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第四百四十九节 王中王(2)

  白鞑靼人在自己的牧场上放养了数十万头引种的波斯绵羊,每年夏天,他们把羊群赶到阴山牧场,然后将羊毛剪掉,卖到阴山南边的河套。汉人在哪里进行加工,纺织成毛呢,返销到草原上。白鞑靼人竟然自己也学会了这些技术,他们在扎布汗河的定居区域,形成了不少定居型小镇,他们的妇人在这里加工毛毡、毛呢和毛毯,然后卖给乃蛮人,为丝路提供商品。
  白鞑靼人妇人做手工的比例越来越高,有些牧民甚至已经开始不带妇女游牧了,他们赶着牲口转场的时候,妇人始终在家里纺织。赚的钱,一点不比男人少。
  稳定的生产、商业利润,让白鞑靼人的生活比其他民族更稳定,因此繁衍的人口更多,如今计口三十万,丁口十二万,已经是不输于契丹人的大部。而且内部交流频繁,变得比以前更加紧密。以前他们的部族里,还分化为各种不同族源的氏族,有突厥系的,草原系的,如今已经十分融合。
  以前不同族系的信仰差别很大,有跟克烈人、乃蛮人一样信仰景教的,有信仰萨满的,有信仰佛教的,如今这些信仰都存在,但却开始出现新儒教的了。这让韩英很惊诧,因为他发现,白鞑靼部读书的子弟,比契丹人多的多。
  他在狼居胥府学里认识了一个叫李戎机的白鞑靼少年,他是李床古可汗的幼子,十分聪慧,自幼就在燕云读书,学识相当渊博。他高傲的向韩英炫耀,说他们白鞑靼人现在已经是草原第一大部,说是他在府学里研究过,每一百个白鞑靼妇女,比契丹人多生十个孩子,比克烈人多生十二个孩子,比蒙古人多生二十三个孩子,比塔塔尔人多生二十五个孩子,不出一代人,白鞑靼人会比契丹人更多。
  韩英请教他原因,李戎机说,主要是白鞑靼人这些年没有打过打仗,死人较少。另外是白鞑靼人家庭比较富裕,女儿很少给人做妾,因此白鞑靼人一夫多妻比较少,每个妇人对应的男人更多,所以生的孩子就多。克烈人信景教,一夫一妻比较多。蒙古人和塔塔尔人一夫多妻现象严重,许多男丁一辈子都娶不起媳妇,还有大量奴隶,能否有女人,全看主人的恩赐。很多年轻的妇女,被半老权贵占有,根本怀不上孩子,所以妇人平均生育就少一些。
  韩英不信服,他说宋人一夫多妻也很常见,有的妇人数十上百妻妾,宋人却最多。
  李戎机告诉他,宋人太变态了,娶不起的穷人会合伙租老婆生孩子,让韩英惊诧莫名。
  他的主要目的还是侦查草原民族的情况,这些才是契丹人潜在的对手和敌人。
  李戎机很可能会继承白鞑靼大汗之位,他爹李床古已经不在年轻,是草原众豪雄中最年长的,已经多年没有生孩子,也很少随牧群迁徙了,而是住进了宋人建立的繁华的燕然山城居住,在城里开了不少店铺。
  韩英想知道李戎机将来会如何管辖白鞑靼部。李戎机却告诉他,什么都不用做,顺其自然最好。他对白鞑靼部的前景很乐观,他部族读书的少年比草原其他部族加起来都多。他部族的年青一代,拥有比契丹人更多的牲口,更多的财富。他们还学会了存钱,把牲口、毛呢换成钱票,随时可以跟宋人换成食盐和铁器。
  白鞑靼部还建立了自己的衙门,有了征税机构,向每个男丁征收一贯铜钱。他们的官府不断从宋人手里,从西域购买各种良种,引进了宋人从东洲带来的羊驼和野牛,改良了他们的耕牛,可以生产羊驼绒高价卖给宋人。
  他们还模仿宋人和女真人,建立了铁浮屠牙兵,从各氏族选拔最强壮者,而不是各部领本部。这些牙兵,只听大汗号令,如今有一万大军。李戎机声称,白鞑靼牙兵,冠绝大漠。他们的军官,也不再是各部首领,而是各部挑选的勇士组成,首领只管民,不管军。军权都在大汗手里,军官都是大汗派遣。一声号令,十二万白鞑靼大军就能集结起来。
  这些军官不但勇武,而且大多数都在宋人的学校里学过兵法,白鞑靼也建立了自己的学校。下一代官员,肯定都出自学校。学校的先生,都是从燕王哪里请来的,不但教白鞑靼人兵法,还教他们做买卖。
  韩英惊诧的意识到,这些白鞑靼人的生活习惯,正在朝着燕云汉儿的方向发展。虽然方向不同,一个是汉人胡化,一个是胡人汉化,但都想着半耕半牧,农牧工商兼顾方向发展。
  他确信未来几代人之间,白鞑靼人就会成为契丹人在草原上的强敌。
  蔑儿乞、使鹿部和不里牙惕部也让人担忧,这三部已经缓过元气。他们几乎将北方的通古斯人蚕食殆尽,驱使他们不断吞并通古斯人的,除了壮大自身之外,还有猎取毛皮的强大动机。
  宋人对毛皮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加上丝路开通之后,北方森林深处优质的毛皮,可以输送到全世界。林木三部每年春季都会深入森林,经过严冬之后,动物身上的毛皮长得极好,此时猎取最容易卖出高价。
  在毛皮的刺激下,这几年他们放下跟漠北民族的仇恨,不断向北方扩张,已经打到了北方的冰海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