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顺着华丽的大厅上了二楼,在二楼一角的办公室外,斯大林的副官看到华西列夫斯基过来便立刻推开门,这个举动让华西列夫斯基感到突然,以往不管是谁,到了斯大林的办公室外,都要首先通报,得到允许后才能进去,可今天没有。
  果然,斯大林正在房间内来回踱步,似乎根本没看到华西列夫斯基进来,华西列夫斯基只好首先开口:“斯大林同志,总参谋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奉命赶到。”
  “嗯。”斯大林从鼻孔中轻轻哼了声,他来回转了几个圈,似乎拿定了主意,才站住脚:“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总参谋部在远东都有那些作战计划?”
  华西列夫斯基稍稍楞了下,他原以为斯大林急急忙忙将他叫来,是为了询问白俄罗斯前线的消息,要不然就是乌克兰前线的消息。
  德国中央集团军崩溃之势已显,苏军在德军战线上打开了一个宽达400公里的巨大缺口,德军统帅部不得不从乌克兰战线抽调部队来堵住这个缺口,苏军趁机在乌克兰战线发动进攻。这次进攻的目标是收复乌克兰全境,并趁机打出国门,向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进攻。
  华西列夫斯基万万没想到,斯大林的问题居然是远东。
  “由于日军在中国境内的失败,远东方面军获得巨大进展,远东方面军的主要作战是收复符拉迪沃斯托克,目前我军已经逼近中俄边界,俘获大批敌军,方面军主力正在向符拉迪沃斯托克进军。”
  远东战场在苏联最高统帅部将领心中只是次要战场,甚至有些微不足道。在整个战争期间,远东战场获得的物质只有对德战场的千分之一,兵力更是薄弱,直到斯大林在新疆事变中受到重挫后,才增加了远东的兵力和物质,不过比起苏德战场来说,还是微不足道。
  “日本人在逃跑,”斯大林慢慢的说:“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我们可不可以乘胜追击,一直追入东北?”
  华西列夫斯基心里大吃一惊,斯大林居然还在打东北的主意,经过了新疆失败,蒙古对峙,重庆协议墨迹未干,他居然还是没有放弃。
  “斯大林同志,”华西列夫斯基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和缓委婉:“远东方面军总兵力只有三十四万,坦克大约八百辆,火炮一千三百门;而中国在满洲的兵力主要是东北战区,根据情报,东北战区的主力大约一百二十到四十万,坦克近两千辆,飞机上千架,火炮上万门,斯大林同志,力量对比差距太大。”
  他说的这些情况,斯大林不是不清楚,克格勃每隔三天便要向斯大林递交来自远东的情报汇总,他了解一切。
  华西列夫斯基很明显不赞成进入东北,此举很可能引发中苏之间的军事冲突,苏军在兵力火力上都有巨大差距。
  “我们不能仅仅从战争本身上考虑,”斯大林缓缓开口道:“我们的目光应该长远一些,保持对东北的压力,对将来解决蒙古问题将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如果我军能占领北满部分地区,那对我们就更有利了。”
  华西列夫斯基沉默片刻,他已经明白斯大林的想法了,斯大林并没有想一直打到大连旅顺,他的目的就是创造条件,在将来解决蒙古问题时占得有利地位。
  但是,华西列夫斯基认为,中国绝不会容许苏军进入东北,他们在东北有上百万兵力,东北战区司令官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
  “斯大林同志,”华西列夫斯基继续劝道:“根据情报,中国人在哈尔滨极其以北地区,保持有两个军,大约十万兵力,在更南面的长春地区,还有大约五万装备精良的部队,而在沈阳地区,还有十万兵力;斯大林同志,我们能投入进攻的兵力,也只有大约十万,主力部队还要南下解放符拉迪沃斯托克。”
  “符拉迪沃斯托克不是重点,”斯大林挥手叫道,华西列夫斯基注意到他手上的烟斗已经熄灭,斯大林继续说道:“等日本战败,我们完全可以拿回来,我们用五十万兵力追击日军,进入东北。这次追击可能要引起中国方面的误会,导致产生一些不愉快的冲突。但我相信,我们能在北满地区站住脚。”
  华西列夫斯基倒吸口冷气,他连忙劝阻:“斯大林同志,远东方面军只有三十多万,没有五十万。如果一定要这样的话,我建议在蒙古。中国人最近从蒙古抽调了一个机械化集团军加入东北作战,蒙古兵力薄弱。”
  “不能在蒙古,”斯大林断然拒绝:“重庆协议已经规定,蒙古问题在战后解决,我们不能违反协定。”
  华西列夫斯基一愣,斯大林继续说道:“根据德黑兰协议和重庆协议,战后,蒙古将实行民族自决,由蒙古人民自己投票,我们是赞成这个协议的。”
  这下华西列夫斯基有些明白了,德黑兰协议和重庆协议有美国在其中作保,如果斯大林在这上面作手脚,势必引起美国的反应,那么将来在处理欧洲,比如波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问题上,美国就会采取强硬对策。
  苏德战争虽然胜利在望,可战争给苏俄造成巨大破坏,整个苏俄西部几乎全部沦为废墟,明斯克基辅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全部被摧毁,城市工厂变成废墟,苏俄国力严重下降。而美国躲在战争之外,更由于战争的刺激,国力迅速增强,美国的生产能力超过苏俄数倍,甚至超过了苏德日三国的总和。
  “远东方面军没有五十万,可蒙古方面军还有大约二十万部队,蒙古人民共和国也可以提供十万部队;蒋介石不敢在蒙古发动进攻,蒙古方面军主力和蒙古人民军主力可以东进,加入远东方面军对日军残余力量的追击。”
  斯大林显得有些武断,他站在华西列夫斯基面前,目光冰冷的看着他。华西列夫斯基心中叹口气,军人的职责促使他作最后的努力。
  “斯大林同志,我们在物质上的准备也不足,您知道,远东方面军的物质储备非常有限,日军在撤退时,炸毁了西伯利亚铁路东段,物质无法直接运到前线,再说,将蒙古方面军和人民军集结在中苏边境,至少需要十天左右,斯大林同志,有了这十天时间,中国人已经收复整个东北,战争已经进入朝鲜境内。他们有力量腾出手来全力对付我军。”
  华西列夫斯基感到汗水顺着脊背向下流,衬衣已经被汗水浸湿。斯大林终于露出一丝迟疑,华西列夫斯基的意思很明白,一旦战争进入朝鲜境内,斯大林的理由便不成立,政治上丢分极多,美英也不会承认苏俄举动的正当性;更主要的是,中国方面已经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对付越境的苏军。
  斯大林又开始在房间内踱步,手中的烟斗始终没有点燃,这时副官敲敲门,斯大林有点不耐烦的叫了声请进,副官推门进来报告,贝利亚和莫洛托夫前来。
  听到贝利亚的名字,斯大林忍不住皱皱眉头,贝利亚亲自指挥的新疆叛乱受到惨重失败,中国政fu趁机将苏俄在新疆的势力连根拔起,斯大林在这次较量中惨败,连带苏俄在国际上的威望也受到影响。
  副官见斯大林没有表示,便要退出去,门还没关上,便听到斯大林说:“请他们进来吧。”
  莫洛托夫在前,贝利亚在后,俩人进来。斯大林没有表示,华西列夫斯基也不能走,只好站在那里。
  “斯大林同志,中国同志已经到莫斯科一周了,他们要求见您。”莫洛托夫首先报告。
  延安的代表团规格比较高,由中央书记处书记张zd,张w天的总书记不过是过渡,没有多大意义。
  “他们有什么要求?”斯大林的语气比较冷,甚至有点不屑。他还记得当初数次向延安求援,对方均置之不理,到最后还是蒋介石采取了行动,他们才作出了一点行动,而且还是在他“慷慨”支援了两个军的装备后才行动的。
  “中国同志希望加强与我们的合作,希望我们能向他们提供武器装备,”莫洛托夫停顿下又补充道:“规模比较大。”
  说完后,莫洛托夫打开随身携带的文件包,拿出份整理后的会议记录,准备交给斯大林。斯大林没等他过来便说:“你大致说说吧。”
  莫洛托夫只得翻开文件简单的捡关键的内容说:“中国同志主要要求有几点,首先,希望我们援助他们武器装备,他们提出了一个庞大的武器清单,希望能装备至少五十万人;其次,希望能帮助他们成立装甲部队,提供八百到一千辆坦克,一千辆装甲车;第三,帮助他们成立空军,为他们提供不低于五百架作战飞机;第四,希望我们为他们提供两千万卢布的资金援助;第五,希望我们能为他们提供成套工厂设备,包括钢铁厂军工厂。”
  斯大林听后冷笑数声,他非常清楚延安这样作的原因,这是来自国民党的威胁。七年抗战,国民党从军事到政治再到经济,都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在军事力量上,空前强大。
  战争还没有结束,延安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战后的问题。
  延安的gcd人,对蒋介石的了解,远远超过斯大林,手上没有实力,蒋介石是不会理会你的感受的。
  “坦克装甲车飞机,先不说,我们现在有没有多余的,就算有,给他们,他们会用吗?用得起吗?没有炮弹,没有汽油柴油,都是一堆废铁。”斯大林皮笑肉不笑的嘲讽道。
  “我记得有几个中国同志曾经在伏龙芝军事院校学习过。”华西列夫斯基回忆道。
  “几个人就能建立起机械化部队吗?”斯大林尖锐反问道。
  无论坦克装甲车,还是飞机,都属于技术兵器,延安严重缺少使用这些武器的技术兵员,只有几个八路军将领曾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受过正规培训,大部分八路军将领都没有上过军校,更没接受过正规培训,靠几个人是无法建立起机械化部队的。
  华西列夫斯基赞同的点点头,他对莫洛托夫说:“我们应该告诉他们,,目前我们无法提供这么多武器弹药,更无法提供坦克装甲车和飞机。”
  贝利亚小心翼翼的看了斯大林一眼,他很清楚由于新疆的失败,斯大林对他很是不满,他必须要找机会来挽回斯大林的信任。
  “斯大林同志,中国同志的担心主要在战后,增强他们的实力,可以拖住蒋介石,国民党在蒙古有几十万部队,后勤都是从国内运来,八路军新四军根据地正好卡在他们的后勤运输线上。”贝利亚边说边看斯大林的脸色,随着他的话,斯大林的脸色渐渐和缓,他的信心也渐渐增强:
  “我们在蒙古战役和远东战役中缴获了大量日制武器弹药,另外也缴获了不少德制武器,这些东西红军用不上,处理起来也挺麻烦,不如将这些武器交给他们。”
  说完之后,贝利亚看着斯大林,斯大林开始没有任何表示,渐渐的脸上浮现出笑容。
  “这个提议好,很聪明,”贝利亚刚刚松口气,斯大林却又补充了句,让他立刻又紧张起来:“比在新疆要聪明多了。”
  敲打了下贝利亚后,斯大林才扭头对莫洛托夫说:“我就不见他们了,告诉他们,我们现在没有多余的坦克装甲车飞机,可以提供给他们一批德制和日制武器,至于数量,….”
  斯大林忽然停住了,莫洛托夫和华西列夫斯基都看着他,斯大林皱眉思索着,显然他有个想法正在慢慢成型。
  三人安静的站在那里,不敢打搅斯大林的思路,过了一会,斯大林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他问贝利亚:“在北满,八路军占领了相当大一块地区,如果我们追击日军残余进入这块地区,延安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莫洛托夫一愣,他看看华西列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微微闭了下眼睛,莫洛托夫心下明白了,斯大林想在东北挽回颜面。
  可莫洛托夫随即想到,中国政fu肯定会作出反应,相比中国在东北的兵力,远东方面军居于劣势。这又是一场冒险,莫洛托夫迅速作出判断。
  但斯大林早已经在党内军队形成绝对权力,无论多少人反对,只要斯大林一句话便能决定一切事。
  夏日的阳光照在克林姆林宫的塔尖,塔尖刺破光线,细碎的光线四散,照在窗户上,形成点点光斑。
  莫洛托夫看着窗户上的亮点,心里开始默默算计,该怎样才能挽回斯大林的决心。
  华西列夫斯基同样在思考,通过八路军新四军的防区进入东北,这未尝不是个好办法,但,然后呢?中国军队如果不接受政治解决,坚持进行反击,就像在新疆那样,又该如何解决呢?
  “延安不会反对,”贝利亚应和道:“他们和我们有相同的信仰,而且,他们对我们的要求更多,红军进入东北,可以更直接为他们提供帮助。”
  斯大林满意的笑笑,华西列夫斯基心中大骂,贝利亚完全不顾事实,如果同为gcd人便是理由,那么当初mzd便不会拒绝斯大林的要求。
  “莫洛托夫同志,在与中国同志会谈时,将我们的意见告诉他们,并取得他们的谅解。”斯大林根本没有征求莫洛托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的意见便作出了决定。
  ……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十一章朝天阙第五节曙光(七)
  “夏日骄阳让整个锦州的温度烤得烫人,前线传来的消息让这个城市的温度变得更高。
  今天,战区司令部新闻发言人宣布,东北作战胜利结束,这个作战历时二十六天,消灭日军六万八千人,击毙日军中将师团长山本健一,少将旅团长神田正三,光复全部东北领土,东北三千万人民从此摆脱亡国奴之命运,他们在日本统治期间,渡过了艰难的十三年。
  毫无疑问,东北会战,在歼灭日军数量上远不如华北会战,甚至不如自1942年以来的历次会战,然而从胜利来看,这次胜利却更加辉煌,光复的领土远远超过历次会战。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原因还是,战争形势已经转变,以往是日本军队寻求决战,中国军队力避决战;现在的情形正好相反,中国军队要求决战,日军力避决战。
  从进攻山海关开始,关东军便步步后退,空降哈尔滨后,关东军便开始大踏步后退,连续放弃锦州,沈阳,长春,鞍山,等重要城市,一直撤退到中朝边境的山区,才组织了一次像样的抵抗。
  这次抵抗很快被粉碎,日军主力侥幸逃入朝鲜,中国军队随即进入朝鲜。
  吉普车有些颠,日军败退之时,炸毁了辽西的几乎所有桥梁铁路,中国政fu正抓紧一切时间修复道路,沿途可以看到,有十多万民众在铁路公路沿线加紧工作。
  这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啊,十多万民众用肩扛臂挑,将铁轨枕木抬到工地上,由于中央政fu财政紧张,工人们只能拿象征性薪水,但即便这样,也无法阻止人们涌向工地的步伐。
  这样的场景,在过去七年,我看到过很多次。
  淞沪抗战时,上海民众踊跃支前,组织了上千支支前队,奔赴各个战场。
  南京会战,南京市民在南京周围的群山上构筑阵地。
  此后的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鄂北会战,河南赈灾,山东会战,华北会战。
  这一路走来,中国人在艰苦中战斗,珍珠港事件以前,中国只有西南有薄弱的工业基础,连前线士兵枪膛的子弹都无法保证。为了从西方购买子弹,这个贫穷的国家贫穷的人民奋起捐款,从富豪到城市平民再到山村农夫,纷纷解囊。
  这样的情况在七年中数次发生,为了支援前线,农民将的粮食贱价卖给政fu,工人无偿在工厂加班。激烈的战场上,到处闪动支前队的身影。
  中国人的坚韧,顽强,忍耐,在这次战争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有的西方记者认为,是西方的帮助,才使中国获得胜利,可是,我认为这是错误的!绝对错误!
  帮助中国打赢这场战争的是,五千年的闻名,也是五千年的沉淀。
  1938年,出了南京后,我采访庄继华将军时,他曾经告诉我,这个民族或许有很多缺点,但这个民族绝不会屈服于外来民族的统治,无论他是来自东方还是西方。
  或许有人说,在最近百年,西方无数次击败这个衰落的帝国,他们从这个国家掠夺了无数财富,但回过头来看,他们真的胜利过吗?
  看着眼前的情景,我想起了,七年前的南京大撤退,几十万南京市民和军队,在日军进逼下,撤出南京。
  市民们背着行囊,带着他们仅有的财物,在寒冬中离开家园;士兵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满身硝烟,离开他们曾经奋战的城市。
  难民队伍有数十里长,他们衣衫褴褛,他们沉默无语,他们茫然无助,但你绝不会从他们的眼中看到绝望。
  绝望!是的,绝望!在七年战争中,中国人从未绝望。无论是沦陷区的国民还是大后方的国民,他们默默的忍耐着各种痛苦,直到今天,他们看到了光明。
  现在,已经无人怀疑,中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是近百年来,中国在抵抗外来侵略中取得的首次胜利。
  从吉普车的车窗向外看,在公路沿线的民众们正欢快的喊着号子,抬着长条石块,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洋溢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可是,未来真的美好吗?
  在同盟国各个国家中,只有中国未来的情况不明朗。
  经过了七年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国人民希望能结束自1911年以来的混乱。在那场以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最终结果却是造成整个国家的混乱,国家始终无法形成权威的,受各方拥戴的中央政fu,军人们征战不休,人民承受着极大的痛苦。
  七年战争,政治力量在分分合合,可最终能决定未来的,毫无疑问只有两个:国民党和gcd,蒋介石和mzd。
  应该承认,国民政fu在政治改革中已经走出坚实一步,在去年,重庆十六县进行了民主选举,这是在中国推行的首次全民选举,这次选举获得了极大成功。
  可延安在抱怨。
  延安认为,这次选举是不公正的,国民政fu认为gcd采取秘密党员制,隐瞒了他们的政治观点,所以将他们排除在选举之外。
  这引起了延安的愤怒!他们发出了威胁,没有gcd人参与决定的任何法令命令都是非法的。
  抗战就要胜利了,可中国上空的战争阴云依旧….”
  韦伯正写着,后面传来一阵急促的喇叭声,一辆吉普车违反规定,从他的吉普车旁边驰过,尘土飞进车窗,韦伯禁不住连声咳嗽,他有些厌恶的瞪了眼这辆打断他思路的吉普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