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巩固、发展
37-巩固、发展
1932年3月底,刘潇回到了榆林。
此时的榆林地区一派生机。
炼钢厂、火力发电厂、化工厂等工厂已经投产;汽车制造厂、拖拉机制造厂、炼油厂等工厂的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陕、甘、宁盆地的油田勘探完毕,已经有三口井打出高产原油,轧钢厂生产出来的大型输油管道正在铺设中;铁路上,满载铁矿石和煤炭的车皮穿梭奔忙着。整个地区人们的精神面貌明显有了改变。
刘潇对榆林的建设稍作安排后,立即前往包头拜会傅作义将军。
对于这个刘潇,傅作义在感激之余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中原大战失败后,部队所有辎重基本丢失。自己带队移防到包头,部队给养出现困难,平时注意部队纪律的他也没有办法制止部队中开始出现的抢劫和逃兵现象。
在他最困难的时候,22军为他送来大量的军粮和被服,为他的部队补充了武器和弹药,防止了部队的溃散。
绥远地区人烟稀少,开垦的土地不多,无力为部队和政府人员提供粮食。刘潇让他向南京政府提出移民戍边的要求,以此增加绥远地区的汉族人口数量,保证绥远地区的社会稳定。
在这个刘潇的撮合下,由南京政府出资,从河北、河南、山东迁移了二万多户人家到绥远地区,绥远地区许多过去荒无人烟的地上现在有了大批懂得如何种植粮食的人们。
又是刘潇,支援了傅作义三百万大洋的无息贷款,和一百万大洋的农业生产物质和工具,保证了迁移的人家能够安居乐业并开垦土地。随后的优良种子和农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使得绥远有了去年的粮食大丰收。
傅作义也曾有心参观过榆林。在榆林他看到:大街上的人们脸上焕发出别的地方所没有的自信和对未来生活的渴望;看到林立的工厂和工人们脸上流露出的自豪与激情;看到军队里士气高昂的士兵和熟练的军事技能以及崭新的武器。
可所有的这一切,据说源于一个对自己来讲完全陌生而神秘的年轻人,这更激起了傅作义渴望见到刘潇的急迫心情。
今天是刘潇到来的日子,也是让傅作义一识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了。
刘潇乘坐的汽车在傅作义的司令部门前刚停下,傅将军就急忙迎上前去。
不待他人上前,后座车门已经打开,从车上下来一名身着西装的年轻人,微笑着握住傅将军的手说到:“傅将军,近来可好。”
傅作义嘴上应付着:“好、好”可还是伸头向车上望去。
旁边傅作义的副官知道傅作义要出洋相,急忙上前对刘潇敬礼,嘴里高声喊道:“刘先生好,这是我们傅军长。”
听副官此言,傅作义大吃一惊,方才知道站在自己面前年轻的后生就是那位神秘的刘潇,急忙松开手立正敬礼道:“傅作义。”
刘潇拉住傅作义敬礼的右手说到:“傅将军多礼了,天镇之战死守不退,保城池三个月不破。特别是涿州之战,攻其不备,守其必坚,付将军真英雄啊。”
见两人站在寒风中吹捧,副官悄悄拉了一下傅作义的衣襟,傅作义这才回过味来,急忙伸手请刘潇一行进屋。
待大家坐下后,傅作义起身抱抱拳说到:“承蒙刘先生多次出手搭救傅某和部下,一直没有机会当面感谢。今日有幸,傅某在这里代部下谢谢刘先生。”
刘潇见傅作义站起来也急忙起身,拉住傅作义的手说到:“傅将军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又是一名爱国将军,刘潇岂能不救。傅将军年长刘潇,如果傅将军不嫌弃,我就尊称傅将军为傅大哥,刘潇单名一个潇水的潇,傅将军如果愿意,可以唤刘潇为潇弟,不知可否。”
见傅作义还在犹豫,刘潇开口到:“傅大哥。”
傅作义大喜,急忙高兴的应道:“潇弟。”
晚饭后,刘潇和傅作义单处一室。刘潇问道:“傅大哥,你对当前中国的局势怎么看?”
见刘潇提出了一个这么大的问题,傅作义愣了一下,沉思片刻说到:“目前各路地方势力不过是肱股之癣。对国家来说,真正有威胁的是江西的朱毛共党和东北的日本人。可朱毛毕竟是兄弟之间国家政权之争,而日本则是外夷,实乃亡国之险。比较起来,日本的威胁最大。”
刘潇点头表示同意。
傅作义接着说道:“从目前东北的情况看,不久的将来,日本人一定会打进关来,其最终的目的是灭亡中国。这点,从透露出来的田中奏折可见一斑。”
刘潇问道:“那大哥的打算是什么?”
“谈不上什么打算,小日本敢来我就第一个带部队上去,怎么样也要把他们打回去。”
傅作义坚决的说到。
“拿什么来打?”刘潇问道。
傅作义慷慨激昂的说道:“用我手中的枪,用我一腔的热血。”
刘潇摇摇头说道:“傅大哥,刚才那番话用来唤起民众抗争的决心和部队士兵们的士气可以。但我们是军人,手中掌握了上万人的性命,仅以热血是无法打败日本的。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国力发展迅速,就目前我们的国力是无法与之面对面的进行抗衡。”
傅作义感叹道:“是的,可现在的中国,当权的想着的是如何消灭异己,完全没有把精力用在国家建设和军队整备上。如果都像潇弟这样,何愁小日本不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