,整个北方大部分山头都是光秃秃的。
  朱祁镇说道:“从今日起,重申禁令,令各地官府督促,百姓用木,必须砍一种二,如果谁大量砍伐的话,令有司处罚。”
  丘浚说道:“是。”
  他并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
  这是小事。大部分大臣都不会在小事上与朱祁镇犯冲。而且这个政令,也暗含孟子的,斧斤以时入山林的道理。也没有一点也不许砍。
  朱祁镇将这一件事情交代清楚之后,遵化铁厂已经遥遥在望了。
  遵化铁厂不是一个工厂,而是一座城池,刚刚开始的脚铁厂城,后来叫做铁城。
  这个名字也正合适。
  无他,这个城池是中国范围之内,几乎用铁最多的城市。即便北京城也不能与之相比。
  城门处,并列数道铁轨。
  此刻当地官员虽然已经清理清楚,朱祁镇依然能看到地面青石砖上留下的痕迹。
  “吾皇万岁万万岁。”以少府令汪岳为首的大小少府官员在遵化铁厂门口等着他。
  虽然而今遵化铁厂的利润直接拔给户部,但是遵化铁厂还是在少府名下。是由少府管理的。
  少府令汪岳并不直接负责遵化铁厂,他常年在北京管理少府。但是朱祁镇要来看看遵化铁厂,他岂能不在。
  朱祁镇说道:“汪卿平身。别的不用说了,朕只是看看,入城吧。”
  “是。”众人起身,朱祁镇直接坐在一辆在铁轨上运行的小车,有几匹马拉着,轻巧的走在遵化铁厂之中。
  而今的遵化铁厂,是呈现长条形,从一来是,进煤进矿,到最后出来成品的铁料,形成了一道绵延数里的车间与工厂,这其中就是这样一道道轻便的轨道连接。这些轻便的轨道都是铁轨,而上面车却不都是火车。
  其实这种驰道上运行的马车,也很少在厂里用。
  更多是那一种,可以用人力推进的车辆,在厂里运行,因为可以随时停下来。
  而厂中有很多高温的环境,马儿是承受不了的,只有人才能忍耐这种高温。
  “咳咳咳。”朱祁镇猛地咳嗽了几下。
  其实朱祁镇要来巡视遵化铁厂的时候,铁厂之中已经大扫除。但是这里依旧有数个铁炉并没有停,毕竟铁厂停下来,损失太大了一点,即便这些地方不在朱祁镇的从参观区之内,但是这些几乎永不落地的烟尘。刺激着朱祁镇呼吸道。
  “陛下,是不是回去吧。”怀恩说道。
  丘浚也说道:“陛下,这里不是人主该来的地方。”
  朱祁镇深吸一口气。看着周围熟悉又陌生的场景。
  虽然有很多细节上有所不同,但是在骨子里那种重工业气息。却是如出一辙。这种粗劣的空气,呛鼻的味道,在朱祁镇却是一种熟悉有陌生的感觉。是工业的气息,也是故乡的气息。
  永远也回不去的故乡气息。
  是的,回不去的未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