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第十六节 内政(2)

  北国的困境南国同样也有。
  宋国的情况更加困难,他们积欠的债务更多,多达二十亿贯。甚至接二连三发生违约,许多金融商人破产。
  各项产业同样疲弱,纺织业这些年持续萎缩,根本竞争不过燕国。因为棉花种植需要大量土地,宋国人口稠密,有限的土地有限种植粮食。棉花产区主要在燕国,长江以北的沿江平原,山东地区,两广都是燕国土地。唯有丝绸、瓷器还算优势产业,但也正在被燕国商人冲击。
  燕国商人从海外大量进口瓷土,用规模巨大的瓷窑,大批量烧制廉价瓷器。他们用煤炭作为燃料,烧制速度比宋人更快,成本更低。两广地区土地较为便宜,燕国豪族大量种植桑树养蚕,并且用机器生产丝绸,质量不高,但价格更低。
  农业经济比例太大,商品化程度低,造成宋国经济如同一架老爷车一样缓慢。
  但宋国最大的危机,还是民心士气的衰落。北国南下之前,宋国人的民心士气还没有那么颓丧。他们表面上还控制着黄河以北的广袤平原,虽然产出不多,可是心气上,他们依然控制着中原和北方。燕军南下,撕破了这样的虚伪。
  长江以北尽丧,让南宋士大夫的士气彻底崩溃。自古以来都是北平南的先例,让他们很难有希望。绝大多数士大夫都认定,他们最多能维持一个东晋的格局。光复中原无望,空有陆游这样的主战文人嚎哭,可谁都不看好有北定中原的一日。
  政治架构更加的碎片化。以前,南宋朝廷就因为三个皇帝并列的局面,虽然赵构是当之无愧的皇帝,可官僚们却跟渊圣集团和建炎集团分化为三排,朝政十分混乱。一场大战,渊圣集团土崩瓦解,建炎集团强势崛起。可中央王朝的集权,却无法改变地方上的分割。
  燕军南侵之时,南宋官兵再次表现出望风而逃的行为,重文轻武下的军队风气,根本无法跟北国文武一体的制度相比。同时一大批豪强崛起,豪强自然是忠心的,国破家亡之际,他们毁家纾难,招募乡兵,抵抗外敌,这当然是忠心耿耿的。但政治上,忠心未必有什么好结果,岳飞就是例子。尤其在宋代,朝廷和皇帝未必会给这些家军,曾国藩那样的信任和机会。
  这一点上,赵宋皇帝的心胸,还真的比不上慈禧太后这样的女流。至少慈禧还知道,得平了长毛之后,才能裁撤湘军。而赵宋皇帝,但凡刀子不架在头上,就想杀岳飞。
  大量曾国藩式的在乡官宦,利用自己的名望、宗族,动员起了大量乡军,野战不行,但坚守的十分顽强,给燕军制造了很大麻烦。战争结束后,许多江北豪强,带着乡军南下,成为大量家军式的团体。
  这些家军已经成为比南宋官军更有战斗力的部队,可是南宋朝廷又不信任他们,裁撤也不是,养着也不是。军饷时常克扣,引发了很大混乱。江南地区,又恢复到了赵构南渡初期的局面。所以这几年,燕军不南下,他们也绝不北伐。哪怕大量家军土豪强烈请愿,朝廷就是不准。
  最危急的时候,南宋朝廷再次祭出了救急的手段,册封了大量藩镇,沿着长江一线,几乎都成了土豪家军的藩镇。朝廷能控制的纳税区域,更加的局促,连四川都丢失了,财政收入水平下降了一大半,如何能够偿还债务。
  绝望治下的士大夫,表现出来的行为让人失望,他们开始堕落。一方面是民生多艰,农民起义不断,穷人被迫移民海外,一方面则是豪强权贵的酒池肉林,兴起了奢侈消费的风气,士大夫开始疯狂的迷恋海外物产,追新、追奇,蒲甘王朝(缅甸)的翡翠,和田的美玉,僧伽罗的蓝宝石,印度的钻石,都不断进入江南,在江南工匠的巧手之下,成为一件件让人迷醉的艺术品。
  富人还大规模的蓄养奴婢,新罗婢、波斯女出现在一户户朱门之内,日日歌舞升平。士大夫带动的风气,让民间纷纷效仿,普通老百姓养不起歌舞伎,但是为公共服务的戏台、戏院极为热闹。国家不幸诗家幸,南宋士大夫受到这种大环境刺激,爆发出了小宇宙,诞生了一大批陆游这种诗人。南宋社会的艺术水平急剧提高。
  这样的民心士气,靠璀璨的诗词歌赋和艺术文化,如何抵挡下一次裹挟着北国风雪南下的燕军铁骑呢?
  长寿的赵构早就不问世事,战争之后,坚决让位给了建炎太子。建炎太子则建都建康,恢复金陵名字,认为这里有王气,濒死挣扎。
  这样一种堕落的风气下,自然也有一些人逆行。但是非常少,而且被排挤,陆游代表的民间文人是一种,皇帝代表的统治集团是一种。
  他们能做到的努力,无非是大声疾呼或者渴望奇迹,试图取巧。
  所以晏湲将家族最有希望的子侄送去了东洲。拉拢一切能够利用的力量。
  但他们自己都感到希望渺茫,晏湲的妙手也无法理顺混乱的财政。南宋的信用已经彻底破产,国家借债的利息高达一分以上,比一些信用良好的大商人借债还贵。别说清偿旧债,新债不增加都只是因为借不到钱。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