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回归现实,身体的控制权也逐步恢复。
许秋揉了揉眼睛,适应着周边的光亮,然后试着唤出系统界面。
【科研辅助系统】
权限等级:0
积分:0
进行中的任务:1个
##
他长吁了一口气,心中大定,开始计划接下来的行动。
首先,要先找一个课题组实习。
一方面可以完成新手任务,提高权限等级;另一方面可以比别人多出一年多的科研时间,从而赢在起跑线上。
当同届学生刚入学的时候,连他们课题组仪器都认不全的时候,自己却已经发表论文,拿到奖学金,岂不美哉。
而且提前进入课题组,也给了自己试错的机会,万一遇到非常BT的导师,还可以换个组重新再来。
那么,选什么方向好呢?
许秋觉得最好选一个对人类社会影响深远的方向。
有系统在手,他不由的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看待问题。
三次工业革命,先是蒸汽机、煤、铁和钢,然后是电力、内燃机、无线电,最后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
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关键点,那便是能源。
嗯,能源方向,看起来不错。
…………
课间休息,许秋从背包中掏出他的笔记本电脑。
熟练的连接上校园网,打开材料科学系的官网,然后逐条浏览在职教师的信息,以及相应课题组的研究方向。
“功能微纳粒子的合成及功能化、机理研究和应用探索”,陆栋副教授,硕导。
“液晶高分子和光响应性材料的研究”,兰雨燕教授,博导。
……
大多数老师研究领域与能源并不相关。
最终,许秋从83个研究方向中,筛选出了3个与能源相关的方向:
“有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关键物理化学问题研究”,魏兴思教授,博导。
“燃料电池材料及其与储氢装置的系统集成”,葛宏畅研究员,博导。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与固态锂离子电池”,张简文教授,博导。
三位老师都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研成果也都是满满当当的好几页。
选哪个好呢?
思索片刻后,许秋认为三者之中潜力最高的,是太阳能电池领域。
人类现在对于太阳能的利用率非常有限,太阳辐照的光能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损失了。
而且太阳能电池是一个非常适合民用的领域,但目前受限于技术瓶颈,大多用于菌方。
如果能够实现它的民用化,定然会对社会民生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
那就选择魏兴思老师吧。
许秋作出决定后,从网站上找到魏老师的邮箱,用学邮发送了一封邮件。
##
课题组实习
尊敬的魏兴思老师:
我是魔都综合大学材料系的大三学生,许秋,学号是XXX。我从学校材料系网站上了解到老师主要是做“有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关键物理化学问题研究”的,我对您研究的领域非常感兴趣,请问可以到您的课题组实习吗?
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许秋
##
据他所知,一般情况下材料系的老师是欢迎本科生来实习的。
毕竟廉价的劳动力,谁不喜欢呢,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就好。
不过他对魏老师也不熟,要是被拒绝或者超过三天没有得到回复,那就只能再另做打算了。
…………
上午三四节课是《近代史纲要》,授课老师是一位年纪较大的教授。
因为课程是开卷考试,而且许秋对这位老教授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手段并不感兴趣,所以他果断放弃听课,取出电脑开始自学《材料分析》落下的课程。
离下课还有五分钟的时候,许秋看台上老教授没有点名的意图,便趁之不备,悄无声息的从教室后门溜了出去。
大学三年,许秋也混成了老油条,他总结发现:
如果在中午第四节课下课后才动身去食堂的话,平均排队时间将超过三十分钟。
而如果早退五分钟,排队时间将缩短至五分钟以内。
一来一回,四舍五入。
早退五分钟就可以节省一个小时的时间,实在是太赚了。
海绵里的水,就是这么挤出来。
轻车熟路的来到食堂,许秋随便打了一块大排,一份咕咾肉,一份芹菜炒香干,二两米饭,刷校园卡。
扣除9.20元,剩余234.50元。
在魔都这样的一线城市,这样的物价是非常便宜了。
午饭后,许秋来到食堂附近的教学楼,随意找了一间人不多的教室,寻了一处空位坐下来。
启动电脑,打开邮箱,他想看下有没有收到魏老师的回信。
收件箱(1437)。
好吧,没有新邮件。
因为许秋记得上次关闭邮箱时就是这个数字。
既然都打开了,那就顺便整理下吧。
学校邮箱只提供了500M的容量,如果容量不足就无法收件。
但很多重要信息都必须通过学邮来获得,比如学校通知、辅导员每周发送的学工备忘等等。
所以必须定期对学邮进行清理,将带有大附件的垃圾邮件彻底删除。
清理完毕后,许秋把邮箱挂在后台,再次打开材料系官网,认真查看魏老师的相关信息。
首先是魏兴思老师的简历:
魔都交通大学(本科和硕士)、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化学系(硕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科学专业(博士)、剑桥大学(博士后)、米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
两年前归国,由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引进,在魔都综合大学材料科学系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两年前才回国,现在多半是处于手上没有多少学生的状态吧,课题组应该很缺人。”许秋暗自嘀咕。
这时电脑右下角弹出了新邮件提醒:
您有1封未读邮件,来自
xs_wei@mdzhdx.edu.cn。
是魏老师的邮件,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