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芝加哥

  雅尼克丝毫不担心美国人那近乎搞笑的“鸽子导弹”,只是有点在意他们的“大西洋防线”和“太平洋防线”。虽说如今的德军掌握了气垫船和浮动码头技术,只需要平坦的登陆点就能发起登陆作战,可夏威夷群岛的作战肯定也让美国人得知己方的这些武器装备和技术手段,从而重点防御这些有可能成为登陆点的海滩,也就相对增加了己方登陆作战的难度,恐怕得付出不小的伤亡。
  不过两年的时间核蛋的小型化也应该完成了,到时候给他们送几颗核蛋尝尝,就不信这些美国佬还能硬挺。
  在这期间还是继续轰炸美国本土吧。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上的炸弹储备怎么样了?”上次一口气往纽约城投下了上千吨凝固汽油弹,耗光了几乎所有库存的凝固汽油弹。
  “殿下,岛上已经储备了2000吨凝固汽油弹和3000吨铝热剂炸弹。”
  雅尼克点点头。“那继续轰炸吧,这次目标是芝加哥。”
  位于美国密歇根湖南部的芝加哥可以称得上是“幸运儿”,这座城市建成之后在各场战争中都尝尽了甜头。比如美国内战期间(1861—1865),芝加哥作为交通枢纽、贸易集散地和制造业中心,完全没有受到内战的负面影响。内战消耗的了美国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刺激了芝加哥的农业机械生产,内战对军需物品的需求和运输,也使处于铁路枢纽位置的芝加哥获利颇丰。
  一战前后非裔北上,芝加哥人口混合度激增,密西西比三角洲和新奥尔良的爵士乐手们北上,首先是在芝加哥扎根。禁酒令期间,市长不太严格执行,导致芝加哥的娱乐业发展没收到太大影响(世纪初有发达的酒吧/妓院产业,也顺便养活了很多刚刚发迹的乐手),爵士乐大行其道,这个时期都被称为“爵士时代”,而芝加哥也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娱乐之都。
  到了二战,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卷入太平洋战争。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上帝再次照顾芝加哥。城市西北部,成立了生产军用运输机的道格拉斯飞机公司;西南部的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生产飞机引擎;夸特马斯特公司接管中央设备制造区的设备,负责军队后勤供应。作为美国重工业基地的芝加哥,战时经济使芝加哥迅速走出大萧条的阴影,并将繁荣延续到了50年代中期。
  可惜,这时空的芝加哥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雅尼克平淡的一句话,决定了这座城市的命运。
  很快,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上起飞的250架ME-264D,10架B-36浩浩荡荡的飞向芝加哥。
  而沿途的雷达站也将消息传回华盛顿。
  “德国人要轰炸芝加哥?!”
  会议室里的气氛让人有些窒息。
  上一次德国人的轰炸几乎见整座纽约城付之一炬,而现在德国人又盯上了芝加哥,要这么炸下去,德国人岂不是把美国各大城市都烧一遍?!
  简直欺人太甚!!
  脸色阴沉至极的杜鲁门副总统望向阿诺德司令。“阿诺德司令,我们的新型战机项目怎么样了?”
  “战斗机研发到现在也没什么太大的进展。”阿诺德司令有些惆怅的开口道。“倒是研发出了一款新型重型轰炸机,代号为B-29。”
  原时空的二战中,B-29轰炸机的问世,阿诺德司令功不可没。阿诺德司令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奠基人威廉.米切尔将军“战略制空权”理论的坚定追随者,米切尔最早提出“战略轰炸”的设想,他认为:大规模轰炸敌人后方的要害目标,摧毁其作战基础和意志,才能减少战术杀戮,并减轻平民的伤亡。一战中的1918年9月,担任美国驻法远征军航空队司令的米切尔上校,组织英法美等协约国1500多架战机对德奥等同盟国实施大规模轰炸,加速了同盟国的投降,这是航空作战史上最早的战略轰炸。
  二战爆发后,阿诺德司令敏锐地察觉到美军必须要有一种真正的“空中战舰”,他认为新型战略轰炸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应达到64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超过8500公里,载弹量不少于7吨,这就是美军陆航当时提出的超级轰炸机设计招标要求。在B-29研制出现困难的的情况下,是阿诺德司令说服国会加大对B-29的拨款,又协调政府增加B-29的生产线。尽管联合公司研制的XB-32轰炸机比B-29早两周首飞,但阿诺德司令仍未动摇,认定B-29非陆航莫属。可以说,没有阿诺德司令的肯定、支持和坚持,就没有B-29的辉煌。因此,阿诺德司令也被称为“B-29轰炸机之父”。
  听到阿诺德司令所说的这款重型轰炸机的各项性能数据,杜鲁门副总统眼睛一亮。“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轰炸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他也不指望这款轰炸机能直接轰炸欧洲本土。先把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的德军空军基地摧毁,然后再摧毁格陵兰岛的空军基地,如此德国人的轰炸应该也能消停一阵。
  阿诺德司令郁闷的叹了口气,摇摇头。“副总统先生,轰炸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甚至格陵兰岛,B-29的航程是够了,可我们的战斗机完全不是德军战斗机的对手。”连己方最先进的P-51都不是德军FW-190系列战斗机的对手,更别说德军那些不知性能有多强悍的喷气式战斗机。而没有战斗机的护航,就算是轰炸机装备再多的自卫武器,也不过是战斗机的靶子而已。
  原时空的二战中,美军重型轰炸机用自身的损失证明了轰炸机部队深入敌方纵深必须由战斗机护航才行(在P-51D战斗机服役之前,盟军轰炸柏林有1/3的航程是无战斗机护航的),单凭轰炸机自身的自卫武器是无法保证自身的安全。战败后戈林曾被问到,什么时候知道德国被打败了?戈林回答:当美国的P-51出现在柏林的上空的时候。在P-51战斗机的全程护航下,盟军轰炸机部队终于把自身的战损率降到了一个可以接受的地步。
  “……”听到阿诺德司令的回答,杜鲁门副总统张了张嘴,好半晌才说道。“我无意冒犯,可我想知道继续生产这些战斗机、轰炸机、战舰的意义在哪?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好了,白白让德军击沉击落吗??”(今天一章)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