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第十一节 东西(2)
哭山土豪家族,绝大多数性质上跟密河李氏家族,金溪宋氏家族一样,都属于二次流放家族。
他们位于哭山东麓,但哭山是一条宽度数百里的庞大山脉,无数的山谷、河谷,为他们提供了容身之地。他们都是被十二都二次流放到哭山以东的,翻过终年积雪的分水岭后,有的家族像李氏家族一样一直向东发展,甚至发展到了大平原,可绝大多数家族,并没有这种持续东进的能力。李逵家族之所以不断东进,是有极大的偶然性的。宋氏家族甚至是被迫的被强大的大峡谷生番给驱逐到大平原地区的。
可是绵长的哭山(落基山脉),为绝大多数家族提供了庇护所,他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容易栖身的地方,大多数并不愿意远离流放他们的十二都,大多数早期不得不依靠十二都在哭山隘口的军塞。
所以就出现了一百二十多个在哭山山脉中容身的土豪家族,他们一般是占据着一座到数座不等的山谷、河谷,建立了一座到数座不等的险峻山城,征服了少数山地生番部族,或者自行繁衍至今。
但这些土豪家族绝不是弱者,弱者在这里活不下去。十二都当年流放的叛乱家族,绝不止一百来个,一千家都不止,可只有这一百多个活了下来,他们都是惨烈竞争后的胜利者。他们在艰苦的哭山中跟野兽争斗,跟生番争斗,甚至互相之间争斗,最惨烈的是跟大自然争斗,这里条件恶劣,气候无常,如果运气不好,一场大雪就能灭掉一个家族。
挣扎了数代人,他们不但存活下来,而且繁衍壮大。这一百二十多家土豪,大的有上万口子人,拥有数座山城,自成一体,小的也有上千人口,他们习惯了全民皆兵,男女老幼都能拿起武器作战,很不好惹。
他们的政治态度,也跟他们所在的位置一样,一些依附于大平原地区的汉国,一些依附于哭山西边的十二都。可是大部分拥有自立的本钱,他们不依附于任何人,而是割地自雄,保持中立。
因为他们不弱,甚至大多数都很强悍,能幸存下来发展壮大的他们,大多数家族都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本钱。有的是开辟了优良的山间农田,有的是发现了有价值的宝藏,光是控制在这些家族手里的金矿,就不下三十座。
所以他们并不需要依靠别人,而且非常排斥别人渗透他们,对任何外来者都充满敌意。
李靖当然不会去碰这些豪族控制的金矿,那是要命的事情,他更不想去攻打那些家族的山城。在李靖看来,这些家族已经不能用豪族来形容,他们已经成为土司那种势力,可以利用,但很难控制。
李靖派出使者,而不是派出军队,就没打算征服他们,而是游说他们合作。合作的方式是贸易,合作的目的,则是人口。
从这些哭山土司手里要人当然不可能,人口是他们的命,他们单个人数不多,但也形成了复杂的联盟关系,在对抗生番的过程中,建立了复杂的姻亲网络,联合起来可以对抗生番部族也可以对抗燕国和大汉这样的强权,他们一旦联合,上百家武装起数万人甚至十万人不在话下,而且都是比西军还生猛的东洲山民,没人愿意惹他们。
李靖希望通过贸易,打通一条通往十二都的通道,从而从十二都地区吸引来自燕国的人口。
他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已经有事实出现的情况下,他绝对进行维护。
东洲开发的前几十年间,主要人口都是从东藩府境内引入的,早期大多都是通过哭山隘口艰难迁移过来的,晚期才开始走汉海大道或者大西洋海路,如今贸然中断,会激发人的能动性,因此有不少人都通过各种渠道偷渡,毕竟淘金热刺激的红了眼的穷人可以不顾一切。
几年前往来刚刚中断,一些抱着淘金目的前来的燕国百姓,聚集在了十二都地区,想方设法试图进入大平原地区。他们的热情,丝毫不亚于历史上美国淘金热的疯狂,结果还真给他们闯出了一些小道,渐渐的有蛇头专门做起了这样的偷渡生意。规模不大,细水长流,这几年也有数千人铜鼓这些小道进入大平原地区,辗转来到金溪岭淘金。
这样的规模,显然无法满足李靖的胃口,所以他打算扩大这些通道。但这些通道,基本上都要通过哭山土豪势力范围。所以李靖试图以贸易为手段,建立一系列经过哭山土豪领地的贸易线路,从而稳定、长久的从十二都引入人口。
跟波罗的海联盟合作是为了把货物卖出去,跟这些土豪合作就是为了把人引进来。
但一百多个土豪家族的背景太过复杂,有流寇出身的,有叛军出身的,甚至还有一些土豪家族是党项人、女真人。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世界观,让他们很难有一致的利益。有的土豪会买密河李氏和金溪宋氏这样的大平原豪族的面子,有的则六亲不认,甚至跟所有势力都有仇怨。
因此沟通很不顺畅,有的家族很容易接受贸易要求,毕竟贸易是他们渴望的。但有的土豪则坚决不跟大汉合作,他们更愿意依附于西部的十二都,他们的主要物资来源是十二都的哭山军塞,这些军塞很多又是人口往来的必经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