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对别人公平一点

  全长安全部谈论的是李东升的诗词,大家都津津乐道的是李东升家的商品,女眷们讨论的是李东升的帅气,她们争着抢着想嫁给他,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自己那个优秀的儿子,却被他一次次打压,一次又一次的丢脸。到了最后,只能被他那高大的影子笼罩,自己这个宰相。陛下的大舅子竟然也压制不下去,今天看来又要被他翻身,真是气死人。以后他就是冲儿这一代人中最大的竞争对手,我当然要为自己的儿子铺路,李东升,只有对不起了。
  李世民这个夸奖的话一说,在场的人都看出来他的心情很好,也没有想处罚李东升的意思,现在的风向也变了。
  但是御史台的人却仍然不愿意放弃,李东升这个家伙平时就宅在家,很难有他的把柄,要是今天有这样的机会不抓住,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竭。。。以后就更麻烦。
  又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微臣马明弹劾蓝田候在莱州造船,私设船坞,并且训练水手,似乎有谋反之意,请陛下明察,将其严惩,以正国法。”
  正在兴致高昂看着红薯的李世民看到还有人这么不识趣,不由得“哼”了一声,又不高兴的转到龙椅上,面无表情的看着下面。
  李东升还是那句话:“你又是御史?又是风闻奏事?你去过莱州吗?知道莱州在什么地方吗?”
  马明昂首道:“怎么了?风闻奏事不可以吗?我等身为御史台之监察御史,风闻奏事乃是本朝律例赋予的我们的职能,只要是朝中二品之下的官员皆可弹劾,难道你蓝田候就能例外?”马明口齿伶俐,反应极快比王坤要厉害的多了。
  “不是说我能例外?只是你连我那莱州船厂都没有去看过就来弹劾我,是不是有点不妥?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就坐在办公室里听风就是雨,难道这就是你的工作方式?”李东升淡然道:“如果御史台全是你这样的货色,那让全天下在一线努力干活的官吏们怎么想?难道传说中的多做多错不做不错就是这样被你们逼出来的?”
  他转身对李世民道:“陛下,风闻奏事乃是本朝律例没错,此举是陛下为了广开言路,所以格外开恩不因言获罪,这是陛下的开明之举,微臣衷心拥护!但是微臣想到看到的事实却是诸位监察御史却把风闻奏事当成了特权,或者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对不是一党成员就肆意弹劾,完全不顾一点事实,陛下的恩典却成了某些人的牟利工具,实在是骇人听闻。所以微臣建议如果在弹劾官员时能够查明事实,将那些利用手中职权恣意妄为之辈绳之以法,以正国法,对全天下实干的官员们是不是更公平一些?”
  这个时候李绩立刻出来道:“陛下,李东升的提议臣赞同,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管你是多么的罪大恶极,那也要有证据才能定罪处罚,陛下对臣子的恩典却被人歪曲利用,实在是令人扼腕!”
  其余的一些武将也出来同意李东升的提议,为什么要同意这个提议呢?因为这个风闻奏事,把武将们折腾的欲仙欲死。
  大家提着脑袋在战场上杀敌,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生活享受烈酒美人?武将们都是粗人,又经常经历生死,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行事就很随意。一般来说,只要你对皇帝忠诚,皇帝也不大在乎你是不是贪财好色,或者说你这样的性格皇帝才放心。可是这样的行事作风却被监察御史们当成了升官的快速通道,每天就是想着办法寻找他们犯错的情况,所以武将们就到了大霉,每天都有眼线盯着,一有问题就立刻被御史们在朝会上揭发出来,这些事情都是潜规则,皇帝可以装作不知道,但是一旦被揭发出来,那一顿申饬是轻的,皇帝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是被一顿打再外加降职罚俸什么的,实在是苦不堪言。
  所以李东升的话一出来就出来赞同就是是为了恶心这些监察御史们,以往受的弹劾总要发泄出来,再一个就是现在朝堂上的文武之争。
  现在唐朝已经立国几十年,不是战争年代。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国家。建设国家的时候文官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你让武将冲锋陷阵那是没有问题,但是治理城池管理百姓却是心浮气躁。在朝堂斗争中玩阴谋诡计那就更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所以这阵子武将勋贵的日子很难熬,现在他们把把柄递过来,这难得的打击文官的机会肯定要抓住嘛。
  李东升虽然是科举出身,以文官入仕,但是他是李靖的侄子而且交好的都是武将的后代,所以大家也就把这个事情当成是勋贵集团被文官压迫的一种反抗,也是对自身兔死狐悲的一种抱团取暖。
  但是李东升话说出来的时候,御史台的御史们脸色都变了。李东升的建议要是被皇帝采纳,那对他们这些人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他们监察御史的职责,就是风闻奏事的权利,在大唐境内无论是什么事情、任何官员,只要自己想去弹劾,那就能毫无顾忌的去弹劾,反正御史只有弹劾权,终究的定罪审判是要皇帝来决定,最后结果是什么跟他们就没有关系。
  但是以后弹劾什么人什么事情都要调查清楚,人证物证都要齐全,那这个监察御史的权利就全部缩水,因为大唐法律里他们没有调查权!
  而且御史们弹劾的都是官员,有些罪名,本来就是他们捕风捉影,哪里找到真凭实据?就算有证据,那些涉嫌腐败的商人或者被欺压的百姓你让他们出来指证官员?谁会站出来、谁敢站出来指证?
  “陛下,微臣以为,风闻奏事乃是本朝法度,国法怎么能轻易更改?要是每一次监察御史的风闻奏事都要事先经过调查审核的话,那么陛下恩典的风闻奏事的意义在哪里?要是这样下去的话,恐怕就会言路堵塞,导致朝中奸邪横行!还请陛下不要让此恶果发生!”说话的是刘自,身为御史台的老大如果不能为自己的部门争取,那这个老大也不合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