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是他
“这……”
下人虽然心里不明白殿下为什么忽然要改变既定的计划,但还是恭敬的点头称是,说道:“小的明白了,这就去通知各位大人。”
那名下人刚刚起身准备离开,就被康王喊住了。
“等等!”
康王又说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去淮安王府,给那位新世伯再送一张请帖,就说这场宴会乃是本王为了他新世伯所办的,本王许久都不曾见过新世伯了,甚是想念,还请他无比赏脸出席。”
赏脸?
下人听到这个词,只觉得荒诞到了极点。
自家殿下可是注定要成为皇帝陛下的人,此刻却为了邀请一个新世伯参加自己的宴会,竟然用了赏脸二字,这这这……
康王没有在乎那么多细枝末节,继续说道:“要是五天之后,新世伯还不来参加宴会,那本王的宴会就继续烟气,一直等到新世伯愿意赏脸为止,去吧!”
下人听到这里,算是彻底的震惊到了。
哪儿有一位未来的君主为了邀请一位臣子来参加宴会而三番五次的推迟宴会瞬间的道理?
那位新世伯在皇帝陛下那里备受器重,这件事情他是知道的,但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家殿下也如此的器重这位新世伯了?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以前的时候,自己可是经常听到自家殿下一个人在书房的时候破口大骂那位新世伯啊!
虽然心理如此想,但下人还是点头应了一声:“是,小的明白了。”
王老见到这一幕,抬手捋了捋胡须,满意的点头说道:“殿下,您做的很对!
那位新世伯吃软不吃硬,您应当如此做。
而且此人不可以不拉拢,就算是他不屑于和殿下您为伍,您也要尽可能的装出礼贤下士的样子。
越是这样,朝中的那些官员以及市井百姓就会越发的佩服您的度量和品德,这就叫以退为进!”
“哎!”
听到王老这番话,康王极为无奈的叹了口气,摆手示意王老不用继续说下去了。
“王老啊,做亲王做到本王这个地步的,也算是窝囊了!”
“然也,然也……”
王老摇了摇头,说道:“宁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你难道面前,我希望殿下您可以再坚持一段时间,可万万不能懈怠啊!”
“知道的。”
康王极为无力的挥了挥手,转头看着王老问道:“王老,本王听说前段时间,这京都城里许多的流民和乞丐都得到了一份新年礼物,或是粮食,或是过冬的棉衣,或是一些铜钱,或是一些孩童的玩具,真有此事?”
听到康王询问这个问题,王老微微皱了皱眉,想了想之后说道:
“不瞒殿下,其实我也觉得奇怪,这件事情不管是谁做的,都必然会大肆宣扬。
可距离那件事情发生都过去这么久了,却依旧没有任何的动静传出来,整个京都城,除了那些流民和乞丐,还有一些人是知道这件事情的,竟然是没有一个人知道真相。
现如今,不管是市井坊间,还是朝堂之中,很多人都在悄悄地议论这件事情。
有的人猜测是京都府做的,可是京都府尹却直接否认了此事。
后来又有人猜测是户部的人干的,但是户部依旧否认。
工部,吏部,兵部,乃至于吏部,都有好多好事的人前往询问,得到的却依旧是否定的答案,甚至于还有人前往国公府询问此事,定国公和英国公却也是第一次听说此事……”
老人捋着胡须沉默了片刻,随后皱眉说道;“据我猜测,这件事情怕是京都城里某位别有用心的商贾心血来潮所为,想着赈济一下那些可怜人……”
“不对!”
王老话还没说完,就被康王打断了。
康王言之凿凿的说道:“本王了解那些商贾,都是一些无利不起早的奸人,让他们主动从腰包掏钱赈济流民乞丐,这简直比登天还难!
要是他们当真会如此做,怕是太阳都要从西边出来了!”
“那……是朝堂之上的某位大人?”
“不可能!”
康王依旧摇头,说道:“一来是朝堂之上那些官员没有那么多钱去赈济流民和乞丐,毕竟整个京都城的流民和乞丐有那么多,要是同时赈济,怕是会花费很多银两。
保守估计,这一次的花销少说也在万两银子以上,那些官员有这么多钱吗?
退一步说,他们即便是有这么多钱,他们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显露出来吗?万一走漏了风声,轻则被父皇责备,重则就要抄家的……”
王老点了点头,深以为然的说了一句:“殿下说的在理。”
康王又说:“这第二点倒也简单,就是没有那么多的人力。
别说是旁人,就算是户部的所有人加起来,什么事情都不做,就只是负责给京都城里的那些流民乞丐派发新年礼物,怕是都无法在一夜之间做完。”
王老听了康王的分析,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不过,他却是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猛地转头看向康王,说道:“殿下,我好像知道这件事情是谁做的了!”
“哦?”康王挑了挑眉,顿时就来了性质,追问道:“王老,你觉得是谁做的?”
王老脸上露出颇有深意的笑容,看着康王缓缓说出了五个字:“新世伯,严宽!”
“严宽?!”
康王听到王老说出如此答案,却是微微愣了愣,随后就皱起了眉头,摇头说道:“不会不会,本王了解那个家伙,他跟那些商贾也查不了多少,没趁着这个机会大捞一笔就算是不错的了,怎么可能会主动赈济那些人?”
王老却是摇了摇头,耐着性子解释说:
“殿下,此言差矣!对于商贾来说,遇上新世伯,那自然是唯恐避之不及,京都城的百姓……额,要是放在以前,肯定也是这样的反应。
但自从半年之前,新世伯得了失心疯之后,这京都城里的百姓却是慢慢地改变了对新世伯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喜欢他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