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喷气式战斗机(3)

  接下来是亨克尔的F-86。
  如亨克尔所说,当F-86战机进入俯冲状态时雅尼克看到机身周围出现若隐若现的白色雾气,这说明飞机的速度已经很接近音速了。
  “它能突破音障吗?”
  当飞行器飞行速度接近音速时,飞行器前方急速而来的空气不会像平时一样散开,而是堆积在飞行器的周围,产生极大的压力进而引发看不见的空气漩涡,这种空气漩涡又被称为“死亡漩涡”,如果飞行器机身不做加固处理,就会瞬间被巨大的压力撕碎。
  在飞行器周围达到音速的气流会产生激波,而激波会使流过机身和机翼表面的气流变得非常紊乱,从而导致飞行器激烈抖动,操纵变得十分困难。与此同时,混乱的气流会使飞机机翼下沉,机头向下载,如果此时飞机正在爬升,机身会自动上仰,这些都会严重影响飞行安全,一旦操作不当,就可能导致飞机坠毁。
  在螺旋桨飞机时代,人们认为音速是飞机飞行速度不可逾越的障碍,音障也因此得名。
  原时空的1947年,英国著名试飞员杰弗里.德.哈维兰试飞一种叫“飞燕“的实验性飞机,当速度达0.94马赫时,飞机分崩离析,英国放弃了超音速飞行试验。
  1947年l0月14日,美国飞行员查理.耶格尔驾驶火箭发动机推进的贝尔X-1机首次突破音障,速度达到1.07马赫。1956年9月27日,美国飞行员阿普特.米尔本驾驶贝尔X-2,最大飞行时速达到3.2马赫,突破了热障,并创造了新的飞行速度纪录。然而不幸却突然降临。X-2突破热障之后,系统控制突然失灵,坠毁在加州的莫哈韦沙漠上,试飞员阿普特.米尔本殉职。
  很早之前雅尼克就和亨克尔,梅塞施密特等人讨论过关于突破音障的问题,而且原时空的F-86也是世界上第一架在俯冲时超音速的战机,按理说这款盗版战机也应该有差不多的性能。
  亨克尔恭声道。“禀殿下,理论上这架飞机现在就可以突破音速,不过为安全起见,把速度限制在1100公里每小时。”
  “……”雅尼克也不想看到机体散架,机毁人亡的惨像。“航程呢?”
  “跟米格-15差不多。”
  雅尼克心中轻叹了口气,不过他也知道早期的喷气式发动机都存在严重的油耗问题,一直到二代机末期才逐渐改善。
  “发动机的油耗要尽可能的降下来!”雅尼克看着跑道上准备起飞的B-47轰炸机,吩咐道。“想办法把主油箱的航程增加到1500公里以上,再谈列装的事。”
  B-47战略轰炸机还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后掠翼喷气式战略轰炸机,这款轰炸机的研发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1943年美军就提出了大型喷气式轰炸机的研发设想。但是美军当时的想法还在初期阶段,具体的指标还在探讨之中,直到当时德国的AR234闪电喷气式轰炸机研发成功之后,美国的喷气式战略轰炸机研发思路才开始成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借助对德国AR234喷气式轰炸机的考察研究,美国最终改进完成B-47同温层喷气战略轰炸机的研发设计。
  这份方案获得了美国陆航空队的合同,随后的美国空军决定开始大量生产这款战略轰炸机。共有2041架B-47生产出来,成为美军空中司令部轰炸力量的主要支柱。只不过,作为最早的喷气式战略轰炸机,B-47也存在很多不足,该机的可靠性问题就非常严重。
  该机的事故率也非常高,其中就包括发生在五十年代的美军核弹丢失事故,当时美军一架B-47连同三名飞行员和两枚核弹一起消失,这两枚核弹直到后世都没找到。
  再者说,在1950-1960年,因为特殊的历史环境,那个年代核威慑是重要的战略任务,因此作为核威慑中坚力量的B-47轰炸机不得不充分“卖苦力”。频繁的起降、空中加油、无休无止的巡逻和战备任务,几乎是没有休息的时间,这无疑让B-47设计上本就不是十分完善的机体有出现问题更大的可能。
  美军后期为了降低B-47同温层喷气的事故率,对飞行员加大了培训力度。到了B-47H乘员由3人改为6人,且为每位飞行员配套了弹射座椅。但整体而言B-47可靠性还是很成问题,B-47在整个服役期间共坠毁203架,占制造总数的约10%,致使464名飞行员丧生,该机甚至被讥讽为“机组杀手“。
  在更成熟的B52战略轰炸机大批量服役之后,B-47也很快退出历史舞台。
  雅尼克也没打算大量生产服役B-47,之所以研发这款轰炸机只不过是为之后的B-52轰炸机积累经验罢了。
  和B-47同温层喷气战略轰炸机不同,B-52是完全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也是人类航空史上发展的最成功的战略轰炸机之一。该机1955年开始交付使用,一直到21世纪仍是美国战略轰炸的主力机型之一,根据美军公开的计划,美军将会使用B-52到2050年。
  因此雅尼克对这款轰炸机并不是很热衷,等B-47落地后对阿拉多公司的工程师们勉励了一番,离开观台来到基地会议室。
  “诸位也看到了,新式的喷气式战斗机需要非常坚硬的,很长的跑道。一旦跑道被敌方攻击,再先进了战机也成为了摆设。也许我们可以在机场周围部署严密的防空火力网,可敌人要是用类似V1,V2的武器攻击呢?怎么拦截?我们需要一款垂直或短距离起飞的战机。”
  原时空最早考虑这个问题的是二战德国,二战末期德国境内各地的机场都被盟军炸了个遍,德军不得不考虑制造不依赖机场跑道的垂直起降战机;甚至设计过一款名为“毒蛇”的垂直起降战机,不过还停留在设计阶段,德国就投降了。
  全世界研究垂直起降战机的国家很多,真正研制成功并且装备部队的,只有美英苏三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际已经失去了开发垂直起降战机的能力,英国的航空业也土崩瓦解,无法独力开发战机)。
  虽然最早装备部队,最早用于实战,产量最大的垂直起降战机是英国的“鹞式”战斗机,不过早在1957年,美国贝尔飞机公司的X-14技术验证机就试飞成功,包括垂直起飞,悬停,然后垂直着陆。却因过于超前,无法达到实用要求,仅生产了一架验证机。再加上美国航母够大,对垂直起降飞机的需求没那么强烈,此后美国基本退出了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的研究领域。
  而战后的德国对垂直起降战斗机研制领域也是展现了其优秀的素质和极高的效率。1965年,德国研发的VJ-101首飞,比英国的鹞式还早了一年,而且VJ-101于1969年实现了超音速飞行,达到了1.14马赫,是最早的超音速垂直起降飞机,由于对德国的限制和当时的技术条件,这款飞机没有装备部队。
  后世网络上关于F35B型垂直起降的原理图,动态图随处可见,而雅尼克也看过不少,现在随手把原理图画在小黑板上。“垂直起降的大致原理就是这样。不过这个工程暂时不会立项,也没有拨款。等到我们的发动机推力超过10吨的时候再启动。大家可以先自行研究一下。”
  在座的众人不由得倒吸了口气。目前的喷气式发动机推力还不到3吨,要超过十吨,不得研究个二三十年?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