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5章 :好一条毒计
张士诚哈哈一笑,道:“不足为虑,此人的大毛病,是“不诚”。<-》他倚仗自己船多,胜则掠地,败则入海,所以以为世人奈何不得他,可他此人还有一个毛病,便是对自己兄弟太过看重,尤其是对方太平,倘若他敢耍什么花样,朕一定会让他后悔莫及!“
“那儿臣该怎么做呢?”张辰保道。
树枝上,萧云暗叫了声,心道:“还好误打误撞听了这一幕,若不然还险些害了方太平,如今看这父子俩,方太平是必须带走了,不管是对她还是对朱元璋,都有莫大的好处!“
“我到要听听,张士诚到底想做些什么?“当下凝神细听,不敢有丝毫的挪动。
张士诚扫视了一眼三人,压低着声音道:“只要保儿与方家姑娘,生米煮成熟饭了,依着方国珍爱妹子的秉性,纵然他想反悔只怕也是不可能了,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让他出兵,有了他妹子在手中,兼之朕的三十万大军,水陆并进打垮朱元璋不在话下!“
“这……这……?“张辰保显然没想到张士诚会这么做,吃了一惊,脸色大变。
张士诚瞥了一眼张辰保,冷声道:“天下好女人多得是,待朕灭了朱元璋,江南之地便再无敌手,到时候这江南美女还不任由你挑选,区区一个方太平……?“
“父王说的是?“张辰保目光与张士诚的目光一对视,立即垂下了眼帘,应了声是。
张士诚道:“只要你把方太平弄到手,朕就可以派人与方国珍定下成婚之日,一旦日子定下,那时朕就可以名正言顺动用方国珍的水军与朱元璋周旋,然后趁机把兵权拿到手中,没了兵权的方家兄弟,还不为朕所用!
萧云在树上听得心头大骂不止:“好你个张士诚,还真看不出来你这么狠毒,借用联姻得到数十万水军,还趁机让方家兄弟为自己所用,张士诚能成为一方霸主,还真不是盖的?“
一旁的叶德兴皱着眉头思索了一番,喜道:“果然是一条好计谋,有了方国珍的水军,加上咱们大周的三十万大军,水陆并进一举消灭朱元璋太有可能了,只是,这计谋虽好,那方国珍绝非愚笨之辈,若是被他看出陛下的计谋,那可就不好了?“
张士诚似乎早有准备,从鼻腔里冷笑了声,道:“这个二位将军放心,朕早已想好了对付方太平的法子,女儿家最怕的是什么?“
叶伯升双眼一亮,道:“**?“
张士诚点头道:“不错,方家虽是海盗,但这些年在温州一带,休养生息,鼓励农工商学,轻徭薄敛,百姓安居乐业,这几年更是起用元进士刘仁本,在黄岩建文献书院、在宁波修庆元路与定海儒学、重建灵桥、兴修上虞五乡水利,并在余姚集文武士子42人作续兰亭之会,一时名士如萨多刺等都参加盛会,早已洗刷了其海盗的身份,如今的方家在浙江可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家了,方太平作为方家的大小姐,如果在苏州失了身,试问方家大小姐除了尽快嫁人之外,还能有其他的法子么?”
萧云听得差点叫了起来,这张士诚也太狠了点,他知道这个时代受封建礼教毒害,最为看重的就hu子之身了,所谓存天理,灭人yu便是如此了,他记得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说是一个女子,与丈夫新婚燕尔不久,朝廷的征兵,丈夫就外出打仗了,留下了新婚的妻子一个人在家。
过了好几年,战事结束,丈夫才赶回家乡,就在家门口的时候,碰到了一个非常女子在采桑,他被这女子的美貌所动,遂上前调戏,不料被那女子义正严辞的驳斥了一番,自感没趣,便灰溜溜地回到家中。
那知,那女子回家一看,才发现调戏自己的竟是自己的丈夫,按说了被自己的丈夫调戏了一番,也算不得什么大事,谁知,那女子竟说自己不守妇道,哭哭闹闹,不顾丈夫的劝说,执意写下一封遗书,竟然悬梁自尽,留下的信中说自己什么妇道没守好之类的话语,以到于引起男人的邪念,使自己的zhen洁蒙羞,因此不能再苟活于人世,只有一死保全贞洁。“
当时看了这故事,萧云觉得不可思议,更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还在故事的最后。
这女子的事迹轰动了村里,镇里,一致全国都纷纷上书给皇帝要表扬这女子,迫于压力,皇帝颁下圣旨,这位贞洁烈女被追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御赐“zhen洁牌坊”,一时羡慕旁人,而他的丈夫,那个调戏自己妻子,致使妻子悬梁自尽的丈夫,不过哭了一阵后,再娶了一方夫人!
方太平平日里看似大大咧咧,一旦真的**,比起杂志上看的女子,只怕是过知无不及,到时纵然不死,依着方家今时今日的地位,必然要嫁了出去,所以一来,张士诚就可以从被动变为主动,而方家因为自觉妹子原因,必然觉得对张士诚有所亏欠,自然少不了人穷气短来,为张士诚所用,所以一听张士诚这主意,萧云心中便叫了声:“厉害!“
几人就着这计谋合计了一番,更显得此计天衣无缝,初始张辰保还有不乐意,但跟王图霸业相比,区区一个女人的确算不得什么,况且最终让破方太平处子之身的人就是他,这就更加无所顾忌了。
萧云没料到自己误打误撞之下,听到了这么重要的阴谋,当下听得更加仔细,同时脑海里亦是想着破敌之法。
********
前两天有一个书友说张士诚这个时候应该是吴国,而不是大周。小景认真的查了一番资料,的确如此,这里特此说明。张士诚在至正十七年八月降元,元朝封他“太尉’虚衔,他按年缴粮,由方国珍用船“海运”到大都。六个年头以后,他求封为王,元朝不肯,他就自封起来,封吴王,国号是“吴”,不是“周”;年号仍用元朝的“至正”二字。所以历史上为了将他跟后来的吴王朱元璋分开,一个是东吴,一个西吴【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