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不过会试前因为文会、诗会大家都参加过,便是外地来的考生,大家都是相熟的。
  唯有赵如熙,从来不参加这些文会、诗会。
  对于这位唯一参加会试的女子,还是尚未婚配、年岁正好的贵族少女,康时霖的徒弟、吏部尚书吴怀寺的师妹,成为了宗师级别的著名画家,许多自诩少年才俊、还没婚配的考生多多少少都存了些别样的心思。
  要是这位女子长得不丑,凭她的家世、人脉、才学、名气,绝对是他们婚嫁的好对象。不说琴瑟相和的才学,只凭她家的人脉,娶了她,绝对能青云直上,少奋斗十年。
  因此好几个自觉自己才貌不错的未婚男子都向京城的考生打听过赵如熙。
  第603章 这是赵知微?
  京城一般的考生,哪里见过赵如熙?而那些在绘画比赛时见过赵如熙,或听说过她种种事迹的豪门权贵家的孩子,遇到这种问题,他们往往都说“未见过”,“不清楚”,绝口不对这些人谈论赵如熙的容貌。
  权贵人家的孩子,其实最是拎得清什么人能得罪,什么人不能得罪。
  开玩笑,别的不提,光是赵如熙的师父是枯木先生,她的师兄个个牛逼,他们都得罪不起;更不用说皇上对她也青睐有加,听说岑贵妃对赵如熙也是极为喜爱的。
  赵如熙在边关粮草出问题的时候,凭着自身厉害的算学,替户部重新算了一遍郭季同算错的数目,让粮草能迅速送达边关,于社稷有功。便是冲着这一点,都是值得他们尊重的。
  更不用说赵如熙容貌极为出色了。
  赵如熙在他们心里,妥妥就是女神,是不容亵渎和侵犯的。
  这些外地的考生打探她的容貌,心里想的是什么,打量他们不知道吗?无非就是肖想能把赵如熙娶进门罢了。
  嗤,知微居士连靖平王府的四公子都看不上,京城多少豪门权贵家的公子也被拒绝,会看上他们?一个个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尽想美事呢!
  豪门权贵家的孩子都不提,其他在绘画比赛上见过赵如熙的,自然也不敢提。即便他们考上了进士,做了官,也不过是在京城艰难求生的众多官员之一,豪门权贵可不是他们得罪得起的。不说这些人的态度,光是赵如熙自己本身是个贵族少女,也不是他们能议论的。
  因此直到现在,外地的贡士愣是不知道赵如熙长什么样,是美是丑。
  当然想打探赵如熙的容貌、娶她做媳妇的考生比较少,毕竟这年头科举考试不容易。能考到进士这一级别的,大多都是二十五岁往上,家里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这些进士里,有一部分对赵知微就不大友好了,言语里有意丑化和贬低她。
  大晋建国已好几代了,朝廷的官职就那么多,三年一取仕,多取了也没地方安置,所以一届取的进士比一届少。像这一次,听说朝廷只打算录用一百二十几名进士。
  进士的名额本来就少,赵知微这个贵族女子还成了绘画界的名士,吃喝不愁,也算是功成名就了,为什么还要来跟他们抢这有限的资源?
  这种心理再加上大男子主义作祟,所以这些人私下里不知何时就流传了一种言论,说赵如熙长得极丑,否则京城的这些才子怎么一个个都闭口不谈,肯定拿不出手。
  再说,女子要是长得美,还需要这么拼命读书吗?即便是个伯府,有贵族的头衔在,长得好看一点,嫁个门第相当的贵族男子不成问题,何必拼了命的读书搏前程?
  由此可以推断,赵知微肯定长得很丑。
  但流言是这么传着,毕竟没有亲眼见到。因此大家对于这个唯一的女贡士还是很好奇的。今天来参加殿试,大家都想目睹一下这位京城丑才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热衷参加文会、诗会的都是年轻人,朱和淮只去过一两回,倒是不知道这些人对外甥女的想法,否则他定然要打人。
  科举路难走,祖孙俩一同考试的不在少数,朱和淮对跟外甥女一起参加殿试没啥想法。他一心担心外甥女一个年轻姑娘到这里来不自在,因此来了之后,一直站在外面等着,好伴同外甥女一起进去。
  赵如熙早就预料到了今天参加殿试,要被人跟猴子一样围观;那些考生们是个什么心理,她也能猜出几分。因此她懒得到那么早,而是扣着在八点四十到的东华门。
  反正绥平伯府离宫里不远,现在又有怀表了,看时间方便,倒是不用担心迟到。
  到了东华门,她还没下马车,朱和淮就看到马车上绥平伯府的标志了。他连忙走过来,叫了一声:“知微。”
  他是赵如熙亲近的长辈,平时在家也叫她“熙姐儿”。现在在外面,他就很注意分寸。
  “舅舅。”赵如熙看到朱和淮眼睛一亮,待罗氏放好凳子,她扶着罗氏下了马车。
  虽说以她现在的身手,从马车上一跃而下利索又轻盈,但她不愿意除了“才女”的名声之外,还多一些“没规矩”、“粗鲁”的名声。她不打算独特立行。
  她也不愿意迁就别人,更不愿意让那些男贡士觉得她在意他们的议论。因此她今天仍然做女子打扮,穿着也与平时出门时一样,只是在衣服的颜色上她选了一条淡蓝色的裙子,上配同色系深蓝色衣衫,颜色淡雅,式样简单,头上的首饰也很简单,用了一根镶嵌着蓝宝石的簪子,加两朵珠花,整个人显得清新雅致又不失稳重。最重要的是走在一群不是青色就是蓝色衣衫的男贡士中间,并不觉得突兀。
  “舅舅您来了多久了?”她跟着朱和淮往人群那边走,一面问道。
  “来了一会儿了。”
  “人都到齐了吧?”
  “大家都说,就差你了。”朱和淮开玩笑道。
  赵如熙不由笑了起来。
  “天,天呐,你们快看。”一个贡生站在人群外围,无意中朝这边瞥了一眼,正好看到朝他们这边走来的赵如熙,一下子惊讶得叫了起来。
  因为要保持肃静,大家即便说话也是极力压低声音。他这一声呼叫的声音其实并不高,但大家都听到了。
  大家都纷纷转过头来。
  大家就看到一个身材高挑、明眸皓齿,容貌和气质都极为出众的大美女朝这边走来,渐行渐近,显然是到东华门这里来的。
  莫不这就是赵知微?
  这个念头刚起,还没等他们自我否定,礼部派来的官员就迎上去了,对赵如熙道:“知微居士,你可算来了。大家都到齐,就差你一人了。”
  这位礼部的司务,姓莫,恰好是赵如熙参加乡试时监考过她的官员,对她的印象是极好的,因此态度十分和煦,这话也是用开玩笑的口吻说的。
  第604章 殿试
  赵如熙虽不穿男装,但在外面一惯喜欢行拱手礼。
  她拱拱手,诧异地问道:“莫大人,莫不是我迟到了?”
  “没有没有。哈哈,大家到了也是等着,时辰还没到呢。”莫大人赶紧笑道。
  他俩这一番说笑,倒是直接证实了赵如熙的身份。
  贡士们都沉默了。
  谁说赵知微是丑女的?站出来,看不打死你!
  虽说对面这群人可能对自己有着各种腹诽。但作为社畜,虚伪表面功夫赵如熙还是很会做的。
  她朝众人拱了拱手,笑着朗声道:“在下赵知微,见过各位兄台。”
  “知微居士,幸会幸会。”
  “久仰知微居士大名,今日得见,幸会幸会。”
  那些贡士不管先前对赵如熙的态度是善是恶,面对这样的大美女,一切想法都抛到九霄云外了,连忙回礼,态度十分热络。
  这里毕竟是皇宫门外,不宜喧哗,礼部的那位莫大人待大家回完礼,就对赵如熙道:“你是会试第二名,要排到前面去,站到会元后面。”
  说着,他对众人做了个手势:“劳烦诸位让一让。”
  赵如熙便转头对朱和淮道:“舅舅,那我到前面去了。”说着,便跟着莫大人去了前面。
  听到赵如熙这声称呼,众人面面相觑。
  其中一个连忙问朱和淮:“这位兄台,你是知微居士的舅舅?”
  “对。”朱和淮脸上带着微笑,“亲舅舅。”
  他又拱了拱手:“某也要到前面去,诸位借过。”
  他考中第三十七名,也是排在前面。
  看着他往前去了,刚才私下里说闲话的两人面面相觑。
  “刚才咱们说话的时候,他没在旁边吧?”
  “应该没在。咱们声音低,应该没人听到。”
  两人虽是这么说,但心里总感觉惴惴不安。
  赵如熙在莫大人的护送下,站到了第二名的位置上。昂首挺胸站在第一的那人听到动静,这才回过头来,看了赵如熙一眼。
  这人大概十八、九岁年纪,面容还算俊朗,最突出的是一身儒雅的气质,让人一见忘俗。
  他对赵如熙拱了拱手:“在下江南段琛,见过知微居士。”
  赵如熙便知这位就是今年的会元段琛了。
  她拱手也回了一礼:“幸会。”
  段琛点了点头,便没再多言,转过身去安静地站着,等着时辰到。
  没一会儿,莫大人便示意大家,跟着他一起进了东华门。
  进了大门,又走了一段路,便到了文华殿。
  殿试的座位跟县试一样,也是按名次从高到低排的。每人一个案几和一张小矮凳,位置还算宽敞。
  段琛坐在了第一排最中间的位置,赵如熙坐到了他的右边,余下四名分坐左右。大殿极为宽敞,一排可以坐六人。后面名次的依次往后坐。
  今年会试录取的人数不多,大殿内还坐得下。往年录取人数多的,殿内坐不下,还要坐到殿外的廊下去。
  赵如熙坐在第一排靠中间的位置,即便她今天穿的衣服颜色与众人相近,但性别在那里,坐在四周的人目光还是不由自主地往她那里瞧。赵如熙也无所谓,神情自若,研究了一下案几上的墨条和砚台,滴了水进去,就慢慢磨起墨来。
  殿试所有的笔墨纸砚都是礼部备下的,不用自己带。
  大家见状,都收敛了心神,赶紧也磨墨,为殿试做准备。
  过了一会儿听得有人喊:“皇上驾到。”
  紧接着萧圪便领着几个大臣走了进来,说了几句勉励的话。
  待他坐下来后,便有官员将试卷发了下来。
  殿试虽美其名曰是皇上监考,但皇上日理万机,哪里能一整天呆在这里做监考官?萧圪看到大家都开始低头写字,就领着内侍和御卫离开了这里。只留下礼部的官员。
  赵如熙考试向来专注,坐下来后她的注意力就在考试上,并不关注上面皇上及其他大臣的动态。
  她拿到试卷后,先上下扫了一眼。
  殿试题目一共三题,一题关于朝政改革;一题有关赋税问题,还有一题则是有关刑法。
  赵如熙上辈子虽然不从政,但她从现代来,对于这古代的国家政策及制度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去了解,并且跟她那个世界的各个朝代的政策、以及现代国家政策做比较。
  殿试试卷上的这三个问题,她都曾思考过,还跟萧令衍讨论过,对此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彭国安他们在出题给国子监的学生练习的时候,她也写过相关文章,只是侧重点稍微不同。
  尤其是第一题,她有些话特别想对执政者说。
  殿试的文章,如果萧圪勤快些,会将这一百篇文章都看一遍;就算他不那么勤快,前二、三十名的文章他也是要看的。毕竟殿试取中的进士都是天子门生;他也要通过这些人的文章,了解当下学子的思想和对某些朝政的看法。
  殿试的名次往往跟会试差不多。会试的前十名,就是殿试的前十名。这前十名的文章皇上是一定会批阅的,毕竟点谁做状元、榜眼、探花,他要看这人的文章写得如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