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改与否
房相闻言老脸一红,轻咳了一声后问道。
“王将军所说的军制,改动不大倒也能行,可这重文轻武又怎么改?”
“这个更容易,比如,鼓励百姓练武强身,朝廷每两年,设一次武举殿试,头一名就是武状元,和文状元一样可以披红挂彩跨马游街。比如,律法规定不许文人轻视武者,朝堂里也给武职的将领更多的话语权,文武品级相同的,武将不再比文官低一级等等。国富了,民就也要够强,这样才能免受异族的欺辱。”
御书房内的所有武职将领,均是连连点头赞同。
武将被文官压制的太厉害,在朝堂上几乎都没有发言权。即便是边镇的军事行动,文官们也想指手画脚遥控指挥,武将但凡敢稍有异议,就会遭到文官的群起而攻。
这个王铮,今天敢为武将直言,表现的还挺不错。
可文官们却是一个个的吹胡子瞪眼睛,对王铮的大放厥词甚是不忿,一个个捋胳膊挽袖子的,作势欲群殴王铮。
可奈何王铮的凶名在外,他也太能打,八个哒突轻骑尚且一个个地被他砍了脑袋,自己这帮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上去,估摸着,除了被打的满地找牙之外,伤不了他一根毫毛。
因此,文官们虽然均是气的直哼哼,却没有个人敢真的动弹。
文官爱名,真要是像上次代老将军那样,在皇上的御书房里,被王铮按倒在地捶一顿狠的,就算是皇上把他拿下问罪,自己也是太丢人,从此后就没脸在天下文人面前混了。
何况,王铮揍的人多了,他就连揍了皇上的堂弟,还是一位爵位比王铮高的郡王,皇上也只是罚了他三个月的俸禄,禁足十天了事。更何况自己这个外姓的文官?
文官们不敢拿王铮怎么样,可王铮所说的,极大地牵扯到了文官的利益,所有人都恨得咬牙切齿,最后只有无奈目视钱望,希望钱望能出头制止王铮的逆天之行。
钱望被所有文官赋予厚望,他也觉得王铮的所说太是不该,于是就轻咳一声跨出一步,打算出言怒叱王铮。
此时,王铮早已察觉到文官们的举动,也早已做好了舌战群儒的准备,他决定,不出口则以,出口则必中出头之人的要害,一句话就把他说的无地自容。免得其他人再上来啰嗦个不休。
可他看到,别人都不敢动,最后却是钱望跨出了一步,想依仗他是王铮媳妇爷爷的身份,阻止王铮继续蛊惑皇上和房相。
王铮当然不想和钱望撕破脸,他急怒之下,第三只眼瞬间张开,极是狰狞恐怖地看了看钱望。
刚跨出一步的钱望,猛然间看到了王铮的第三只眼,凭良心说,他活了这么大的年纪,还没有见过那么难看的东西。
传说中,王铮的第三只眼不睁开便罢,假如睁开了,就必会有人身死。
据说,蒙辽主帅萧达凛的身死,当时王铮就曾经睁开过他的第三只眼。他只用第三只眼看了看萧达凛,数里外的萧达凛,就被他第三只眼中射出的羽箭,给射中了眉心。
这话是当时跟在王铮身边,在澶州城头观战的陈斌说的,应该是可信的。他一个掌管着大梁将军府的柱国将军,怎能会说瞎话骗人?
钱望可不想死,他更不想在众目睽睽之下被王铮这个孙女婿羞辱。
于是,被王铮看了一眼就已心胆俱寒的钱望,悄悄地又缩回了自己迈出的那条腿。
文官们看到钱望的退缩,顿时大失所望,但看到王铮阴沉着的脸,又觉得遍体生寒,也就没人敢做出头鸟了。
“王将军所说,对极。”马闯首先赞成。
他受过的文官的窝囊气也不少,当然会赞成王铮提高武将身份的话。
“嗯!王将军所说,也可行。国富民强才可免受异族的欺辱。皇上以为然否?”
房相扭头问皇上道。
皇上郑成还在纠结,王铮所说的俱都在理,可他即便不担心王铮了,也不担心当下的那些边镇主将。他却还是担心以后的子孙,能不能压制住边镇提督的权限。万一有一人压制不住,就有可能动摇大郑的根本。
“皇上无需忧虑,老臣觉得,王将军所说的可行。有卫府和知府的钳制,有异地调动的妙策,假如再设立监军一职,必可保万无一失。”
“房相不可,监军一职绝不可设。如若设立监军一职,军改就还不如不改。”
王铮一听房相的提议大急。
历史上,中原王朝有很多次的大败仗,都是因为监军的不懂装懂指手画脚。
北宋的杨业杨老令公,就是因为监军的错误指挥,潘美也无可奈何,这才导致杨业兵败被擒,绝食三日而死。
王铮怎能让监军一职存在?于是他当即就出声阻止。
“王将军,为何?”
“房相,军中向来是令出必行,可假若再设监军一职,是边镇提督说了算?还是监军说了算?将士们听谁的?”
“战时自然是听提督的。”
“可如果监军认为提督的指挥不对,硬要参与军务指挥作战呢?”
“朝廷自然有约束监军的律法,王将军勿忧。”
“房相,如果执意设监军一职,”王铮说到此处,转身面对皇上郑成,双手抱拳微微躬身说道:“皇上,微臣身心俱累,需要静心调养,就请皇上准许臣告老还乡吧!”
闻听王铮此言,皇上郑成即便还处在痛失爱子的悲伤之中,也是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不仅是皇上,下边的所有大臣都笑了,甚至连那些狠亲自狠的牙痒痒的文官们也没忍住。
“王卿莫闹,军改是国之大事,自然要商议一个万全之策。你提什么告老还乡?”
“是极是极,王将军莫闹,你不过才二十七岁还不到的年纪,现今就说告老还乡,委实太早了点,王将军莫要闹出笑话。”
房相也是捋须微笑着说。
“皇上,微臣不是在和皇上闹着玩,微臣是真不想让朝廷设监军一职。假若真设了监军,皇上,微臣斗胆,我大郑的江山社稷,危矣!不久以后大郑的下场,就会和北宋完全一样。”
“胡闹,”
“大胆,”
“竖子敢出此言,汝活腻了乎?”
针对王铮的骂声一片,都是一群衣冠楚楚的文官。
武将们很赞成王铮的话,对文官愤愤不平,却都没说话,除了王铮,他们已经习惯了被文官的打压。
王铮理都没理那些文官,他只是静静地看着皇上,等待他的决断。
皇上沉思许久之后,才缓缓说道:“军改之策,房相先行和众臣商议,过后拿出条文让朕审阅。至于监军一职,容后再议。”
王铮敢拿大郑和那个北宋相比,说的这么严重,就必有他的道理,皇上郑成不得不慎重。
以他对王铮的了解,王铮不可能虚言恐吓他,更不可能拿大郑的江山社稷开玩笑。
他觉得,监军一职的设立,极有可能就像王铮说的那样,是兵祸的开始,是大郑军力更弱的开始。
国不可有二君,军令自然也不能出自两门,假如设了监军一职,监军比提督的职权还大。
到时,监军只要对提督稍有不满,处处掣肘提督的军事行动,甚至故意栽赃陷害边镇提督,均是极有可能。
假如真是那样的话,大郑的社稷江山,就真的很凶险了。
关于军改的事情,既然皇上已经下了结论,只能等房相和兵部拿出条文后再说,今日就算到此为止了。
可皇上和王铮的谈话还意犹未尽,他让众臣退下后,却单独留下了王铮。
“王卿,朕也知道,结党营私的祸害,甚于异族的入侵,对此,王卿可有好的建议?”
“皇上,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是官官相护的因由,是官员之间不思为国为民,只知内斗的诱因,是导致内乱的源头,是各级官府腐败的开始,其祸猛于虎,必须严加防范。而我大郑的此时官场,皇上纵容文官轻视武将,屁大点事儿就各抒己见吵个不休,结党营私的苗头已显。这件事,微臣也没有好的办法,结党的都是文官,这件事儿,皇上应该问房相该怎么解决。”
“咳咳!老夫老夫愧对皇上,愧对先皇啊!”
房相的老脸一红,极不自然地说道。
他是百官之首,对文官之间的结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自古以来,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将之间,向来就是谁都不服谁都不忿,坚信老子天下第一,一言不合就打生打死,即使是同僚之间,也非要分出个高低上下才会罢休。
王铮和代老将军,以及和马闯,现在的三个上柱国之间,私下里的关系绝对说不上好,互相不对付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此,结党这种事,别说武将不会干,就是参与了,那也是被相好的文官硬拉进去的。
“房相,愧对不愧对的另说,结党营私这种事,只要建国日久就不可避免,现今也只是刚显出苗头,还不算晚。只需要想出解决办法,以后严加防范即可。”
“王卿所说极是,房相可有良策教朕?”皇上郑成望着房相,殷切地问道。
就如王铮所说,党祸猛于虎,为他大郑的江山社稷计,为他的子孙后代计,他现在不可不防。
“这这老臣一时之间,确是想不出好的计策。”
房相额头冒汗,他还从来没考虑过结党的事情,急切之间,委实也没有良策。
“房相,天子门生啊!”王铮给房相提建议道。
他可怜房相这个老头,他为了大郑费心费力地操劳了一辈子,如今都已年近七十,却还在朝堂上任劳任怨。被某些,比如他王铮本人,怼几句也是唾面自干,王铮觉得房相他老人家,为了他名留青史的愿望,这辈子是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