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张蓥久混官场,原本不是那么容易动情的人,但唐泛今天一席话,却说到了他的心坎上,如今人人避祸,得过且过,他官做得越久,看得越多,经历得越多,就越是心灰意冷,索性将往日一腔热血通通埋起,也学别人那样正事不干,成日莳花遛鸟。
  结果别人就将他与殷谦、刘昭那等庸人并列在一块,弄了个“泥塑六尚书”的外号来戏谑他,听得久了,张蓥也麻木了。
  没想到今日,竟然是一个小小的司郎中一语道破他深藏内心的委屈和憋闷,张蓥又怎能不动容?
  有了这一出,两人的关系顿时拉近不少。
  张蓥则直接称呼起唐泛的字:“润青,你别看这桩案子棘手,但它已经在陛下面前留了号的,若是能够办好,于你的仕途前程,那是大有裨益的。”
  显然,张尚书现在已经将唐泛当成半个“自己人”了,否则不至于如此提点他。
  这也不单因为唐泛刚说了一席打开对方心扉的话,而是唐泛在刑部内毫无根基,先前又跟梁侍郎闹翻,他唯一能够依靠的人,也只有张蓥这个尚书了。
  对于这个聪明知进退的年轻官员,张蓥自然生出了栽培之意。
  唐泛果然心会神领,郑重拜谢:“多谢部堂提点,下官一定全力侦办此案!”
  张蓥满意地点点头:“唯一有些不便的就是与锦衣卫一起办案,听说这次北镇抚司的镇抚使也要亲自去,内阁的意思,是让你为正,他为副,你们二人同为钦差。锦衣卫向来特殊,未必肯事事听从你的安排,不过上次你既然能够让锦衣卫帮你调查尹元化经手的那桩案子,想来你们是有些交情的,我就不必为你担心了。”
  唐泛有些不好意思:“上回都是下官莽撞,还给部堂添麻烦了,请部堂恕罪。”
  张蓥笑道:“梁文华那个人素来倨傲,以为刑部是他的一言堂,是该有人杀杀他的锐气了,不过你们毕竟上下尊卑有别,你面对他的时候,还是应该恭谨些为好,别让人抓了把柄。”
  唐泛自然唯唯受教。
  此事宜早不宜晚,宜快不宜慢,跟戴宏明交接好工作,让他在此期间代为掌管河南清吏司,又给他留下两名司员以供差遣,自己则带着尹元化与程文、田宣两名司员,与锦衣卫派出的人手一道前往河南。
  按照规矩,尹元化原本是不需要随行的,作为唐泛的副手,在唐泛不在的时候,反倒应该轮到他来代管河南清吏司,但他也不知道抽的什么风,主动申请跟唐泛一起去,梁侍郎也发话,说此案案情重大,河南清吏司的主副职应该同时前往,以表重视。
  这样一来,反倒便宜了戴宏明,他以主事的身份暂代郎中之职,掌管河南清吏司。
  五月底,一行人离开京师,前往河南府的巩县。
  作者有话要说:
  在明代前中的官场上,有个很显著的特点,虽然也有勾心斗角,但是对于真正的后辈人才,许多前辈官员都会对其适当进行保护,不是为了什么好处,而是希望他们以后能够成为国之栋梁,这是后来官场上根本看不到的,也算是一股清流吧。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张居正了,大家看他的履历时就可以发现,在当时,有许多人因为他的才能而惊艳,都觉得他会是未来的柱石,在他的升迁路上,给予了保驾护航,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张居正的确没有辜负这些人的厚望,他的确挽救了明朝,成为明朝中兴的功臣。
  第60章
  大明有两京十三省,两京即北京与南京,十三省即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
  虽然开国时为了避免跟元朝一样,所以不称行省,而称为承宣布政使司,但这样又长又拗口的名字显然不被老百姓买账,所以大家依旧以省来区分。
  河南府只是河南承宣布政使司里诸多州府的一个,而河南府辖下又有一州十三县,巩县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这个小小的地方,因为座落着北宋七个皇帝八座陵寝,而显得非常特殊。
  县城附近的村庄百姓,也因此顺便承担了守陵之职。对他们而言,前朝的皇帝老爷愿意葬在他们这里,那就说明这里是风水宝地,所以附近十里八乡的民户,都很为此而骄傲。
  他们之中很多人尽管也不识字,却仿佛比别的地方的百姓多了几分底蕴,就连七老八十的老太爷,也时常会指着某块地告诉儿孙,说这里下面就是某某皇帝老爷的陵寝,你们别看现在连个碑亭都没有,那是因为曾经被元人给盗挖抢光了,原先可不是这样的云云。
  儿孙又会讲给他们的儿孙,帝陵的掌故就这样一代代地流传下去。
  然而这一切都因为一场变故而改变,现在当地人提起北宋帝陵,第一反应不是骄傲,而是莫名的惊怖。
  唐泛他们一路从京城出发,走陆路前往河南府。
  隋州将薛凌留在北镇抚司坐镇,他自己则带着连同庞齐在内的二十名亲卫,与唐泛他们一道,以钦差的名义南下。
  这个案子虽然不是十万火急,但也是人命关天,尤其还牵涉到帝陵被盗,刻不容缓,大家起先都骑马而行,但赶了两天路,差距就逐渐显露出来了。
  锦衣卫都是一帮大老爷们,皮糙肉厚,又经过隋州地狱般的训练,早就磨砺得铜皮铁骨一般。话说回来,就算没有隋州的加强训练,对他们这种武官来说,骑马赶路也是小菜一碟。
  但刑部的文官们可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是成天坐在衙门里的,干的最重的活计也不过就是端茶送水,突然连续骑马骑个两天,那真是骨头架子都能散掉了,而且难以启齿的是,每个人两边大腿内侧全都磨出了水泡,有的还破皮出血了,火辣辣地疼。
  唐泛身为钦差正使,自然要有当领导的样子,无论如何都能咬牙坚持,倒是隋州很快发现了这帮文官不济事,让锦衣卫们放慢步程,还拿出膏药给唐泛他们涂抹伤口。
  领导都能坚持,底下两名司员自然也不好抱怨什么,反倒是尹元化死活不肯再骑马了,强烈要求坐马车。
  锦衣卫早就看不惯这帮文官了,不过他们也知道,隋老大跟唐泛私交好,据说这位钦差正使还借住在隋老大家里头呢,而这个尹元化一路上话里话外都跟唐泛过不去,两人显然不是一路的,他们不敢取笑钦差正使,自然将炮火集中到了尹元化身上。
  这个挤眉弄眼:“哎哟,有人还以为自己是出来玩的啊,还坐马车,要不要再弄个珠帘掀一掀啊,跟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似的,那什么半遮脸,未语先羞啊!”
  那个跟着怪笑:“你怎么知道人家不是小媳妇,莫非你连他没穿衣服是什么样都见过了?”
  彼时大伙路过官驿,停下来打尖歇息,唐泛与隋州是正副钦差,大家图个自在,不愿意连吃饭都跟领导一桌,所以他们俩就单独一桌,尹元化与两个刑部司员一桌,其他锦衣卫各自分散着坐,隔壁桌这些话一入耳,尹元化就听了个一清二楚。
  他哪里不知道这些人是在说他,当即就勃然大怒,将筷子重重往桌子上一放,腾地起身:“你们说谁呢!”
  不站起来还好,这一站起来,大腿顿时阵阵抽筋,尹元化疼得龇牙咧嘴,又引来那帮锦衣卫一阵大笑。
  唐泛虽然也不待见尹元化,但此行他身为正使,又是尹元化的上司,当领导就要有当领导的风度,也不能坐视尹元化就这么被取笑,就用筷子的另一头戳了戳隋州的手臂。
  隋州轻咳一声,一双锐利如电的眼神扫向一干手下,后者齐齐停住笑声,立马埋头吃饭。
  吃了饭之后,尹元化就打定主意不肯骑马,非要坐着马车前往河南了。
  两个司员同样苦不堪言,用渴望的眼神巴巴地瞅着唐泛。
  唐泛面色有点古怪地问:“你们当真要坐马车?”
  司员们还没敢回答,尹元化就道:“一定要坐马车,下官不比大人,没有钦差正使的名头压着,舒服要紧,不怕被人笑话!”
  他还顺带暗讽了唐泛死要面子活受罪。
  唐泛道:“下个官驿未必有足够的马匹,你们换乘了马车之后,若是后悔,可就得一直坐着马车到河南了。”
  他越是这么说,尹元化越觉得唐泛是在故意刁难自己,就非要坐马车不可。
  言已至此,唐泛友情提醒过了,他们不听,那就由得他们去了,他便让官驿的驿丞准备好马车。
  车厢还算宽敞,足够尹元化和两个司员坐进去,驿丞那边又找了个车夫给他们,到时候马车到达目的地,正好再由车夫驾回来。
  三人一见车厢之内还铺着软垫,这可比在马上舒服多了,就都高高兴兴地上了马车。
  结果刚驶出几十里地,尹元化等人就知道刚刚唐泛听说他们非要坐马车之后,为什么露出一脸高深莫测的表情了。
  因为这他娘的比骑马还要颠……
  出了京畿地界,路况就一段不如一段,坐马车往往不比骑马轻松,但尹元化没想到这一点,还非要往火坑里跳,拉都拉不住。
  他被颠得都快吐血了,五脏六腑仿佛跟着移位似的,那感觉真是难以言喻,谁坐谁知道,可偏偏他还不能向唐泛提出自己要重新骑马,因为就算提了,也没有马给他骑……
  尹元化欲哭无泪,终于尝到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滋味了。
  不单是他,程文和田宣二人,也都是肠子都快悔青了。
  如此颠了一路,在三个人快要把魂儿都颠出来之前,终于到巩县了。
  早在一行人到达巩县之前,本县何县令就已经带着人在城外官道旁边的驿亭翘首以盼了。
  “大人,要不您坐下来歇歇脚罢?”旁边陪同出迎的县丞被他不停走来走去都快看晕了,忍不住出声道。
  除了县丞和一干县衙里大大小小的小吏之外,原本还有本县不少贤达士绅想跟过来,但都被何县令拒绝了,他现在一脑门官司,哪里有闲工夫再带着这些人在钦差面前招摇?
  面对着自己能够信任的县丞,何县令也没有掩饰自己脸上的焦虑:“哎,老弟啊,你又不是不知道,上差可不是来游山玩水的,他们是来查案子的,说到底,这帝陵在我治内出了事,一个弄不好,我这乌纱帽就不保了!”
  县丞劝道:“大人,您如今再烦恼也没用,倒不如好生配合上差,再在上差那里疏通活动一下,让他们回去替您说说情,说不定能大事化小呢!”
  何县令叹了口气:“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我这县令可当得真倒霉啊,想我那前任和前前任,留下无数烂摊子,偏偏帝陵一直无事,那些烂摊子还得我去收拾,这功劳也无人知晓,反倒是现在帝陵一出事,责任就落我头上了!”
  县丞心想谁家官员任内没摊上一两件烂事,哪里有一辈子的太平官当,偏你自己怕事,就怨天尤人,也不想想怎么巴结好即将到来的钦差,这样还指望什么前程?
  不过谁让自己身为属下呢,虽然如此想,他仍然好生安慰了自家县令一番。
  就在他们说着话的时候,一队人马由远及近,缓驰而来,烟尘滚滚,后头仿佛还跟着一辆马车。
  何县令二人走了出去,便有小吏过来禀报,说前面便是钦差人马。
  “快快随我过去迎接!”何县令正了正衣冠,忙道。
  车马速度不快,前面的缇骑似乎是有意放慢步伐等着后面的马车,过了一刻钟左右,原本已经出现在视线中的人马这才到了跟前。
  被其他锦衣卫簇拥在中间的,是一个身穿五品文官官服的年轻人,和一个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
  何县令忙迎了上去,拱手道:“巩县县令何浩思见过上差!”
  虽然分不清哪位才是正使,但这么行礼总是没错的。
  刑部下发的公文上也写了,来的钦差正使就是刑部河南清吏司的郎中唐泛,副使为锦衣卫北镇抚司代镇抚使隋州,不过既然正副使都在这里,那后头马车上坐的又是谁?
  难道是更为重要的人物么?
  何县令忍不住眼神瞟向后头。
  却见文官旁边的锦衣卫稍稍侧开一些距离,以示自己与文官的身份差距,并开口证实了何县令的猜测:“这位是河南清吏司郎中唐大人,乃此行正使。”
  唐泛风尘仆仆地下了马,对何县令还以一礼:“何县令不必多礼,我等连日赶路,还是先找个地方坐下再细说罢?”
  “是是是!”何县令回过神,忙道:“下官早已备好官驿,并命人备好饭菜热水,还请诸位上差移步县城,离此不远处就是!”
  唐泛点点头:“那就请何县令带路罢!”
  一行人到了城中官驿,何县令确实早就让人准备好一切了,连换洗的干净衣物都有,称得上体贴,不过唐泛等人因为还要跟何县令吃饭会谈,所以也只是匆匆洗漱一番,换上另一套备用的官袍。
  等到众人大多都进去之后,那辆驶在最后的马车这才缓缓而至,停在官驿门口。
  何县令这人好奇心重,偏偏又没有用在正道上,他早已在脑海里脑补了不少版本,包括钦差大人出门查案不忘带着娇美小妾等等,见马车停下来,也忍不住停住脚步回过头,想看看里头出来的究竟是什么人。
  车厢里伸出一只手,将车帘子慢慢地掀了起来,何县令心道这手白是够白了,可惜怎么长得跟鸡爪子似的,一点美感都没有。
  紧接着,一颗脑袋从车厢内冒了出来,何县令不禁吓了一跳,这才发现是张男人脸,压根就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那男人面容惨淡,两眼无神,眼睛底下两个黑青黑青的眼袋,看着像是病得很重,不过见他身上还穿着从五品的官袍,何县令忍不住凑上前去问:“敢问这位也是钦差罢?下官巩县县令何浩思……”
  还没等他说完,对方上半身从马车里探了出来,像是要下马车,结果面上一阵扭曲,忍不住随手抓住身边的东西稳固身形,低头呕吐起来。
  而他抓住的,正是已经木然了的何县令的衣袍。
  何县令没事找事,沾了一身秽物,这下子正好,顺道跟着唐泛他们一道更衣沐浴了,因为随身没有带着换洗衣物,还得忍着身上的酸臭味,跑到自己县衙里去换,一路上都没人敢靠近他,甭提多倒霉了,何县令也一肚子火发不出来,谁让他自己好奇心重呢,对方不仅是中央官员,品级也比他高,何县令也只能捏着鼻子自认晦气了。
  结果他这头赶回衙门,才刚换好衣服,又听说钦差那边正在找他,只得急匆匆地往官驿跑。
  进了官驿,唐泛等人已经梳洗整理一番,不复满面尘土的模样,看上去虽然仍旧一脸疲惫,但总算光鲜多了。
  唐泛对何县令道:“我等为何而来,想必何县令也清楚罢。”
  何县令忙道:“是,但请上差垂询,下官知无不言,不过诸位大人是否还未用饭,不如用了饭再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