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初露锋芒

  “请老师教我?”
  承乾很虚心的请教。
  秦琅缓缓道,“东突厥已灭,西突厥早晚也要灭掉的,大唐迟早有一天要重返西域,令诸国伏首称臣,只是。”
  “不是现在。”
  大唐正面临连续三年的寒流灾害,粮食危机严重,这是大唐如今的一块短板,虽然其它方面都非常强大,有精锐的府兵,有骠悍的禁军,也有充足的器械和战马,就是朝廷国库里也有不少钱,可就是缺粮。
  朝廷没粮,百姓更没粮,这种时期,李世民也不敢冒然再说打仗了。
  “殿下,眼下朝廷当务之急是内部安稳,是让百姓能填饱肚子,然后才是对外。而对外,首先也还是解决东突厥的问题。最近洛阳朝堂那边,一直在争论如何安置突厥人的事情。”
  早先秦琅在塞北攻夺诸州,招降突厥、杂胡诸部时,朝廷其实就已经爆发过一次关于如何安置他们的争论。几位宰相各执一策,争论不休,最后皇帝的选择也是有些和稀泥一样。
  而如今这次,生擒颉利,突利来投后,朝廷面临的则是从漠南到漠北,数十万众突厥人的安置问题。
  这比上次人更多。
  朝廷想趁此机会,彻底灭掉东突厥,不让他有再死灰复燃的机会,所以如魏征为首一代,认为应当肢解东突厥各部。而房玄龄为首的一派,则依然认为要想一劳永逸,还是要编户齐民,把突厥人全都内迁到中原各州县,给他们分田授地,让他们耕种。
  而以温彦博为首的一派,则认为当行仁政,要宽容接纳他们,把突厥人安置在长城内外,划出土地给他们游牧,并划设羁縻州让他们自治。
  当然朝中也还有以杨师道为首的一派,认为不应当把突厥人内迁,也不要肢解他们,应当让他们退出漠南,退到阴山以北去游牧,朝廷给他们划好界线,然后从中挑出一些忠于朝廷的酋长,授予他们可汗之位,把突厥诸部分为数部,互不统属。
  几派意见不一,互不相让。
  魏征他们喷房玄龄的政策太天真,认为这是引狼入室,突厥人不可能会耕田种地的。
  又喷温彦博的政策更是没有下限,这是不败而败。至于说杨师道的策略,那纯粹就是瞎搞,要不了几年,突厥人就又会成为北方祸患。
  魏征还是坚持认为,应当在上次秦琅的那个策略基础上制订处置政策,比如减丁政策得坚持,比如不能越过阴山······
  皇帝也始终拿不出一个处置结果来,结果就是去年秋灭掉的东突厥,结果到了今年端午了,还迟迟没有一个处置结果。
  突厥人大部已经返回旧地游牧,还有部份则就在长城脚下游牧,边境的将士们整军备武,却不知道要如何行动。
  秦琅做为参政一员,虽回到长安,可洛阳那边也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寄信一份内参过来,对于朝堂大事他也很清楚。秦琅是参与过上次对突厥处置策略制订的人,当然清楚朝廷各派争端的由来。
  也清楚这里面的利与弊。
  “殿下知道为何朝廷对突厥降人有这么多不同处置意见吗?”
  年轻的太子摇了摇头,突厥人对于他而言,有些遥远与陌生,他能接触到的突厥人也就是东宫的一些突厥奴隶或是突厥兵。
  “有这么大的争议,其实就是缘由难以处置。数十万帐突厥人,朝廷确实难以处置,全都坑杀了既不仁也不现实,朝廷也没这个能力,真要亮刀子,突厥人就会反。”
  “迁民内置,更不现实,这确实是引狼入室,而且朝廷也不可能有这么多土地给突厥人耕种。就算是让他们在长城边境内外游牧,也一样不安全。”
  但是相对来说,把突厥人迁到漠南来,迁到长城一线来安置,让他们游牧,并设立羁縻州,让他们自治,却又是最简单也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朝廷能够就近监管,同时把漠北交给铁勒人,这样便能压榨突厥人的空间,不给他们迅速恢复壮大的机会。
  只是大量突厥人在边境上,早晚还会是祸害。
  尤其是羁縻州的政策,让突厥人自治,更是后患无穷的。
  相比下,魏征提议的政策,其实就是结合秦琅先前的处置突厥人政策,是以尽量打压削减突厥人实力为前提,充满防范性的一个政策,先是要对突厥人实行减丁政策,十丁先抽一丁到中原各地朝廷牧场去牧马,再抽一丁加入大唐军队,调到岭南、西南等边地去屯驻,防范威慑蛮夷。
  每三到五年,从突厥人那里抽丁一次,勿必不让突厥人休养生息,通过抽丁这种手段,控制突厥人的恢复也壮大,同时也用突厥之丁为朝廷牧马和御边,加强对南方边境上的控制。
  另一方面,则是不给突厥人设置羁縻州,而是如上次一样,直接设立正州,由朝廷派流官管理,适当的任用一部份归附的突厥人辅佐。
  更重要的则是,通过划设正州后,还要给突厥各部划分地盘,州县乡里,一级级的划分清楚,严禁他们越界,甚至通过给牧民划地立界,把这些牧民纳为朝廷直管,这样一来,统领牧民的就不再是过去传统的金狼族阿史那家了,也不再是那一级级的头人酋长,而是朝廷各级官府。
  不过这样的设想虽好,要实行起来也不容易,首先还在于突厥人也不会那么甘心的被抽丁的,再一个划界分地,突厥贵族头人们更不会甘心。
  朝廷要推行这些政策,必然会遭到突厥人的反对。
  但秦琅认为,上次这个政策未能全面推行,那是因为此时只是部份突厥人归降,而如今整个东突厥都被灭亡了,那么朝廷就有更大的话语权。
  如今东突厥群龙无首,正是好处置的时候,就算强硬一点,突厥人也难以反抗,错过这样的好机会,以后再想这样,可就难了。
  上次朝廷就在塞北设立了数个正州,还设立了安北大都护府,如今朝中争议不决,秦琅认为这还是李世民自己想法摇摆的结果。
  “在东突厥处置出来前,大唐是没有精力放到西域去的,虽然早晚要重返西域,但不是现在。”
  “那我们就放任西突厥不管了吗?”
  “当然也不是,虽然大唐的军队暂时还不能进入西域,但我大唐依然还是可以对西域施加影响的。”
  武力只是最后手段,如今西域的复杂时势下,其实大唐积极一点,施加点外交手段影响,也是能很有效果的。
  “之前朝廷对肆叶护可汗和莫贺咄可汗都册封过了,现在他们两家来求娶大唐公主,我们当然不能答应。朝廷不但不能答应和亲,还可以反手一招,让他们向大唐嫁女。”
  “我们还可以给吐火罗叶护和可萨叶护都册封为可汗,赐给他们鼓纛,甚至可以给铁勒契必部的歌愣也赐予可汗之位。”
  既然西域很乱,那就把水搅的更浑一点。
  原本两家争汗,两家割据,一家观望。
  现在就挑明了,给五家都册封大汗之位,并赐以旌旗鼓纛金印,朝廷还可以派人去给他们划定边界。
  划边界的时候,可以故意使点坏,弄出争议来,这样一来,西域各方只会火上加油,矛盾更深。
  想要平息战争,是不可能的了。
  而对于大唐来说,挑起他们的战争,对大唐当然是有好处的。
  他们一心内斗,就没空东顾,斗的两败俱伤,就更威胁不到大唐。等将来大唐度过了这轮危机,也处置好了东突厥后,自然就可以趁势西进,把两败俱伤的西突厥人给收拾了。
  “这不是天朝风范吧?故意挑起战争,百姓不免遭受战乱之苦,这是不仁。”承乾不安的道。
  “殿下,这并非是穷兵黩武,也非我大唐不仁,而只是大国战略。国与国之家,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仁义那一套只有当大国控制局面的时候才能推行。如今我们有机会,不好好珍惜利用,那么回过头来,就会后悔莫及。突厥立国时间其实很短,可是细读他们的历史,我们就会知道,他们是永远喂不熟的白眼狼,从西魏北周,再到隋唐,莫不如是。当年隋文帝时,突厥八汗争位,隋文帝扶持了势力弱小的突利小可汗,以合弱离强,虽然策略很成功,使的突厥内乱元气大伤,可是突利小可汗当了启民大可汗后虽然对隋朝很尊敬,但他的几个儿子可全是白眼狼,从始毕可汗再到处罗可汗再到颉利可汗,这三兄弟一个比一个狠。”
  “所以国与国之间,只讲利益。有机会就得把握,否则,吃亏后悔的就是我们。”
  “所以我建议殿下可以向陛下进言,将西突厥一分为五,册封五位大汗,赐给他们鼓纛,并让他们送女入长安殿下东宫之中。谁不肯接受册封,谁不肯送女入东宫,我大唐就联合其它几家,讨伐谁!”
  承乾有些惊讶,“就算让西突厥和亲送女,不应当是送给我父皇吗?”
  “殿下,臣建议殿下接纳西突厥之女,臣这是为殿下考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